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广田《花潮》游昆明圆通山

玮头

<p class="ql-block">《拥抱春天》征文</p><p class="ql-block">李广田,散文家,山东邹平人,曾任云南大学校长。其所著的散文《花潮》,就是描写昆明圆通山海棠花盛开的美景,为昆明的春天留下不朽的华章。在李广田先生的笔下,春天的昆明圆通山,是一个花的世界。因李广田先生的《花潮》,圆通山的海棠花、樱花才更是名满天下,人们把圆通山海棠花、樱花盛开时称为“圆通花潮”就是源于李广田先生的散文《花潮》。</p> <p class="ql-block">我在学生时代就读了李广田的散文《花潮》,至今几十年过去了,对《花潮》仍记忆犹新。为了纪念李广田先生,《花潮》被镌刻在圆通山花海之中。每年春天人们来观赏海棠花、樱花时,总要读一读李广田先生的《花潮》。李广田先生用他的华美巨笔,深情抒写昆明的春天,使花潮一词成为描摹春天的灿烂词汇,文中“春光似海,盛世如花”的句子,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花潮》写道:昆明有个圆通寺。寺后就是圆通山,从前是一座荒山,现在是一个公园,就叫圆通公园。公园的山上,有亭,有台,有池,有榭,有花,有树,有鸟,有兽。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惹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世界。</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我想如今圆通山的花比李广田先生看到的更多了,面积更大了,开得肯定是更好了。李广田先生主要描写的是海棠花,如今的圆通山海棠更茂盛了,又种植了很多高大、花团锦簇的樱花。每到春天海棠、樱花争相吐艳,格外的艳丽。</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在《花潮》中写道:这几天天气特别好,花开得也正好,看花的人也就最多。“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办公室里,餐厅里,晚会上,道路上,经常有人问答:“你去看海棠没有?…”“我去过了”或者说“我正想去”。</p><p class="ql-block">我也是在今年花开最好的时候来到圆通山,就是为了看看这满山的海棠花,满山的樱花。</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在《花潮》中写道:进入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向高处看,隔着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真是“寺门尚远花光来,漫天锦绣连云开”。……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着李广田先生的文字,看着眼前的景致,真是感叹大自然的美,满目的花潮令人醉。</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的《花潮》写道:后山一条大路,两旁,四周,都是海棠。人们坐在花下,走在路上,既望不见花外的青天,也看不见花外还有别的世界。……“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是的,是一条花巷,一条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行,都不足于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所描写的花真是独具特色,读完文字再看花,更有深切的体会。</p> <p class="ql-block">赏花的游人们</p> <p class="ql-block">抢拍花景的游人们</p> <p class="ql-block">花下翩翩起舞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在花潮花海中举办《云舞腾飞》演出,增加了喜庆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在《花潮》中写道: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先生《花潮》写道:此时又听到有人说:“今年的花,比去年好”……有人说:“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好一个“明年花更好”,我一面走着,一面自己也默念着这样两句话——春光似海,盛世如花。</p><p class="ql-block">祝愿“圆通花潮”明年更好,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