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从革,从月,革,更也,变化之意。《说文解字》:“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意思是上个月若是大月,本月初二是霸日,上月若是小月,则本月初三是霸日。由此看来,霸是一种月相,是月在月初刚刚生出的样子。象形字时没有雨字头,后来加一雨字头,雨字,即与天气变化有关。 <p class="ql-block">现在霸字都是引申意:霸道,霸气,霸业,霸王,霸占,霸凌,恶霸......有不知深浅,忘乎所以,放荡不羁,更有目中无人,盛气凌人,张扬跋扈,妄自尊大,称王称霸,专横跋扈,横行霸道,欺凌弱小之意。有说话霸气,目空一切,做事霸道,蛮横无理,自私自利之意。</p><p class="ql-block"> 总之,霸字不能制造和谐,友好,温暖的氛围,霸,有分裂,不团结;混乱,不和谐;对立,不安定;设防,没有安全感之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我们常常听到的霸气一词,用的都是引申出来的意思,而且用的场合,对象,大都不着边际。而霸字本来的那种美好的“霸然”月相早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有敌对的,冷酷的,凶神恶煞的,凝重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仪,追求仁义礼智信的谦谦君子型的楷模。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是谦恭礼让的君子风范。而并非不分场合,不分敌我,不论何事,只要一个人做事比较靠谱,恰当,或是取得了成绩,或者回答问题有力,那就是“霸气”。主要突出表现在电视节目上,主持人常常“霸气”两字不离口。不知有没有人注意到,当主持人评价一个人“霸气”的时候,气氛一下子变得凝重,对立起来。那种温和的欢快融洽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冰冷。</p><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形容一个人的优秀的词汇非常丰富,而且每个词汇都要好于那个“霸”字,都比那个主持人常挂嘴边的“霸”字来得更生动,更贴切,更得体,更能融入各种场合。</p> 其实“霸气”一词,并非没有用武之地。在敌对势力中,在谈判桌上,在外交不融洽的场合等等,我国外交官,霸气的回应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严厉措辞,里面透露出自信和不可侵犯的气势,这是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势自信的态度。你是我的朋友,我会送你一轮明月,你对我不怀好意,我会“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才是霸气!<div>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那是霸气;</div><div> 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豪气,是霸气;</div><div> 毛泽东《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霸气;</div><div>“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豪气,霸气!</div><div> 类似上面谈到的例子数不胜数,那是中国人的霸气,是中华民族的豪气,是作为文明古国的风骨与傲气!<br><div> 当我们在电视节目中,那频繁出自主持人口中的“霸气”真真令人哭笑不得!</div></div><div> 按常理来讲,主持人在文化水平,理论水平方面并非等闲之辈。除此之外,主持人还一定要注意到,你的一言一行的示范作用。盲目追求时尚用语,不加节制的乱用网络语言,还有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什么西方不伦不类内容充满矛盾的情人节,什么荒诞不经的鬼怪万圣节,什么专以撒谎愚弄别人为乐趣,以让别人出糗甚至出事故,出悲剧为博自己一笑的愚人节······</div><div> 大肆宣传那些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来历的所谓节日,而忘却了中华民族的值得后人代代传承的自己的节日却闭口不提。比如中国的寒食节的由来:春秋时期的晋国,有一位爱国忠臣,有仁有义,忠孝两全,割股啖君的贤良之人介之推,他是晋国人,(现在的山西省),因为无人宣传,国人的冷血漠视,华夏儿孙却很少知道。也从来未见哪一档电视节目提到此人和他的事迹。这难道不是国人的悲哀?!诸多主持人如此做法可能带给那些懵懂的青少年国外不健康或者不适合中国的文化。有些综艺节目主持人,似乎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就如数典忘祖的主持人毕福剑一般!只顾哗众取宠出洋相,华而不实将一些不是中国的甚至是不健康的内容。</div><div> 别忘了,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为人类,为国家有贡献的人一无所知,而那些什么“圣诞节”,什么“万圣节”“愚人节”等等垃圾节日却无一不知。这不是国人的耻辱又是什么!主持人应该带给中国乃至世界中国人的悠远灿烂的文化,不要给青少年灌输那些不伦不类的垃圾!你们是中国人的口舌,是中国人的正能量的代言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