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上海小街

书山上院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疫情之下的上海小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3.14</p><p class="ql-block"> 今年上海的早春很冷,疫情跟上外国人到香港又来到上海,一条线的流蹿,上海处惊不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年,人们不敢多参加群体活动,不敢在外边吃饭,不敢同坐一趟车,就怕神鬼不觉的被传染,走到哪里都是验行程码、健康码、查体温、看核酸检测报告。在上海只是在公园、飞机场和南京路的铺店门口要验一下健康码,买菜、坐公交和地铁并不验。上海人说管红码和黄码,为什么查绿码?开店、做服务员、住店、吃饭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无用功不做。</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病毒不长眼没方向,乍起如洪水猛兽,却只能一时不会长久。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永远是智者,中国政府、企事业、家庭和自然人在客观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立和总结出一系列有效办法,技术人才迅速成长,疫情迅速收敛了。最典范的是上海,以精准著称,累惊无险。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能料想酒店的空调传导疫情,又怎么知道疫苗抵抗力下的病毒不易暴露,百密一疏,这次多点暴发,病例越来越多,昨天中小学幼儿园只好在线上上课了。上海还是上海,封控的严格遵守,其他的该干什么干什么,举偏补弊,并不轻易大面积封控,并不全员核酸检测,最大限度的开市,防疫有条不紊,不看新闻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无形中让人少了精神压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开始热了,红花绿叶增加了生气,干净的街面来往人流如常,街边递哥在跑,门市照开,买菜方便,没有人抢购,物价平稳,没有萧条迹象。</p><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的经验正在被全国借鉴,行动早,动作快,封控范围尽量小,封控时间尽量短,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套路单一的既耽误时效又浪费资源的一刀切做法,形成的一个全国一盘棋的格局。</p><p class="ql-block"> 回头再看看上海的小街,人气旺盛,充满活力,早晚进出的年轻人,全国各地的口音,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供职者,是这座城市的支撑,最活跃的力量。白天进出的老头老婆也是全国各地的口音,他们是这座城市的后援,不乏权贵,不乏绝执技,不乏富贾,都是智者,这片土地物质文化厚度很深。</p> <p class="ql-block">  不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他们都是挣期票的,人人乐此不疲,眼睛一直盯着未来的事业和后代,认定这是一定的社会责任,中国维护世界,家庭支持中国,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尽国际义务。上海发达有他们的付出,中国伟大有他们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