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作者:郭兴运</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郭兴文</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老照片</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我的老父亲</p> <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6日凌晨2点半,还在输液中的爸爸心脏停止了跳动,无论儿女们怎么千呼万唤,紧闭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p><p class="ql-block"> 爸爸撒手人寰,我痛彻心腑!</p><p class="ql-block"> 椿庭逝去痛悲伤,星隐寒云月暗光。未报亲恩怀愧疚,心情哀切断肝肠。生平第一次体会到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滋味。我多么希望有灵魂的存在来拉近父女之间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假如眼泪能够构造通天的梯子,假如思念能够铺成一条天路,我会不顾一切径直走入天国,再把爸爸带回我的身边。</p><p class="ql-block"> 失去父亲,伤心的我昏昏默默,泪目幻影中,父亲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1930年1月,父亲出生在兴县黄河畔前彰和嫣村里,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时值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因大伯郭建邦参加革命早,常年不在家,年幼的父亲过早承担起家里男儿的重担,帮衬着家里艰难度日。 </p> <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15岁的父亲,受兄长的教诲影响,西渡黄河入陕参加了工作。就像电影中描写的小战士那样,为组织站岗放哨,送情报,活跃在革命队伍中。战争年代的磨砺,让父亲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道;由此确立了父亲将一生献给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抗战胜利后,父亲奋力投身解放战争之中,积极为向全国进发的部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他先后在陕西神府花石崖兴业公司、神府贺家川贸易公司、晋绥后勤部被服厂、陕西神府贸易局等单位留下光辉的足迹。父亲做出的成绩得到组织的嘉许,于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父亲又先后被委派到榆林镇川贸易公司、榆林贸易公司、陕西省贸易省公司、陕西省食品省公司、陕西省洛川商业局、延安地委财贸部、延安地委组织部等地任职。父亲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安排,不论职位高低,哪里需要去哪里,为革命、为人民甘当孺子牛。</p>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工作频繁调动,举家搬迁是常有的事。每每讲起跟着父亲奔波的日子,母亲总免不了有一肚子委屈:你们的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从来顾不上过问家里事,还让我既要积极上进做好工作,又要照顾好孩子。确实,父亲他来去匆匆,小时候的我们,脑海里对父亲真没有多少印象。母亲实在忙不过来,只好接爷爷来帮忙照顾年幼的我们 。不过,令人佩服的父亲,不仅是自己做好工作,同时一直支持母亲上学。母亲她悟性好,从小学一年级跳到三年级,又从三年级跳到五年级;和父亲结婚后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干部培训班,又考取了兴县师范班就读。母亲前行的路很艰难,可她在父亲的鼓励下,走的辛苦而长远。上次在县政府大门外墙体橱窗里,看到展示出的母亲当年参加干部培训班全员老照片,我也感受到几分自豪!要知道那可是全国解放初期,兴县干部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其历史意义之深远啊。</p> <p class="ql-block"> 1962年,父亲调往延安地委组织部干部科负责部门工作,由于常年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肝病,同时伴有克山病;父亲从医生那里听说延安属于克山地区,为了不给组织增添麻烦,父亲谢绝了领导的再三挽留,1964年毅然申请举家返回故乡,就职农业银行兴县支行。</p><p class="ql-block"> 记得六十年代父亲经常犯病,为了省几个钱给父亲看病,缓解家庭困难,母亲经常带着年少的我和俩个姐姐去离城近十里地的煤矿拉碳;姐妹们还抽中午休息时间,去捡桃核、杏核,取出桃杏仁换钱;守着吃西瓜的人,递上小汤勺,把他们吐在地上的西瓜籽收起,清洗干净卖钱。我还清楚地记得父亲的碗筷总是单独放着,更记得父亲从不拥抱我们姐妹,当时觉得怪怪的,有种父亲不喜欢女子的感觉。后来身为人母,我才明白父亲与我们保持距离,是怕把病传染给我们;更理解父亲急急回老家的用意:那时父亲自感身体欠佳,唯恐自己一旦出现意外,把妻儿孤单扔在异地。</p><p class="ql-block"> 父亲回兴时才30多岁,工资级别干部20级,比当时的支行行长们级别都高。但父亲从未以此自居,而是以正直、善良、真诚的心待人;以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在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任办公室主任、秘书、副行长等职期间,赢得全行上下的尊敬与爱戴!</p><p class="ql-block"> 用"夙夜在公,宵衣旰食"形容父亲一点也不过分,在我们的记忆里满目都是父亲忙碌行进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银行办公室属全行的核心,它肩负着系统上传下达 ,协调内、外部关系的重任。父亲既是办公室主任又负责人事、文秘工作。所以除协助行领导抓好行内日常业务、管理、人事;还要负责接待客人来访、对外联络、协调支行与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的事宜;组织筹备各类会议、职工培训;做好会议记录、及时整理编发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同时负责起草全行性综合性材料、领导的讲话、工作报告,制订全行工作计划、工作制度。根据上级行要求及业务发展需要,撰写调研报告,及时反馈贯彻金融方针政策情况......</p><p class="ql-block"> 如此事无巨细、繁重杂乱的工作,加班加点是常事,可是职工家中吵嘴打架这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来找他,不论白天、晚上、节日、假日,只要有人喊一声,父亲不是扔下手中的工作,就是放下端起的饭碗立即赶去,问题解决后又继续加班加点忘我工作。</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工作日程中从来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不是白天值班,就是晚上加班,即使不当班也要去看看。好不容易有天和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冷不丁又被单位来人叫走了。这样的事时时发生,以至于后来我们姐妹都习以为常了。</p><p class="ql-block"> 1985年银行内部机构改革,为了让年轻人得到锻炼迅速成长,身为处级干部的父亲,主动提出离休,离开了自己奋斗一生的岗位。此时,一向身体不佳的父亲本可颐养天年,但操劳成习的父亲又和母亲一道帮助儿女照顾孙辈。</p><p class="ql-block"> 父亲像盛开的鲜花,像参天的大树,给予身边人芳香和依靠,更像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父亲无论在职还是离休,一生为公,心里始终装着他的员工。裴殿栓行长说:2000年工行撤并后,父亲一心为内退职工着想,几次和地区沟通,组织下岗职工集资,购买了工行处理的好几套房子,然后出租增加收入,贴补大家生活所需。父亲的诸多善举受到大家好评,一致推荐他为全区优秀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听到的父亲唯一一次荣誉,虽然我们觉得父亲应该不止这点荣誉,无奈他老人家在世时从未提及。父亲在职期间每次调资总说自己的级别比别人高,把调资指标让给大家,荣誉面前又一次次扶持年轻人。他对职工的爱胜过儿女,他手把手培养年轻人,对所有员工,尤其是对工作中犯错的员工,对新员工总是保护有加,身边的青年人取得成绩父亲比自己获奖还高兴!难怪支行那么多叔叔阿姨,家里大小事都来找父亲商量;就是夫妻拌嘴生气也要找父亲评理;特别是父亲身边那些哥哥姐姐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心事都想和他聊聊,恳听指点。父亲总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从不嫌烦,循循诱导,鼓励他们不要满足现状,积极向前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父亲身边那些小小通讯员,大都在他的激励下勤奋努力有所作为。记得通讯员张兆国来到父亲身边时,年龄小、文化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积极学习文化,并且练了一手好字;参军后学医,复员回兴在县人民医院工作,是医院化验科的骨干力量。他和我们姐妹年龄相仿,从小接触多,犹如亲兄妹,每次谈起父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父亲就像他的亲父亲,没有父亲的指引就没有他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上初中那年,有天父亲破例比以前回家早,看上去很疲惫。细心的二姐发现父亲浑身湿漉漉的,追问之下他才说:晚上得空和同事去看电影,散场时,在二层下楼拐弯处碰到一个小孩被挤在大人中间哭喊,原来是和大人走散了。父亲见状紧紧把那个小孩护在怀里,一直随着拥挤的人群踉踉跄跄出了影院,又把他送回家。本来就身体虚弱的父亲出汗感冒了,在炕上躺了好几天。要知道那时兴县文化娱乐单调,仅有的一个电影院上、下两层,一夜连放几场电影,场场爆满。一到散场,就像捅破马蜂窝,挤伤人的事屡屡发生。二姐以此题材写了作文《我的父亲》,讲述了父亲全身心保护一个儿童的真实故事,歌颂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被老师们当作范文在学校各班传诵。</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我们永远深深烙印在心中:1969年初春天气转暖,插队乡下的大姐回家换下棉衣急急返村,第二天天气突变,父亲冒着寒风骑自行车,去离县城几十里的恶虎滩公社安乐沟村为大姐送衣物;那年小弟在校与同学玩耍跌折胳膊,父亲听说全国劳模贾宝执是接骨高手,专程去白家沟村请回名医为小弟接骨治疗;插场当年,父亲得知我生病的消息,焦急万分将我接回家,四处打听名医,骑自行车带我到几十里的乡下寻医看病,并亲自煎药,日夜守护在身边。在平时看上去很严肃的父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的病才慢慢见好......</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6年春,我去关帝山林业局南阳山林场下乡那天,是父亲亲自帮我捆好被褥装上车,临走时虽然一句话也没说,但女儿从父亲的眼神里看到了不舍与关爱。在林区生活的日子里,父亲经常给我来信,嘘寒问暖,嘱咐我好好锻炼,虚心接受再教育,做一个合格的知青。正是父亲的教育和鼓励,插场期间,我一边劳动一边坚持学习;在场里举办的大、小型学习讨论会上积极发言;抽空撰写文章,常常为《峰火报刊》投稿;场里举办各类歌舞会,我还为大家写歌词助威;在局里组织的一次次政治、业务测试中,我的成绩优秀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使我在上山下乡的经历中得到锻炼,成长成熟。</p><p class="ql-block"> 1982年,我调回银行,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在计统股期间我写的统计分析得到行领导肯定;调会计股后,会计工作计划、专项报告以及各阶段总结就由我来写。作为刚入行的我,深感庆幸!这一切的一切归功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担任人民银行稽核股长、农金股长时,由于我工作认真负责,多次受到支行的表彰,曾在全区双先评比中被地区评为先进工作者;在对农村信用社实行监管工作中,监管报表从未出过差错;深入基层写出了多份有价值的分析、报告、论文;后来做了专职纪检监察,负责支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保障人民银行宏观调控决策履行职责。1993年我的论文《对当前内部实行优化组合现实性分析》,被地区政教论坛杂志收编;1996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是端正党风》一文,被评为人民银行吕梁分行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优秀论文。是父亲的品质一直在引领我前行!我感受到了,父爱如山,大爱无疆!</p><p class="ql-block"> 敬爱的爸爸,您是党的好儿子,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对党的忠诚。您常常告诫我们“共产党好”,“永远跟着党走”,“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党和国家”!</p><p class="ql-block"> 当"解放大西北、抗战胜利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光荣在党50年",一枚枚闪亮的纪念章挂在爸爸胸前,您脸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这发自内心的笑容是那么的灿烂,我们为您感到无比自豪!</p><p class="ql-block"> 爸爸您一辈子以为人民服务为追求目标,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勤勤恳恳与人为善,鞠躬尽瘁甘当人民勤务员,虽然平凡普通,却彰显伟大!您的高贵品德已经深深渗透到郭氏子孙后代的生命中!还记得每个大年初一孙儿们给您磕头、拜年,您满怀喜悦,摸了这个摸那个,抱了这个抱那个,然后滔滔不绝给他们讲革命史、战争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红色传统教育,告诉后代不忘党恩!</p><p class="ql-block"> 爸爸,我对您的思念就像那依恋大树的叶子,恋恋不舍。女儿多想再听您叫一声:运儿。您可知道当年女儿收到爸爸的第一封来信,像小鸟一样欢快地跳跃,迫不及待拆开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运儿”二字,寥寥数语,字里行间满满的爱意,让我激动,令我陶醉。那时的我,就是在爸爸一封封鸿雁的教导与关爱下克服困难,艰难前行!</p><p class="ql-block"> 爸爸,亲爱的爸爸,女儿好想您,我不知用什么语言、什么文字、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思念.....惟有追寻爸爸的足迹,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最近女儿在二姐的引荐下,结识了一批有识之士,已过花甲之年的我不甘掉队,一定要加快步伐赶上时代潮流,以优异的成绩拥抱您一一我可亲可敬的爸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