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月初的一天,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我和老知青程贯桐、杨华相约,一同前往淄博临淄金山镇王寨东村,这里是我们曾经下乡生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75年9月,我们作为第一批知青来到王寨公社王寨一大队插队劳动,若干年后知青们陆续招工回城离开了这里。此后我们把王寨当作第二故乡,对这片土地寄予着深深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阔别三十年后我们曾经回到过王寨。如今距当年下乡已有四十七载,我们依旧渴望再次回到故乡,抑制不住感受这里的乡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恰逢有位叫于宪淑的妹妹从辛店赶来与我们同行。她是当时王寨一大队前任老支书于兆华的女儿,那时候她才四五岁,经常在知青点的房前屋后、篮球架子旁边玩耍,对当时知青们有着儿时的记忆,她家老宅子里还保存着杨华等知青的老照片。这次有了她给我们做向导,让我们很容易找到老地方。</p><p class="ql-block"> 踏入王寨东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村里的面貌变化可真大,变的几乎找不到以前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记得以前村东北角是一片小树林,从村边路口往里走是技术队、养猪场,往北是拖拉机站、磨面机房,再往里是四小队、三小队,到北头大湾旁边是二小队和一小队。进村的路口西面是公社卫生院,再往西路边是个蓄水池。知青点就在三小队东边的两排砖瓦房。</p><p class="ql-block"> 在于宪淑的引导下,我们很快来到了当年知青点的房子,这里现在是老书记王通淮的家,恰巧在门口遇到了王通淮家的大嫂。通过大红漆门走过玄关,里面有个院子,这是一幢在知青点前排房子原址翻盖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是的,就在我们的脚下,是我们女知青的房间,旁边是伙房,对面是篮球架子”,杨华激动的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知青点后排的房子,西墙上的长方形水泥部分是当年的黑板报,如今已被冲刷洗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于兆华的女儿(左)和王通淮家的嫂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通淮家气派的大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盖在知青点前排房子原址的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王通淮家里</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见到了王通淮和王道力两位当时的大队干部。王通淮说话底气还是很足,款款而谈,热情的沏茶倒水。</p><p class="ql-block"> 王道力急切的找出以前和知青的合影照片给我们看。他们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精神状态很好,看到我们来特别高兴,握着我们的手问长问短,回忆起以前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说起下乡时,王通淮、王道力以及很多乡亲们对我们这些知青的名字都记忆犹新,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 那时知青们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比较稚嫩,在生产队劳动锻炼一段时间后,大队给知青们尽量安排比较轻松一点的活,比如杨华在卫生所干“赤脚医生”,袁秀芝在大队干妇女副主任,腾国起、郭广军当了拖拉机手,王爱华、潘淑兰、张玉秋等在公社农具厂,宋克治在生产队干副队长,刘焕礼等知青在生产队赶驴车,有的女知青在林业上干,还安排知青集中在砖厂劳动,闫焕君、周卓然、李凤云、刘为民等都在知青点伙房轮流干过。我们感谢大队和乡亲们对知青的关心关爱和培养帮助。</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们当时对村里的印象,村里都是土路,遇到雨天泥泞不堪。大部分宅子都是土胚墙体和麦秸房顶的老房子。虽然都不富裕,但是社员们心情是平和的,村里的人气挺旺的,村民们勤劳善良,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子们放学放假了有的参加生产队劳动,有的上山拾柴禾,有的小孩子嬉戏玩耍,充满了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傍晚,整个村落升起渺渺炊烟。晚上,赶上节日不时传来一阵阵山东吕剧演唱声,有唱的,有拉二胡的,有敲竹板和小鼓的,一帮年轻人在大队部排练节目,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来到王道力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宽敞的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道力拿出保留多年与知青合影的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原大队书记王通淮(右)和王道力(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共叙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来到村里,感觉比较冷清,很少看到人,没有孩子玩耍,没有年轻人的身影,只有几个老者在墙根聊天晒太阳。这可能是因为这里正在城镇化,很多村民特别是年轻人都已进城生活,有的在外面上学或打工。</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村里寻觅着以前的影子,原来的大队部已经面目全非了,里面院落住了人家。不过旁边山墙上还有两块水泥墙面依然存在,这是我曾经搞宣传写黑板报的地方,如今已经变成灰白色,满是岁月沧桑,我摸了摸久违的墙面,内心颇有感触。</p><p class="ql-block"> 大队部是以前大队组织活动开会的地方,里面有间屋存放着民兵连的枪械。有广播室,有什么事情通知在这里一吆喝,全村人都能听到。想起当年的情景故事,看到眼前的景物很有时代印记感。</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村委会在公路边原来公社卫生院的位置,是个三层小楼,真是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过一块地方,记得那是生产队的场院,不禁想起了冬训。那时候冬天是民兵训练的时候,知青们编为一个排,由民兵副连长郝秀芳带着训练。当时王寨一大队发的枪是最好的,是全新的五六式冲锋枪,王通淮说,枪刚来的时候枪管里都是黄油,他们支起大锅现烤擦拭出来的。其他大队的是老式步枪。</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冬天比较冷,天不亮就起床训练,又是紧急集合、拉练什么的,搞得挺紧张的,早训后,白天还要参加整修大寨田劳动,一天下来很是疲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经的大队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年大队部外墙的黑板报墙面已经变成灰白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经的生产队场院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队民兵连</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在村里小路上感觉变化真是很大,泥土路早就变成了水泥路。当年全村仅有8马力和12马力两部拖拉机,各生产队有辆毛驴车,再就是有些手推独轮车,这些是主要运输工具了。</p><p class="ql-block"> 而现在很多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等停放在家门口,比比皆是。这里的房子大部分早就改建成了砖瓦房,而这些房子也很快就拆迁了。有的老房子不知是谁家的,已经成了残垣断壁,也不再修缮了。因为村东十几层的住宅楼正在建设中,已经封顶,不久村民们就要全部搬迁到新楼上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经的老房子已成残垣断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生产队里的驴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推着独轮车可以在山坡地头小路穿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往庄家地里送肥料</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蹬上北山坡,看到了曾经的大寨田,如今栽满了各种树木,我们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感到格外亲切。站在山坡往南望去,曾经村东面一大片最好的庄稼地成了生活小区,一排排整齐的高楼拔地而起,这里是冯家、于家新生活区。据说冯家原来的村落成了工业园区后,村民们集体搬迁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北山坡上的葫芦、架子和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乡情乡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是冯家的楼群,位于王寨村的东边</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回王寨,我们几番电话联系查找,两度山上山下,终于找到了二小队的王通山。当时程贯桐在二小队和王通山结下深厚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是集体经济,生产队一个工日合两毛钱左右,各家都比较拮据,何况王通山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兄弟七个住在一起,在那种情况下他经常叫上程贯桐和知青们到家里改善伙食喝点小酒。特别是家里嫂子不仅操劳所有家务农活,还得照顾一大家子十来口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时候很难吃上青菜,更见不到一点肉腥,但是</span>每次知青们来家里,她都从无怨言,想办法尽量弄好吃的。程贯桐清晰的记得嫂子从鸡窝里掏出仅有的两个鸡蛋做个“鸡蛋炒菠菜”,那可是最好的菜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知青没想那么多,现在说起来,能体味在那艰苦的岁月里,王通山和嫂子一家人真不容易,<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那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品质让人敬佩,</span>我们为之动容,非常感激,<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他们身上也能看出王寨的乡亲们是多么的真诚、质朴、善良和实在。</span></p><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两次到老宅子才遇到王通山的六弟,得知王通山已经先于同村人搬到了于家的新楼。他接到六弟打来的电话说我们马上就到,高兴的提前下楼迎接我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进了家门,感到暖意融融,他家里没有提前收拾,却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他把好烟好茶好酒松籽等拿出来款待我们,还拿出一大袋子核桃非要送给我们,他和以前一样真诚实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他家里恰巧遇到他女儿从张店驱车回来看望父母。</span>他还有两个儿子在辛店等城里工作,孙子也快大学毕业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女儿找出手机里的一大家人的合照给我们看,他们祖孙三代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可真好。从他们幸福一家人这个缩影,我们看到了王寨乡亲众多家庭越来越好的幸福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后来从王通山女儿那里得知,他拿出来的苏烟是去年他过生日时儿女们给买的,可他一直不舍得打开包装,怕受潮变质,过年的时候他大孙子说过年来客人打开,他还是舍不得,说等有重要人物来的时候再打开吧。那天我们来,他不容分说自己主动打开了!由此看出王通山对我们的感情如此深厚。</p><p class="ql-block"> 这次回王寨感觉一切都在变,这里不再种地了,大片的土地盖起了高楼,道路变宽了,一排排化工管线从山脚经过,山上栽满了树木。四十多年的变迁让我们感叹社会发展之巨变,也为那些年的青葱岁月而感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通山在于家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居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难得相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通山执着款待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通山漂亮的小女儿和她慈善勤劳的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叙不完的友情</span></p> <p class="ql-block"> 唯有不变的是王寨东村的乡亲们那份情、那份意,他们还是那么质朴、那么实在、那么热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见到了老书记王通淮、王道力,见到了二小队的王通山,我们遇到的认识和不认识的乡亲们都感到一样的亲切温暖。有位一小队的女社员认出了我们,叫出了我的名字,她和杨华热情相拥,乡亲们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有说不完的话,从他们传递给我手上的粗糙、热度和力度,让我着实感觉到了王寨乡亲们那种勤劳质朴和浓浓的乡情。</p><p class="ql-block"> 王寨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爱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为故乡发生的变化而感到高兴,真诚的祝福王寨的乡亲们开心快乐、幸福安康,生活更加美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经的“农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小队的社员认出了老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感谢老书记的关心帮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寨第一批知青和大队干部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谢谢浏览,关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