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里的红毛衣

红彤彤

<p class="ql-block">  《人世间》电视剧之所以能够打动亿万观众的心,尤其是五零六零后时代的人,是因为太接地气了,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庞大的人群,虽然剧情跌宕起伏,但是剧中的大情小事始终贯穿着我们的生活,承载着我们经历的风风雨雨。</p> <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娘俩躺在被窝里,周母慈祥的端看着七八年未曾见面的女儿周蓉时,周母轻轻拍打了女儿一下,坐起来从炕柜里拿出一摞红毛衣,讲述着当年思念女儿,给女儿织了这么多件红毛衣时,我潸然泪下……。</p> <p class="ql-block">  我比周蓉小几岁,文革开始我才小学五年级, 十二三岁的女孩知道爱美了,羡慕表姐妹都有件漂亮的毛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楚的记得1967年深秋的一天,我嘟囔着和母亲要件毛衣,当时家中正住着在青海工作的姑姑在我家养病,还有一个来家中串门的“姑姑”,她和父亲是同事又和我们同住在一片家属宿舍,因为和我们同姓所以称呼她姑姑。</p> <p class="ql-block">  想起来当初我是真不懂事,当着外人要东西是很没有教养的。串门的姑姑立即回到家中拿来五元钱给我母亲,说到:不够再添点钱给孩子买一件毛衣吧。事后母亲把我一顿数落教育,我知道不对了但是也觉得很委屈。最终那五元钱母亲还是没有舍得给我买毛衣,五元那是半个月的生活费啊!我也没有再埋怨母亲,我也是个明事理的孩子,以后再也没有要过东西。</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是新中国建国十五周年。那年的十一国庆庆典我有幸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组字活动,过了十一我又有幸作为我们小学唯一少先队员代表,到人民大会堂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p> <p class="ql-block">  观看前一天是星期六,下午老师来到家中嘱咐母亲要给我穿戴整齐,看着我那破旧的红领巾,老师说买条新的红领巾吧!老师走后母亲给了我三毛钱去副食店买红领巾,她去城里的百货商场给我买了一条深蓝色裤子。回到家中她手中再也没有钱给我买上衣了,于是到街坊家给我借了一件花格子上衣,我终于穿戴着没有补丁的衣裤,光荣的走近了人民大会堂!</p> <p class="ql-block">  从我清楚的记事起就知道父亲的工资是72元属于行政干部23级吧。(记不太清楚级别了)在六十年代父亲工资应该不算太低了,我家只有四口人父母我和哥哥,母亲因为身体不好没能参加工作。但是由于家底薄白手起家没有一分富裕。常言道“穷怕亲戚富怕贼”,我小时候记得家中老来亲戚,姥姥家的奶奶家的南来的北往的,我家就是像个旅馆。母亲又是个讲礼数爱面子的人,家里攒的一些东西平时舍不得吃都留着招待亲戚,等亲戚们走了自己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五零后和父辈们一起度过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勒紧腰带度过的艰苦岁月,经历了诸多的政治动荡的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俱往矣,向前看,坦然面对人世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