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光》</p><p> 生活中,如果你留意,就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用他们的言和行启迪你,成就你,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你前行的路。</p><p> 一</p><p> 自从带上孙子后,兴奋和忙碌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忙的不亦乐乎。不知不觉间失去了自己曾经爱读爱画、喝茶交流的惬意日子。好像忙碌与诗意的生活不可并行,每每与朋友见面,钝感自己有距离,无论是学习新鲜事物,锻炼身体,与人共处,自己都是说的多,做的少,在时间的把控上,自由散漫,因为没有行动做事,思想和行为便都茫然空白着,以往的心劲全被“没时间”淹埋了。日子久了,心里有种莫名的不甘,但又觉得茫然不知怎样改变,祈望着有老师一样的朋友指点自己渐老的生活,提携自己活出更精彩的样子。</p><p> 直到有一天遇见洋浦实验小学的孙老师,因孩子学轮滑而交集。她盯着教练说“严格些”,她抱着哭着挣扎的孩子甩给教练,她的果断和坚定,让我起敬。我与她相反,生怕教练太苛责,生怕孩子有抵触情绪。得知她是一名小学老师后,我有遇见知音的感觉,我们一遍遍交流,她率先介绍对孩子教育(吟听背诵唱诗)的一些方法,推荐我关注一些公众号,邀请我去学校操场、去她家让孩子们一起玩,她介绍她自己学习的感受,“我铺起了我的书桌,收拾出一个台灯。”“我一天读了50页书,已读了二本书。”“我写了孩子近期学习计划。”“孩子学轮滑二个月,不让他拉课,是培养他做事的毅力。”最改变我认识的是她与孩子一起玩沙子,一起踢球,她48岁的人学起了轮滑,只为突破自己的心理界限。那一刻,我感到她似一束光,在我茫然度日的时候,刺的我睁不开眼,我慌乱起来,开始梳理自己的行为。我突然觉得自己不愿入俗的孤傲实际上一片混沌,就是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自己缺少的东西太多了,不说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提高,最起码的教育认知都有些偏颇。比如,与孩子共玩耍,不是看管着孩子,更不是只要孩子在玩,大人便可逃之夭夭。应当建立一种明朗的生活教育目标,大人孩子的一周计划,还有时间的管理,等等,这些说起来无所谓,做起来应明确的事,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那一刻,我感到有这样一个年轻的知己,是一件珍贵的事,我要追,不能让别人嫌弃我的老去,我的懒散,我的弱智。由于她,我开始了跳绳锻炼,渡过了最难坚持的第一个月,开始与她共度陪伴孩子的时光,把与孙子一起玩耍和体能锻炼提到背诗认字之前。</p><p>当心里有了这束光的刺激后,以往的熬时间,变成时间怎样也不够了,我吸取她的观念“毅力是被训练逼出来的,不要放松”,“学习不是硬任务,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更重要”,我的软肋找到了。很幸运我遇见孙老师这束光,警醒了自己自以为是的带孙子的思路和节奏。</p><p> 二</p><p> 我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这次走访了在万宁过冬的王哥夫妇。我们的交集源于在新疆同住一个小区,王哥说,观察了很久,老宋这人值得交,是个实在人。老宋是我家先生,王哥没说别的,但还是佩服老宋这种不温不火,不骄不燥的性格。纵然我如何千评万论,真抵不上一个“观察良久,值得交。”的认可。</p><p> 人生中我们习惯了与世交,发小,同学,同事交往密切,与合作伙伴成为知己,而主动去交结一个人,用心去加固一段感情,在渐老的过程中建立知己陪伴关系,之前还没这种认知。这次我看到王哥夫妇岁月静好的养老生活,很感动。去之前,老宋说,我有一个想法,去万宁给王哥拜个年,去转转。我觉得小题大做,这么远,不是去给人添麻烦嘛!没想到进门一碗手擀面,一杯酒,打消了一切生疏之感,仿佛是回到了亲戚家,原本住一天的计划变成了4天。</p><p> 王哥退休己有几年了,做的一手好菜,每晚他会多做几个菜,灯光下,一瓶酒,一壶茶,桌前端坐,叙述着曾经的过往,那些个人,那些个岁月。王哥喝酒是严肃的,喝得起,我便也次次没少喝。回忆是每一个人老了时必有的样子,但与王哥聊天,回忆在碰杯声中变得新鲜有趣不陈腐,反而引起一种由酒酝酿出的共鸣,对那个时代亲切的体验及成长的喜悦。那种岁月的成长多是些甜酸苦辣,而王哥不是,他更多的是自己敢于选择,勇于承担,善于适应并学习的成长,回忆不是灰头土脸,也不是激愤激昂,而是一种走在岁月里悠然的满足。最喜欢的是这种回忆,一步步向前走,人生越走越开阔,走出来的王哥成了今天豁达、坚定、低调、活力满满的一个人,在他这里,回忆变得更加清晰深刻,不是单纯的留念,也不是洗不去的尘埃,而是对那段成长岁月的沉淀和敬重。总结出来的故事就似杯中的酒,纯绵悠哉,醉人醇香。这一切就像行走道上的路灯,陪伴我们来来往往的走过,见证我们的身影,让我们回忆时,心里亮堂。</p><p> 他讲着“字词句段章”,讲着“质量变化规律”,而他的认知情怀和境界已远远超过了这些,因为他温良恭俭让的生活方式,证明了他拾捡起岁月淬炼后的善意真诚,成就了生活的篇章:1. 爱上健康应成为中年时就注重的课题,家人健康与自己的健康一样重要,是幸福的真正意义;2. 夫妻关系要不断提升,学会处理初心不变与提升认知的关系;3. 选择和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享受关爱。</p><p> 三</p><p> 这次也有机会与老杜共叙友情,老杜是我年轻时以酒代血相认的金兰之友。我们喝着咖啡喝着茶,不知不觉就几小时过去了,虽然没有再约,但下一次的期待已在心里亮起一盏灯。</p><p> 老杜一直是不紧不慢认真生活的样子,优雅知性的姿态里时时呈现出直率干练的气息,我们在一起时只是喝茶吃饭聊天,话题自然,多半是各自陈述自己的所为,更多是双方想法的碰面,她一直像一盏台灯,温馨而不可或缺的陪伴在我的生活中,在书房,在卧室,在餐桌上。无论我做什么,都会想起老杜做的样子。</p><p> 自我认识她起,她开启我自驾游、读书、绘画、爱上物品的感觉,我便一直追随着她,喜欢听她讲故事,她的故事都是她生活中的一幅幅场景,自驾游路上寻好吃的,寻博物馆,寻人文地理标志,睡到自然醒再去逛小巷,开车的乐趣与风险,一路的风景,都被她描述的有声有色,她不惜传授各种体验,推荐各种好用的物品。时常也谈谈居家的节奏,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人一顿饭,好像电影一样,一幅幅场景在眼前走过,她推荐的每本书我都特意阅读。</p><p> 老杜就是一种风景,虽然她会指着我说“别等80岁了再换车,让别人扶上车,有意义吗?”“你前半生从不跑步,60岁了想练跑半马,不违背身体吗?”“旅行花费有什么冤枉?心情好不是赚的吗?”“买了个洗碗机,多了时间呀。”每句话都掷地有声,像飞溅的火花,惊醒我。我完全被训服,换了车,放弃跑步,舍得旅游,买了自己的背包,杯子,棉袜,画本,日子明朗起来,我也变得“贵气”起来。可是进入这样讲究的节奏里后,发现自己除了学会复述老杜的观点外,又常常急切的指手划脚,一句没完,下句又开始了,她那种语气或语境还是达不到,自身一直建树不起自己应有的观点。但我们合拍,不差分毫。老杜说“旅行时,老马可安逸了,我给他准备一切吃的,零食喂到嘴里。”我抢着喊“我也是”,老杜说“路上遇见不守规距的车,我就抵毁他。”接着我俩异口同声地说“傻子,不会开车就别开。”然后我俩不约而同的大笑“就是这样。”也许老杜身上有我的影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思绪信马由缰,风景无限好。我如此追随她,与她聊天,感受生活的温度,犀利的见解,颇有收获。</p><p> 我的这些个朋友,最不屑的,就是与人比,“你跟别人比什么,太多余了。”但他们却赢了,赢在健康顺意,赢在知足相守,赢在朋友相知。我又一次学到“不忘初心”的解读:“你最初看上他的是善良,是有责任心,那今天就别嫌他老实,大方,爱扛事。以此类推,不很简单吗?”这是婚姻的真谛,变与不变的经典解读,是方程式,一气呵成又变化无穷。</p><p> 我也努力让自己走在成为光的路上,因为有了朋友这些光的照耀,我也时常被点亮,比如读书,总有一段激动的时刻,抱着书不放,还写点笔记;比如看国外电影,喜欢就扛得住别人的讥讽;比如绘画,纵使画的极不专业,抽空还是画些成长日记;比如写文字,坚持一日一图一话。与有光的人在一起,聚集光的能量会更明显些,少烦恼、少焦虑,少胆怯。</p><p> 加油吧!</p><p> 我写下这些文字,是不舍人生中有意有趣的人和事,有些节奏,不注意便没了,如果这算是诗意,那就让我的渐老生活天天诗意芬芳,情趣盎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