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文如画,诵读如歌。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有着恒久不变的魅力。古往今来,唐诗、宋词、元曲充盈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提高文化素养,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p> <p class="ql-block"> 开展诗词诵读活动早已成为晨小一道亮丽的风景。“双减”背景下的诗词诵读课上,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遨游于诗词的海洋中,与书为友,从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三位校长的带领下,晨小的校园浸满诗情画意。为了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诵读课,3月11日上午举行了五六年级数学组古诗文教研活动。</p> 五年级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能最有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数个我们在一起才会成为岁月的最爱!殷丹丹老师朗读的现代诗歌《我和你加在一起》作者白连春,这首诗歌以自然界有内在联系的人物意象作叠加,反复咏唱,阐释新意象的最爱!读后,有一种心质的美呈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人们赞美梅花,是因为它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挺立的精神。孙满满朗读的《雪里梅花诗》语言平易朴实又有清新明快之感让作者观赏到了雪里梅花的千姿百态,创造了美的意境,留下了是无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王海琦老师带来的《过零丁洋》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正如疫情之下,冲在最前沿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 毛艳丽老师解读的《风鸢图诗(其一)》是明代诗人徐渭晚年创作的绘画题材之一,他通过对小孩子放风筝的描述,把未来的希望和寄托都倾注到儿童身上。正如老师们撒播爱的种子,希望青出于蓝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是千秋万代的信息,是传承之根,是统一之本。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们使用它,赞美它。王珺老师为大家解读了两首关于汉字的优美诗歌《造字颂》《汉字颂》,带大家怀念先贤造字,赞美汉字的伟大功能。</p> <p class="ql-block"> 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董恩勇老师解读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基调慷慨悲壮,董老师读出了词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曾栽杨柳江南春,一别江南两度春。”无论是春意盎然的碧玉春柳,还是离情别怨的依依杨柳,“柳”都成为了文人墨客写作的对象,或吟咏,或抒情。潘玲艳老师解读的《柳》这首诗,作者写得清雅别致,描画出一幅江南春色图。潘老师读出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赞叹之情。</p> <p class="ql-block"> 少年的青葱时光总是如此惹人怀念,少女的心事最是迷人,曹蕊老师解读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守望教育,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前行在工作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留下的动人故事;低头,有彼此温暖鼓励的脚步;抬头,更有清晰明朗的远方......</p> 六年级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组在于主任的带领下,针对20首背诵篇目和5首朗读篇开展了以“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为主题的探讨活动,看他们讨论的多认真啊!</p> <p class="ql-block"> “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历来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王玉颖老师朗读的就是赞美菊的小古文。这篇小古文从香味、形状、颜色、品性四个方面介绍了菊花的特点,赞扬了菊花与众不同的品性。王老师的朗读清新优雅,把菊花的特点向人们娓娓道来,把菊花的傲霜怒放的“花中君子”的勇敢和坚强读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王静老师解读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所写,他在游览杭州西湖时,看到西湖的雨来得快,去得快,有感而发,写下这首七言绝句。诗中把云、雨、风、水等物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王静老师朗读这首诗时更是把这种赞美之情发挥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唐艳秀老师诵读的《望阙台》是著名英雄戚继光所作,这首诗概括了诗人在苍茫海域内东征西讨的战斗生活,暗喻抗倭斗争的艰难困苦。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忠诚,以及抗倭报国的一腔热血!</p> <p class="ql-block"> 赵玉玲老师诵读的《寒食野望吟》由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著,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全唐诗》,描写了寒食扫墓的凄凉悲惨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感伤情调极为浓郁,艺术性较高,历来传为名篇。</p> <p class="ql-block"> 王锦老师带领我们一起领略宋词的独特魅力。走进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夜山村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鲁迅先生的一首豪言壮语式的明志诗--《自嘲》。“ 嘲”的艺术常规武器是反语,这首诗.整个来说是说反话。反话自然应做正话解,但首先要从反话来鉴赏,才能领略到鲁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那种特有的犀利、辛辣、乐观的幽默风格,对人民无限的爱和对敌人无比憎的情感,从而得到艺术的美的享受。于秀珍主任做了深入的解析,也让我们对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和勇敢坚毅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尉欢欢老师用一句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感慨时间的流逝,一去不复返。</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首首诗词在教师们的诵读中或柔情,或豪迈。“池草怯霜拳嫩绿,山桃迎日展新红。”几位校长表扬了大家的态度认真:普通话进步了,古诗文理解的更透彻了……五六年级数学组互帮互学古诗文活动圆满结束。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潜心阅读,用心教研,做一名有灵魂,有温暖,有诗意的教育人,传承经典,文化自信,让孩子们在诵读国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