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第一实验学校,“遇见”读书会,读书沙龙『第四期』

邵东市第一实验学校

<p class="ql-block">  青春有约,花不误,岁岁年年不相负。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第一实验学校迎来了“遇见”读书会读书沙龙第四期。</p> <p class="ql-block">  寒假期间,老师们阅读了《文化苦旅》,并在群里对《文化苦旅》这本书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本期的共读书目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本次活动由谭亚群老师主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有</span>文学硕士王小姣老师、社会公益人士甘卫健以及诗韵琴行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有一场思维的碰撞;在这里,有一场文化的旅行;在这里,有一场教育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张校长进行了全面性的发言,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尤其对社会公益人士的甘主任,为第一实验学校捐赠的大量书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期望阅读的种子在学校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真正的“书香校园”。</p> <p class="ql-block"> 来自诗韵琴行的老师们为我们带来了《秋风词》、《关山月》、《渔舟唱晚》三首优美动听的古筝旋律,一声声清新的音符,如高山流水一般,清脆素雅,更如浏阳河一般,清澈琉璃。</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更是一种集体人格。”我们“遇见”读书会的创始人袁运香主任,就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为各位书友进行了透彻的文脉梳理,用精简的文字,概括了从古至今的文人志士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各位老师们各抒己见,侃侃而谈,徐文英老师说:“苏东坡曾被流放时,研制出各种美食,而这些美食流传至今,成为了当地的美食文化。所以,美食文化,也是一种文化。” 当读到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新疆时,我校宋灵芝老师,更是激动发言,讲述了她在新疆执教15年的宝贵经历。</p> <p class="ql-block"> 甘卫健讲述了李白的传奇一生,更用李白的生平事迹,指引书友们:要努力修炼自己,有机会就要勇于展示自己。</p> <p class="ql-block"> 聪慧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为我们探寻和打捞出“文化”这颗闪闪发光的珍珠。</p><p class="ql-block"> 在交流中,王小姣老师对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说,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让她有了一种有生之年一定要精进地学习中国文化的想法,更要好好呵护中国文化的圈子。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名历史的传播者,一名文化的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 我校邓佩、赵翠、王丹丹、唐泽怡四位老师就“缘起性空,无常无我”的精神,发表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在大家对本场活动的依依不舍中,李敏校长代表学校赠予甘卫健“书海摆渡人”牌匾。</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p><p class="ql-block">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平庸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离不开书的滋养,就像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p><p class="ql-block"> 爱阅读,尚阅读,让阅读的种子在邵东市第一实验学校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文字: 郭倩</p><p class="ql-block">摄影: 唐泽仪 何颖</p><p class="ql-block">编辑: 何颖</p><p class="ql-block">审核: 姚可平 袁运香</p><p class="ql-block">顾问: 张金涛 李敏</p>

文化

老师

苦旅

阅读

读书

实验学校

余秋雨

读书会

美食

甘卫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