<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2022年的3月14日是第三个“国际数学日”。今年国际数学日的主题是“万物皆数”(“Mathematics Unites”)。在这个专属于数学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数学、参与数学。</b></p> 国际数学日的由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2020年3月14日,是人类第一个“国际数学日”。这个节日的昵称是“π日(PiDay)”——国际数学日之所以定在3月14日,也是因为“3.14”是圆周率数值最接近的数字。此前数学界也庆祝过“圆周率日”,但这一次,将每年3月14日定为国际数学日,是2019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届大会上正式宣布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发起“国际数学日”项目的是国际数学联盟,这个历史悠久的国际学术组织称,此举是为了庆祝“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美丽与重要”。</b></p> 低年级欣赏圆周率歌曲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来,来,欣赏一下我们的圆周率手势舞。</b></p> 中年级观看祖冲之的故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数学家祖冲之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孩子们的数学偶像。通过观看影片《祖冲之的故事》和《国际数学节》,孩子们不止了解了π,认识了祖冲之,在感受前人智慧的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b></p> 高年级了解π的前世今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威廉.哈夫在《 π的自然与历史》一书中写道:“可能没有一个数字像那样神秘、浪漫、被误解或激发人们的兴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数字,最早出现于古巴比伦的一块石匾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圆周率π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π值早期研究阶段。第二阶段:采用“割圆术”求π值的阶段。第三阶段:采用解析法求π值得阶段。第四阶段:采用计算机求π值阶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人类对圆周率π如此痴迷,如今已计算到了小数点后30多万亿位,那它到底有什么实际作用呢?除了我们熟知的圆周率π用来解决圆、球体等几何问题,它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的应用。比如天文学中关于宇宙可观测范围的计算,再如测试计算机的性能,除此之外,它在三角函数、微积分、交流电、无线电传播计算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其实到了现在,圆周率算到后面具体是什么数字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小的一个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引领着我们不断探索的步伐,甚至可以说,它反映着人类工具、思想和智慧的进化,更多的是一种不断思考和不断追求的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尼日利亚数学家、非洲数学联盟原主席阿德瓦尔·索拉林说:“数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因为万物中皆有数学。” 让我们一同开启探秘数学之旅,享受数学的轻松与快乐、魅力和乐趣!</b></p> 一起走进数学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