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以春为始,教研再书新华章。为落实“双减”,深化课堂改革,让老师们假期研读的《学习共同体》一书助力“双减”提质增效,构建“倾听——串联——反刍”的“学共体”课堂。3月9日,桥头镇中心小学小学语文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开展以“学共体”为主题的语文学科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陈静静博士的《学习共同体》一书,从构建学生共同体的角度,为我们深入地剖析了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现实依据和实践方法。书中阐述了从构建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这需要我们的课堂进行转型,从一个老师"独白"的课堂,变成所有学生平等的思考,共同对话,形成“倾听——串联——反刍”相互协同的课堂。如何进行这样的转型,桥头教育人在赵全新校长的带领下,共同探索,开启了桥头镇中心小学“学共体”之旅。老师们赋予了自己“观察员”的角色,坐在学生旁边,静下心来,把自己的呼吸调整到和学生同一频率,一同聆听张红主任执教的《找春天》,寻找“学共体”课堂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张红主任作为“学共体”领航教师代表,对于“学共体”课堂有着自己的见解。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引领,从</span>研究者的视角、普通教师的视角,做课堂改革的初步探索。她的声音是平和舒缓的,姿态是柔软自然的。课堂上没有齐刷刷举起的小手,也没有争相发言的“盛况”,所有人都是安静地等待、平静地守护,互相倾听,彼此包容。老师没有忙于赶进度,而是精简了学习内容,更加注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学习设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探讨,有序地发表,学生的当堂成长清晰可见。课堂就在这宁静、淡然的感觉中如小溪缓缓流淌,汇出了一首春天的“交响乐”。</p> <p class="ql-block"> 课后,王桂秋副校长组织教师们就所观察的学生课堂表现展开“学共体”课堂如何推进深度学习的讨论。强调课堂观察的核心目的是让每一位观察者重新发现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困境、心理需求、迷思概念,从学生深度学习的角度进行适切的学习设计,以帮助学生解决目前明显的学习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保障每一个学生高品质的学习权。相互平等,彼此倾听,互相学习,让课堂成为“倾听——串联——反刍”相互协同的“学共体”。其中,王校长针对大家的观察、交流,详细阐述了问题设计不但要有趣、有挑战,还要与本文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同时,要借助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这“三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师们的实际教学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也为“学共体”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场老</span>师无不认真聆听,积极参与,研讨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 一张张表格,一页页体会,是倾注于笔端的真情,流淌于笔尖的记录。诠释着老师们对于“学共体”课堂有了新的认知,新的理解。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切磋研究,更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加强研究,加速成长。让深度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span></p> <p class="ql-block">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在落实“双减”之路上,我们会永葆“学共体”的探索热情,从春天出发,撑起深度学习的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