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花开淡淡的香

马爱江

<p class="ql-block">“密蒙花”开 淡淡香</p><p class="ql-block"> 作者:林庆明</p><p class="ql-block"> 当出城的车子驶过我家乡那有名的“九十九道弯”时,我忽然听到车里有人尖叫:“密蒙花开了,密蒙花开了……”顺着姑娘那温柔的小手指去的方向,我看到窗外公路边上、山坡上,一丛丛、一簇簇乳白色的密蒙花在灿烂的阳光下静静地绽放……</p><p class="ql-block"> “密蒙花开了,密蒙花开了……”我在心底默念着。今年正月以来,又是“战疫”、又是复工复产工作督查,紧张的工作状态让我忘了“寒暑易节。”</p><p class="ql-block"> “密蒙花”开了,阳春三月来了;“密蒙花”开了,家乡三月三的山歌该嘹亮起来了;“密蒙花”开了,寄托着对亲人思念的“清明节”就要来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 class="ql-block"> 我对“密家花”有种特别的情怀,这不仅仅是它的美丽、它的清香、它顽强的生命力,最主要的是,当我见到“密蒙花”我就会想起我的老纪委书记黄伯。想起他,我似乎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20年前,我与黄伯同在一个乡镇里工作,那时候他当纪委书记,我当纪检专职委员,他是我的“顶头”上司。黄伯在乡府里有一个绰号叫“密蒙花”。刚开始我听起来觉得很搞笑:“都快五十了,还算什么花呀!”可后来和他慢慢相处才知道其中含义。</p><p class="ql-block"> 大家叫他“密蒙花”的第一个原因是黄伯会用“密蒙花”来做一道壮家特色菜叫“黄饭花煮腊肉”,这道菜我在他家做客时有幸分亨过,目睹了那黄黄的米饭,那亮晶晶的腊肉,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黄米饭”香味,其美味啊我无法言表。我和黄伯共事的那几年时光里,发现黄伯有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到乡镇府外边吃饭。他经常跟我说:“小林,咱们作为纪检领导干部,不要随便到外面吃吃喝喝,这样会影响我们的形象,做清廉干部,要从生活清廉做起。”那几年,乡里就有年轻干部把黄伯的忠告当耳边风,结果就倒在“吃喝风”上。</p><p class="ql-block"> 乡里人叫他“密蒙花”的第二个原因是,黄伯总喜欢穿一套灰白色的中山装,颜色跟“密蒙花”十分相似。那套中山装衣袖和领口处磨白了磨烂了,他都还在穿。他那不“起眼”的穿戴,虽然被一些年轻干部视为“迂腐”,但在群众眼中却很受欢迎,因为他的朴素,让他与老百姓更加拉近了距离。</p><p class="ql-block"> 乡里人叫他“密蒙花”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他的“人品”有着“密蒙花”香。黄伯在最基层一线一干就是三十年,论资历、论能力、论文凭他都有条件调到县城工作,可他从不向组织提什么要求,他说组织把我放在这里工作,自有他们的道理。他那端正的心态被干部群众所叹服。最让干部群众敬佩他的是2008年乡路硬化建设,那年县里决心把我家乡那“九十九”道弯进行改造,打通群众行路难“最后一公里”。黄伯自告奋勇前往参加这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可书记镇长考虑到他年纪大了,不想让他增加负担,就没答应。可他却说:“我在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群众思想工作我有把握做好,让我去吧,一定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任务。”书记镇长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了他。可谁曾想,他这一去,却成了和我们诀别……</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又路过“九十九”道弯,我又遇见了“密蒙花”,我又想起了他!想起他啊!我便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