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闲聊——历经坎坷“大克鼎”】</p><p class="ql-block"> 作者 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明代诗人曹轩佺在《金陵怀古四首和汪忠嘉》中写道:</p><p class="ql-block"> 江东列郡领丹阳,</p><p class="ql-block"> 鼎足三分此一方。</p><p class="ql-block"> 总为石头成虎踞,</p><p class="ql-block"> 不知巫峡下龙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中用“鼎足三分”描述三国分立的历史局面,其借用的就是上古三代的青铜鼎和三足形制而做的文章。</p><p class="ql-block"> 三足圆鼎(比四足方鼎要早,出现在商代中期以前,是流行时间最长的鼎式)的形象早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51年收藏家潘达于女士捐赠给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和“大盂鼎”。</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雄伟凝重、气势宏大,是西周时期铸制的王家重器。其出土后的坎坷身世与近代中国的一个家族命运,息息相关………</p><p class="ql-block"> 甭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挺复杂,容我慢慢聊,您耐着性子往下听。</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五年(1889年)五月,陕西扶风县法门寺任村出土一件西周中期饪食器青铜大鼎,同出的还有一套7件小鼎。</p><p class="ql-block"> 其中体型最大的那件鼎(通高93.1厘米,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重201.5公斤)被称为大克鼎,又叫膳夫克鼎。其三柱足,足有兽面纹。腹内铸铭文290字,铭文笔势圆润,内容是涉及西周土地制度和官制等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兽面纹,间以六道短棱脊;腹部饰一条连续的窃曲纹,环绕全器一周。</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大克鼎)</p> <p class="ql-block"> 同时出土的7件小鼎,被文物专家称为“小克鼎”。其花纹粗犷流畅,亦有铭文,典型的西周时期铜鼎。</p><p class="ql-block"> 因种种历史原因,如今7件小克鼎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还有日本书道博物馆、日本黑川文化研究所和美国芝加哥美术馆。</p><p class="ql-block"> (图片为小克鼎)</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出土后最先流入天津,被金石收藏家柯劭忞买下。</p><p class="ql-block"> 柯劭忞(1848-1933)字凤荪、凤笙、号蓼园、室名岁寒阁。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侍讲、京师大学堂总监督。</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大藏家潘祖荫与柯劭忞是旧交,他花650两白银从柯氏手中购得大克鼎。在此之前,他巳经重金购买了小周史颂鼎、大盂鼎等。</p><p class="ql-block"> 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庵,江苏吴县(苏州)人。咸丰二年以探花中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后屡有升擢,官至工部、刑部、礼部、兵部尚书等职,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行走近40年。</p><p class="ql-block"> 潘祖荫不仅是晚清的重臣,也是一位著名收藏家。其通经史、精篆楷法;藏金石、涉猎颇广。</p><p class="ql-block"> (潘祖荫照片)</p> <p class="ql-block"> 关于潘祖荫收藏“大克鼎”的来源,还有另一种坊间传闻,不知真假。</p><p class="ql-block"> 说,咸丰十年左宗棠被小人弹劾身陷囹圄,这时潘祖荫任首席军机大臣,奋不顾身冒死上奏,希望能解救左宗棠于苦海。他连上三奏,咸丰帝终于缓颊同意放过左宗棠。</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对潘祖荫的冒死搭救感恩戴德,到了自己位高权重时,花费数百两黄金购买“大克鼎”作为礼物和感谢赠与潘祖荫。</p><p class="ql-block"> 潘祖荫收藏有“大克鼎”和“大盂鼎”两件重器非同小可,皆西周时期王族贵重器。潘祖荫自然把宝鼎当做传家之物,他特意刻了枚“天下三宝有其二”的印章纪念两个宝鼎。</p><p class="ql-block"> 不管咋说,从此这件稀世珍宝易主,飘泊经手后辗转落户于潘家。</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潘祖荫得到大克鼎的次年便不幸病逝,所有贵重藏品由其弟潘祖年雇镖局从北京押运回苏州老家。</p><p class="ql-block"> 潘家的青铜器和书画典籍足足装了4船。其中就有著名的国宝——大克鼎和大盂鼎。</p><p class="ql-block"> 传说,当时还有两件大型青铜钟和鼓,因又大又重无法搬运,只得就地送了人。</p><p class="ql-block"> 现在文物部门巳经查不到这两件文物的下落,估计毁于战乱。很是可惜!</p><p class="ql-block"> 潘祖年将文物庋藏在苏州南石子街老宅,谨守护鼎遗训,轻不示人。</p><p class="ql-block"> 潘家式微后,觊觎宝物之人渐多,陆续有各种角色粉墨登场。其中不乏图谋不轨者。</p><p class="ql-block"> 两江总督端方,嗜古成癖、酷爱收藏,且屡以重金满足奢宠。他先是从陈介祺后裔手中购得著名的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出土于陕西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又想趁热打铁,把潘家的两尊宝鼎也纳入囊中。</p><p class="ql-block"> 端总督几次三番去潘家纠缠,起初他提出重金购买,退其次便想借几日观赏,乃至最后请求一见,但都被潘祖年婉言拒绝。</p><p class="ql-block"> 端方位高权重、几欲动杀机,幸好时值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垮台,端方也在去四川的途中被兵变士兵所杀,成了断头鬼。</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曾有美国人专程赴苏州以六百两黄金和一栋五层洋房为价,欲购宝鼎,但同样遭到潘家断然拒绝。</p><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1926年,潘祖年去世,守护巨大家藏国宝的的重担便落在了年仅20岁的孙媳潘达于身上。</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祖籍苏州,原名丁素珍。其父丁春之曾任山西定襄知县,辛亥革命后返回苏州投身实业。</p><p class="ql-block"> 1923年,潘达于嫁给潘承镜。潘承镜是由潘家四房过嗣给潘祖荫、潘祖年兄弟为孙子,兼祧两房香火。</p><p class="ql-block"> 不料婚后三个月,丈夫潘承镜突发心脏病过世,无子嗣。</p><p class="ql-block"> 潘祖年体谅潘达于处境,不再嗣孙,改由潘达于出面,为先夫潘承镜立嗣子,可嗣进不久后不幸又夭折了。随后再嗣一子潘家懋,延续潘祖荫、潘祖年兄弟这一支脉的香火。</p><p class="ql-block"> 按中国传统阴阳平衡学说认为,这可能是潘家所藏的出土老物件带来千年阴气太重,阳性难续,故无子嗣。</p><p class="ql-block"> 扯吗?甭不信,这一点都不扯。传统老文化不全是迷信,阴阳说的不是鬼神,而是一种哲学观点。阴阳代表了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候的潘达于)</p> <p class="ql-block"> 潘承镜去世的第二年,潘祖年决定让丁素珍改姓为潘,取大克、大盂两鼎中“大、盂”两字谐音,改名“潘达于”,负责掌管潘家门户,继承守护宝鼎重任。</p><p class="ql-block"> 1925年,潘祖年也撒手人寰,临终时他拉着潘达于手,只说了一句:你一定要好好看着这些宝贝,不要随便给人看。</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弱女子也,无剑无笏、手无缚鸡之力,却胸怀剑侠之勇、腹存风云之气。她恪守祖训,不负族人众望。</p><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党政府在苏州新建一座大楼。某位政界要员突发奇想,希望在大楼落成之后举办一个古董展览会,劝说潘家将两件大鼎拿出来参展。</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心中很清楚,一旦大鼎到了官方手里,必定会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遂谢绝了政府邀请。</p><p class="ql-block"> 期间,或有国府要员强逼勒索,或有外商重金利诱,间有小偷窃宝盗掘,幸赖潘达于坚毅果断、机智巧妙设法守护,宝鼎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六,</p><p class="ql-block"> 日寇侵华期间,苏州沦陷。</p><p class="ql-block"> “潘家有宝”盛名在外,日本攻陷苏州后,有一支人马直奔潘家大宅,举枪威逼潘家人交出两尊宝鼎。</p><p class="ql-block"> 守家的佣人忍受烤打,只推说主人不在,不知宝物之事。</p><p class="ql-block"> 日军闯入潘家大院反复搜查7次之多,挖地三尺,仅劫掠走几件潘达于故意摆放在明面,较便宜的古董。重器宝鼎始终没有被发现。</p><p class="ql-block"> 原来,潘达于安排心腹早将宝鼎深埋于潘家大院一处很不显眼的老屋下,并在地面作了天衣无缝的伪装,万幸躲过了日寇无数次搜查和飞机轰炸。</p><p class="ql-block"> 事实证明,潘达于对时事的判断及为了保存家藏而表现出的智慧,确非常人所及。</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晚年曾回忆:“办这件大事时的参与者是,家里的两个木匠师傅,姐夫潘博山和他的八弟。我始终在场监督,再没有旁人参加……”</p><p class="ql-block"> 当时为了慎重保密,潘达于郑重承诺两位木匠师傅——潘家养你们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七,</p><p class="ql-block">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44年,深埋地下的木箱盖子朽烂,地面泥土和方砖突然塌陷。 </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和儿子潘家懋怕压坏大鼎,秘密叫来两个木匠要把埋在地下4年的大鼎起出来。</p><p class="ql-block"> 木匠用圆木做架,粗绳绑牢大鼎,徐徐吊出土坑,然后将两只大鼎安置一间不被人注意的旧宅里,与破衣杂物、旧家具堆放在一起,有惊无险躲过一次又一次劫难,直到解放。</p><p class="ql-block"> (当年埋藏宝物的无人居住老宅)</p> <p class="ql-block">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深思熟虑后,致函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俾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观众之观瞻及研究……</p><p class="ql-block"> (潘达于亲笔书写的捐献函)</p> <p class="ql-block"> 潘家捐出家中最珍贵的两件珍藏,“海内三宝”中的两件,即后来成为上海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大盂鼎。</p><p class="ql-block"> 上海博物馆长、青铜器研究专家马承源曾对潘家表示,“你们的青铜器收藏,仅次于故宫啊!”</p><p class="ql-block"> 沉寂60年的国宝终于现露,让世人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潘家捐献的大克鼎、大盂鼎均为一级国宝,永久禁止出国展览。</p><p class="ql-block"> 八,</p><p class="ql-block"> 聊到现在,肯定有人要问:“那两只大鼎放现在能值多少钱?”</p><p class="ql-block"> 这么说吧,日本在10年前曾拍卖过一只鼎,比大克鼎还小一点,纹饰虽然精美,但铭文仅几个。最后以6000万美金成交。</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是国家级无价之宝,绝不会买卖。若硬要估价的话,专家保守估计,至少在1亿美金以上。</p><p class="ql-block"> 到了70年代以后,潘达于又将祖上珍藏的400多件各类珍贵古董无偿捐给博物馆。此时,潘家早已衰败。潘达于每月仅靠50块补助费度日。</p><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上海博物馆鉴于潘达于贡献甚大,曾给潘家送去10万块奖金,但是潘达于摆手拒绝了。她说:“我不要钱,如果图钱,当年600两黄金加别墅我早就卖了。”</p><p class="ql-block"> 至今,大克鼎仍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盂鼎由国家转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两件著名大鼎各镇一方,南北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大盂鼎)</p> <p class="ql-block"> (2004年2月28日,分离近半个世纪的大盂鼎、大克鼎相聚在上海博物馆四楼。这是上海博物馆为庆祝潘达于百岁寿辰而举办的回顾展)</p> <p class="ql-block"> 九,</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除了具有丰厚历史价值和青铜艺术价值外,其铭文书法艺术精湛绝伦,字体波磔,镌刻敦厚,既端庄伟岸,又瑰丽谲奇,被历代金石家、书法家奉为西周时期书法之圭臬。</p><p class="ql-block"> (大克鼎全形拓和铭文拓片)</p> <p class="ql-block"> 十,</p><p class="ql-block"> 2007年8月,潘达于女士病逝,走完了她102载令国人敬重的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 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潘达于的名字,被镌刻在上海博物馆的捐赠人姓名墙上。她永远守护着潘家的嘱托和她用一生珍藏的大克鼎。</p><p class="ql-block"> 正是:</p><p class="ql-block"> 今古沧桑沉浮繁,</p><p class="ql-block"> 鱼龙混杂魔影幻。</p><p class="ql-block"> 百年过后无愧祖,</p><p class="ql-block"> 青史鼎立留名还。</p><p class="ql-block"> (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