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人生启示1</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人生启示2</p> <p class="ql-block">进入郏县三苏园,我们每个人都似乎怀着高山仰止般的心情,那是因为我们心灵中有或多或少的“苏轼情结":是那“大江东去"的豪迈?还是那“千里共婵娟"的中秋绝唱?是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忧伤?还是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思?</p> <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上至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下至当今的平民小孩,来三苏园拜谒的络绎不绝,看着一竹一柏一汪春水,听着千古名曲,遐想着苏东坡的一生坎坷,一生传奇,暂时让自己的灵魂稍微栖息,然后再出发!</p> <p class="ql-block">“竹林听雨″是今天最美的写照。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君子风范,也让三苏园的竹子长得格处喜人,似乎每一片竹叶上都藏着东坡诗句,东坡灵魂。王进义老师在2022年3月12日下午从洛阳赶来,在竹林中,邂逅了多年的缘分,开启了一场灵魂追问之旅!</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18岁时就已经把《苏东坡传》上中下三册全部研读了一遍,不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追问生命的意义!时隔25年,在苏园、在竹林,已有丰富人生经历的王老师解读苏东坡,一定是一场精神盛宴。</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时,猛然意识到自己人生不能如此荒废下去了,就请来了先生,和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学习。因此,父子三人一同上京赶考,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当然,成绩最好的是苏轼,考取了第二名(应该得第一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把苏轼的考卷当成了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为了避嫌,判了个第二。)</p> <p class="ql-block">苏轼20岁就名声大震京师,可谓是少年得志。所以他对当时的社会及民情不甚了解,反对王安石变法。当他从京师到地方任职后,意识到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转而支持王安石。这样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又受到了保守派的排挤。“乌台诗案″让苏轼从人生巅峰一下子跌入低谷,被流放至湖北黄冈地区。</p> <p class="ql-block">宋朝对知识分子十分尊重,从不杀知识分子。如果他们犯了罪就流放,实际还是罪犯,要定期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情况。</p> <p class="ql-block">就这样,苏轼经政府允许在黄冈地区东面的一片坡地,也是荒地,进行开垦。为了维持生活,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号“东坡居士″。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避风避雨,自己及家人动手盖上三间草房,在墙壁上刷点白灰水,这就是苏东坡有名的“雪堂"。</p> <p class="ql-block">湖北物华天宝,猪都长得非常肥状,一根稻草能拴住猪,猪都肥得懒得动,这样就造成了猪肉都非常肥,肥肉价格非常便宜,苏东坡只能卖点猪肉给自己改善生活,少着水、用小火炖,这样使肥肉肥而不腻,这就是“东坡肉″的来历。晚上,有客人来访,聊到半夜感到饥饿时,想到还有一碗剩面条,就放火上热一热,和客人谈论正酣畅,把这事忘了。等想起时剩面条水分尽失,成了一块薄饼,这就成了“东坡饼"。</p> <p class="ql-block">大家听着“东坡居士"、“东坡肉″、“东坡饼"这些名词,似乎象征着美好,但当时却是生活拮据的写照,只不过,苏东坡在苦中作乐,赋予了诗意罢了。就这样,他在黄冈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从国家重臣到田间农夫,从需人照顾到自食其力,在自食其力中又完成灵魂的升华,思想的成熟,《赤壁赋》就是在此时完成:“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东坡在这里指出了:天地万物时时刻刻都处于变化之中,我以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将无穷尽。"</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苏东坡一生坎坷,颠沛流离,最后竟被流放至岭南,一直往南流放至海南岛。在宋朝,海南岛荒无人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几乎无人能生还。在这样的人生起伏中,他靠什么以不变应万变,并且逆袭,使自己成为一代文豪,至今无人超越?</p> <p class="ql-block">不变的永远是他的情怀与人格,就像这竹子一节一节的,有节气,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也就是孔老夫子说的“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四十不惑”为什么不惑?概括起来,就是他的价值观。价值观分三方面:世界观、人生观和苦乐观。</p> <p class="ql-block">世界观就是对整个世界、宇宙的认识。这个世界就是心如一元。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心的呈现。</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用事实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就是为人民服务。你让别人活的好,让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美好。从自己开始上学为父母而学习,到大学为将来妻子、儿女而学习,到学医时为解除病人的痛苦而学习,一步一步走过来,从没为过自己,全是为别人考虑!以别人的痛苦为苦,以能解除别人的痛苦,让别人快乐而自己快乐,这就是苦乐观。</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完成了他思想上的升华与蜕变之后,走到哪里都造福一方。他是文学家、思想家,也懂教育,在海南岛,三年教出的学生去参加科举就中了状元。在杭州有白堤有苏堤,其实当时西湖内的水草繁殖、泥沙堆积,雨季湖水倒灌,为了治理水患,把湖内的泥沙、水草挖出来堆积成堤岸,种上树木、供人休息的亭子,便形成了一道绝美的“苏堤春晓"画面,成了水利专家。“东坡肉"、“东坡饼"成了当地的美食。苏东坡朋友的小妾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让他一下子有了同感:只要有一心为人民的这种心安,走到哪里都是家乡。</p> <p class="ql-block">这三观非常重要,如果这三观不正或者确立不起来,一个人就整天生活在郁闷与纠结当中,所谓的病就没法治。<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死都不知道原因,这就叫“死</span>不瞑目"。中国历来不乏圣贤,用冯玉祥之女冯理达的话:人人都有死,不必论迟早,只要为革命,只要为大众,虽然早死亦永生。</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的诗词中,王老师最感兴趣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p><p class="ql-block">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p><p class="ql-block">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p> <p class="ql-block">这首词是苏东坡著名的悼念亡妻所作,愖称相思之最。他的诗词除了抒发豪放情感之外,儿女情长写的真切,这就引申到王老师讲的一个人一定是要具有:儿女情长、英雄气概、菩萨心肠、神仙手眼,这里最基础的就是儿女情长。</p> <p class="ql-block">只有重感情、感情细腻、丰富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一个成年人活到现在还不注重家庭、不关心儿女的健康成长,还关注外在的所谓事业与成功,都是徒劳无用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多方呵护,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就需要父母用心再用心。王老师、穆老师刚开始学医时把女儿让奶奶带一个月,发现晚上睡觉时怀中非得抱一块软布方能入睡,王老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了,就和穆老师回到家乡,不再离开孩子,但这个动作孩子整整三年才消失。观微知著,通过细微的事情发现问题,这就是用心,这就是对儿女、家人情深意长。一个男人不知道自己爱人例假什么时候来,就不会疼爱妻子,也关心不到点子上。父母的一声叹息,王老师就知道叹息背后的事情,赶紧帮父母解决。这种感情是多么的细腻呀!</p> <p class="ql-block">上天不会把机会写在眼前,只有心思细腻的人才能把握好机会。机会往往是稍纵即逝的。王老师曾经看科考队在沙漠科考的纪录片,看到一个细节:科考队为了找水源,点燃一小截艾,埋在沙土里,方圆12米内有烟冒出说明那里有水。就这一瞬,让王老师明白艾的威力,开始钻研艾灸,到现在的灼艾与点关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但这一细节抓住的人又有多少?</p> <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将领与元帅中,粟裕是最能打仗的,也最善于抓住战机的。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就是善于抓住张灵甫率领的全美式装备的74师与其友军错开的稍大一点的间隙,对74师进行合围、全殊,被称为“虎口拔牙",也就是相当于老虎打个呵欠的功夫把老虎的牙拔出来了。这样抓住战机,扭转了战局,淮海战役提前打响。善于抓住时机,锻炼了能力,就自然形成了一种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而对于现在的我们,让自己的三观正,不要再迷惑颠倒了,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落在自己的生活中,从关爱老人、孩子做起,修身、齐家。而这需要我们有深厚的儿女情长,捕捉到家人内心的需要,锻炼自己,自己的能力自然提高,当能挽救自己家族的命运时,不也是一种英雄气概么?而这种状态再向外一扩展,就是对天下人负责,就是治国与平天下,这一切离我们并不遥远,此心安处是吾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