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刚刚看到手机弱电提示,突然想到一个词——手机依赖症。手机天天不离身,生怕别人找不到自己,和社会失去了纽带。只要是手机不在身边,变得很焦虑,吃饭、上厕所都要把手机放到眼耳手能掌控的范围内。有时在想,手机真的这么重要吗?退休了,没有工作上的需要。金融油价、明星八卦、肉蛋奶水果蔬菜的供求,都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只是不想错过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人们(家人、好友)的讯息。</p><p class="ql-block">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现在无论在哪,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全都解决了。微信、微博、美篇、抖音、头条、小红书……一直在用,不常用的QQ也没卸载。收付款不再用现金,通讯录齐全,日期、时间精准,手表多余了。头脑也懒惰了,有些东西不用死记硬背,打开手机全能查到。</p><p class="ql-block">所谓手机依赖症无须治疗,只要是和生命中重要的人在一起,外面的任何人和事都与我无关,不必马上知晓,手机也就不重要了,焦虑自然消除。</p> <p class="ql-block">手机再智能,我还是喜欢看纸质书,喜欢手摸纸张的质感和墨香味;视频再逼真,我还是喜欢亲人、好友能够面对面的交谈,或共进一餐粗茶淡饭,有人气,有人味。</p> <p class="ql-block">可能真的是老了,很久以前的美好画面时常浮现在眼前。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谁家要是有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那真是稀罕物件,都成了周围邻居和同学们羡慕的对象。高中时,哥哥也给家里买了一台日本的松下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得配上一个电压转换器。每到晚上,屋里坐满了邻居,放着山口百惠主演的热播连续剧《血疑》。学习繁重,只有喝水或是上厕所的空挡,才贪婪地瞥上几眼。现在电视、投影机早已不是新鲜物件了,邻里几乎不串门了。当年邻居们围坐一起看电视的图像,已烫在我的心帘上,喜欢那种淳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有些美好只能留存在记忆深处。现在大家所崇尚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标准呢。我的标准是:</p><p class="ql-block"><b>一: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郊外,有一个带大院子的三间房子(最好是木屋)。</b></p><p class="ql-block">大院子,是那种用篱笆围起来的,院门是木制的栅栏门。沿着篱笆墙种上一圈爬藤花。里面一点种上果树,在显著的位置挂上标识牌:相遇即是缘、无公害水果、可随心品鉴。品种要多一些,枝蔓可以伸到院外。果子成熟了,路过的小朋友们,可以伸手够到。在窗前,看着他们吃到鲜果可甜可酸的表情、四目相对后的羞赧、微笑点头的谢意,心满意足。</p><p class="ql-block">再往里,开出几畦地,种上时令蔬菜。</p><p class="ql-block">院子的最东侧,要有一棵不易生虫的树冠茂密的椿树。在树下支上一张桌子,一人喝茶、看书;二人对视;家人、好友相聚时,桌上摆满自产的水果、简单的饭菜、顺口的酒水,谈过往、谈现在、谈将来、谈所有,小到一只蚂蚁一片叶子大到国际时事,随心所欲,东拉西扯,花随风动,树枝摇曳,聊到月牙初生,聊到忘了季节忘了时间,开心就好。</p><p class="ql-block">三个独立的房间。</p><p class="ql-block"><b>一个房间,朝阳,是主卧</b>。室内摆设简约,容易打理。屋里要养一只纯白色的猫,看着干净、粘人,因为猫性是依恋。有一副画面,一直觉得好温馨、好美。小时候的冬天,家里的窗户很宽大,晴朗的上午,阳光总是透过窗子涌进来,可以占据整铺炕。妈妈坐在炕上,做针线活,旁边放着一个盛针线的小笸箩。家养的一只浅黄色的小花猫总是围绕左右,有时淘气了卧到小笸箩里睡觉,呼呼的鼾声。睡醒了,伸着懒腰跳出来,喵喵地撒着娇。主人不理它,就用两个小爪子抓住线板当玩具。勤劳慈祥的母亲、干不完的针线活、眼放亮光的小花猫,构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一个房间,是书房兼客房。</b>北墙上的书柜里摆满书,读过的和一直想读还没来得及读的书,还有几本之前没舍得买的精装版大部头的书。一张简易的木桌,可放一台电脑、一个茶壶、几个茶杯,一小方可以写字的地儿,即可。两个单人沙发,几把可折叠的椅子,供来人使用。养几盆茉莉花,花未全开的时候摘下来,放到茶罐中,会更清香。空出大部分的地儿,放孩子的玩物,节假日承欢儿孙绕膝之美。</p><p class="ql-block"><b>一个房间,是厨房。</b>厨房烟火气,最抚凡人心。</p> <p class="ql-block"><b>二:与家人、好友为邻。</b></p><p class="ql-block">一贯的不卑不亢,不逢迎,不硬挤圈子。到了这个年龄,脾气性格更是不会改变了。还是要相看两不厌的人在一起,做真实的自己,放松、舒服。心血来潮了,整几个小菜,菜香升起时,几个微信发过去,几个酒品接近、三观接近的人聚起来。推杯换盏,把酒言欢。酒好不好都要多喝几杯。很快就放飞自我了。</p> <p class="ql-block"><b>三:有几个小宇宙类似的闺蜜。</b></p><p class="ql-block">有空了就扯扯淡,都很闲时策划一次远行,到海边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的声音;到敦煌看看莫高窟,领略先人们的精雕细琢和佛学智慧;到西藏净化我们凡俗的心灵;到边疆感受祖国疆土的辽阔……。类似的小宇宙在一起,一加一远远大于二,可共同抵御生命中的无趣和沟沟坎坎。待到耄耋之年,凑到一起晒太阳,混吃等死,还能表情愉悦、一脸幸福。</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的这些自定义美好标准的大部分,像我这个年龄的人们小时候,每一家都具备(在农村无论条件好坏,都有三间房一个大院子;城市里平房居多,外搭厨房,一家做饭满街飘香),只不过是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为了生活奔波,人们没有闲心欣赏,忽略了很多现在奢望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随着房地价的飙升,这个愿望越来越遥远。又想,即使有这么一个院子,能聚到一起的人也不多了,现在互联网太发达了,交流工具太多了,生活节奏太快了,有时俗事缠身也走不开。梦想是愿景,不能成真,想想也是很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人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是啊,人活着活着就老了,活着活着就over了。</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理念里,钱、权和幸福感绝对不是正比关系。一个静谧的小院子,一张干净的小桌,一墙爱看的书,一个相看两不厌的伴侣,一个血脉相连互相惦念的大家庭,三五个三观接近、人品接近、“臭味相投”的朋友,永远和我理解的幸福息息相关,永远是我向往的美好。</p><p class="ql-block">(在家等待做核酸检测,无聊至极,速成杂文一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