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 刚,男,汉族,湖南长沙人。诗词创作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新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安徽诗苑》主编。作品散见于国内诗词专刊、境内公开发行的党报、刊物和收录进诗词专集;有由国家出版基金赞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诗意北庭》(个人诗集)出版。</p> <p class="ql-block">前 言</p><p class="ql-block"> 李大芝老师,再三让我给大家讲课。除了感谢李老师的充分信任之外,我实在是诚惶诚恐得很。因为我肚子里的这点东西,都是东鳞西爪,有的可能已经扭曲了。因此声明一点:我所有讲的内容,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绝对是拿不到搞专业研究的人员那里去的。但是,请大家相信,理论我尽可能忠于基础知识,至于在理解方面或有延展的地方,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属于可以讨论的范畴。所以我是抱着重温旧知识的态度来和大家一起共同学习的。闲话休叙!</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填词(一)</p><p class="ql-block">第一节 词的来历</p><p class="ql-block">一、词的来历及其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词是由古代诗歌咏唱而发展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所谓“词”就称为“曲”,“除了配乐之外,与诗诗完全相同的”(《王力词律学》)。词源于隋朝,成于唐代,而兴于宋代,是可以歌唱的“歌诗”,它是随隋唐燕乐的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是一种律化的、长短句的、固定字数的诗”(《王力词律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词的地位及其别名</p><p class="ql-block">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唐宋文学的光辉成就之一,是唐宋时代与古、近体诗并行且有其质的差异的重要抒情诗体。</p><p class="ql-block">由于它起源于近体诗,故就有“诗余”之称;由于其句式长短不一,又有“长短句”之称。</p><p class="ql-block">三、词的特点及要求</p><p class="ql-block">1.特点</p><p class="ql-block">(1)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即词牌,也称为词调,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等。词调之名本是曲调之名。曲名除了表明其音乐内容,有时还表明曲调的性质和令、引、近、慢等乐曲类别。每个词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p><p class="ql-block">(2)一首词大部分有数片,每片作一段,以分两片的为最多。</p><p class="ql-block">片,也就是“遍”。“遍”是音乐名词,乐曲一段,叫做一段。唐宋时词调的分片,即以乐曲的分段而来。唐宋曲调的结构,大部分为两段,即由两段音乐组成一曲。初期的小令短曲,乐止一段。少数长调慢曲,则多至三段、四段。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p><p class="ql-block">(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各不相同,每个词调的押韵有它一定的格式。</p><p class="ql-block">有的词,是一首一韵,有的一首多韵。这要由词牌来定。用韵位置疏密均匀,它的声请则较为和平宽舒;用韵过疏或过密,不是弛慢就是急促;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为舒畅,多用四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较为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则安详;多作拗句的,情感必然郁劲。</p><p class="ql-block">(4)是长短句的句式。</p><p class="ql-block">诗也有长短句,但是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词则十之八九是句子参差不齐的。填词大量地使用长短句,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曲中有轻重缓急的“乐句”,词中就有随之变化的“长短句”。</p><p class="ql-block">(5)字声配合比诗更严密。</p><p class="ql-block">词的字声基本上和近体诗相近似,但是变化很多,而且有些词调还必须分辨四声和阴阳。作词要“审音用字”,以文字的声调来配合乐谱的声调。在音乐吃紧的地方,更须严辨字声,以求协律和美听。宋·沈义父《乐府指迷》说,当时“秦楼楚馆所歌之词,多是教坊乐工及闹井做赚人所作,只缘音律不差,故多唱之”。</p><p class="ql-block">夏承焘先生云:“作词,除了分平仄外,有时还分辨四声与阴阳;字声组合的方式也比近体诗来得复杂多变。因为作词谐声,还为了协于歌喉,播诸管弦。她是按照音谱的要求,审音用字。所以每一个词调都对所用的字声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而且各不相同。清·万树《词律·发凡》之处‘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止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词是合乐的歌词,要按谱填作。一调有一调的风度声响,作词须是守平仄四声(此四声为平水韵),就是要以文字的声调来相应地配合乐曲的声调,以文字本身的音乐性来加强乐曲的音乐性,如果一首词的字声不能和乐谱密切配合,歌唱时必然发生困难,甚至有棘喉涩舌之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填词要求</p><p class="ql-block">(1)按谱填词</p><p class="ql-block">作词与作诗不同。除了偶有先撰词,后上谱的以外,一般都须先按律制调,尔后配以歌词。“前人按律以制调,后人按调以填词。”所以作词叫做“按谱填词”。 </p><p class="ql-block">(2)严守声律和格律。夏承焘《读词常识》第42页说得非常清楚!</p><p class="ql-block">按理说,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该深谙乐理。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又能够按照音谱填词。</p><p class="ql-block">张炎《词源》卷下记他父亲张枢畅晓音律,“每作一词,必使歌者按之。稍有不协,随即改正。曾赋《瑞鹤仙》一词。此词按之歌谱,声字皆协,惟‘扑’字稍不协,遂改为‘守’字乃协。始知雅词协音,虽一字也不放过,信乎协音之不易也。有作《惜花春起早》云‘琐窗深’,‘深’字意不协,改为‘幽’字,又不协,再改为‘明’字,歌之始协。此三字皆平声,胡为如是?盖五音有唇、齿、喉、舌、鼻,所以有轻清重浊之分,故平声字可为上、入者此也。”作词协音要细到这种地步,实在太严,所以连专家张炎也叹为“信乎协音之不易也”。</p><p class="ql-block">(3)选择与声情对应的词牌来创作,甚至还得根据韵脚来创作(不是我们的想当然!)。</p><p class="ql-block">总之,词是合乐的文学,所以必须择调、择@@声、阴阳,目的是要用文字的声调来加强音乐的声调。这一点后面可能还会讲到。</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 常用术语</p><p class="ql-block">一、词调与变格</p><p class="ql-block">词调的创制主要是撰新腔和因旧曲造新声两种方法。但词调的增多繁殖还运用了犯调、转调、摊破、减字、偷声、叠韵等好多方法作为辅助。它们或移宫换羽,转换律调;或对原有词调增损变化,改组更张,使词调不断丰富起来。</p><p class="ql-block">1、犯调</p><p class="ql-block">犯调始于唐代,盛行于北宋。它是一个曲子内两次以上转调,即一曲而用两个以上宫调。柳永、周邦彦所制乐调有《侧犯》、《尾犯》、《花犯》、《玲珑四犯》等。制作犯调是大晟乐府(相当今天中央音乐学院)诸词家增演乐曲的重要方法之一。</p><p class="ql-block">姜夔《凄凉犯》词序说:“凡曲言犯者,谓以宫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中犯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住字又名杀声、结声或毕曲。每个宫调的诸字都有一定。诸字相同,方可相犯。</p><p class="ql-block">2、转调</p><p class="ql-block">转调就是增损旧腔,转入新调。《词谱》卷十三说:“转调者,摊破句法,添入衬字,转换宫调,自成新声耳。”一经转调,即“移宫换羽”,不再属于原来的宫调。如《碧鸡漫志》卷四说《虞美人》:“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又卷五说《念奴娇》:“今大石调《念奴娇》,世以为天宝间所制曲,·······后复转此曲入道调宫,又转入高宫、大石调。”</p><p class="ql-block">词经转调后,有的字句还和原调相同,如《蝶恋花》与《转调蝶恋花》,字句全同,仅上片第四句及其换头处两调平仄不同。姜夔转入双调的《念奴娇》与苏轼的《念奴娇》字句亦全同,仅二句句读不同。有的字句则和原调不同,如《踏莎行》词原来只有五十八字,《转调踏莎行》则有六十六字,《丑奴儿》原来只有四十四字,《转调丑奴儿》则有六十二字。有的转调后用韵和原调不同,如《贺圣朝》本押仄韵,《转调贺圣朝》则押平韵。《满庭芳》本押平韵,《转调满庭芳》则有改押仄韵的。</p><p class="ql-block">3、摊破</p><p class="ql-block">摊破是由于乐曲节拍的变动而增减字数,并引起句法、协韵的变化。摊破后的词在某些部分打破了原来的句格,另成一体。如《摊破浣溪沙》,是在《浣溪沙》的上下片末尾各增入三言一短句;有如《摊破丑奴儿》即在《丑奴儿》的上下片末尾各增入二、三、三言三短句。</p><p class="ql-block">4、减字、偷声</p><p class="ql-block">减字、偷声的原因和摊破相同,只不过不是“添声是增字”,而是“偷声是减字”。</p><p class="ql-block">它们都是稍改变原调的句法、字数,另成新调。如《木兰花》本为八句七言,押仄韵;《偷声木兰花》则将第三、七句改为四言,并且两句一换韵,用两平韵、两仄韵;《减字木兰花》除同《偷声木兰花》外,又继续将第一、五句改为四言。如此种种。</p><p class="ql-block">5、叠韵</p><p class="ql-block">叠韵就是将两片的词体,用原韵再加叠一倍。如《梁州令叠韵》,一百字,就是将五十字的《梁州令》加倍叠成。此外如《梅花引》叠为《小梅花》,《接贤宾》叠为《集贤宾》,《忆故人》叠为《烛影摇红》等,都是原调的加倍。</p><p class="ql-block">【注意】这个叠韵与词牌里的“叠韵”不是一回事!词牌里的是指“重复一次韵脚”,例如“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 词的分类</p><p class="ql-block">一、按词调分类</p><p class="ql-block">词调主要分令、引、近、慢四类。在宋时称为小曲或小唱,以与大曲相对而言。</p><p class="ql-block">1.“令”</p><p class="ql-block">令词的名称当来自唐代的酒令。因唐人于宴会时即席填词,利用时调小曲当作酒令,遂称为令曲,又称小令。唐五代文人词大部分是令曲。唐五代文人所以专工小令,不多用长调,其主要原因是小令和近体诗形式相似,唐代多以五、七言诗协乐,初步解放为长短句,文人容易接受;而唐代近体诗发达,作诗讲究声律对偶,民间小令入文人手中,也变成了格律词。</p><p class="ql-block">令词一般字少词短,字数最少的是《十六字令》,仅16个字;字数最多的是《六么令》,有96个字。</p><p class="ql-block">2.“引”</p><p class="ql-block">“引”,是古代乐曲的一种名称。李善注引《广雅》曰:“引亦曲也。”后来各种乐府歌曲常以引为名。</p><p class="ql-block">称为“引”,就是在歌前的意思。所以词中的引词,大都应来自大曲,是裁截大曲中前段部分的某遍制成,如《清波引》、《望云涯引》、《柘枝引》等等。引词中最短的,是《翠华引》和《柘枝引》,都是24个字。最长的是《迷神引》99个字。又有《石州引》,103个字。后来南曲中有引子,其源即出于宋词。 </p><p class="ql-block">3.“近”</p><p class="ql-block">“近”,又称为近拍,如《隔浦莲近拍》、《快活年近拍》、《郭郎儿近拍》等。近也出于大曲。《碧鸡漫志》卷六论列就大曲所制之调,以近列于慢曲之后、令曲之前,当是慢曲之后近于入破的曲调。</p><p class="ql-block">近词中最短的,如《郭郎儿近拍》、《隔浦莲近拍》,都是双调73个字。最长的为袁去华《剑器近》,双调96个字。近词和引词一般长于小令而短于慢词,明清时又称它们为中调。</p><p class="ql-block">4.“慢”</p><p class="ql-block">“慢”,是与急曲子相对而言,是慢曲子的简称。敦煌发现的唐代琵琶乐谱,往往在一个调名之内既有急曲子又有慢曲子。慢曲子大部分是长调。这是因为它声调延长,字句也就跟着加长。调长拍缓是慢曲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慢词的产生,并不后于小令。唐代已有一些慢词。它一部分从大曲、法曲截取而来,一部分则来自民间。敦煌词中已有长至百字以上的词调,如《云谣集》中,《内家娇》104个字,《倾怀乐》110个字。</p><p class="ql-block">前人谓慢词创始于柳永,并不符合事实。但柳永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苏轼、秦观等相继而作,慢词遂盛。慢词中最短的是《卜算子慢》,89个字,比44个字的小令《卜算子》已加长一倍以上。</p><p class="ql-block">二、按字数分类</p><p class="ql-block">词,按它构成的字数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种分法是后起的,始于明嘉靖时顾从敬所刻《类编草堂诗余》。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谓:“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p><p class="ql-block">三、词韵</p><p class="ql-block">词韵即《词林正韵》,是清代戈载根据“平水韵”的106韵(包括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归纳为19个韵部,其中平、上、去三声为14个韵部,入声为5个韵部。这就是戈载所说的“取古人之名词参酌而审定”。</p><p class="ql-block">由于,语音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声发生了改变,戈载在整合词韵的时候,将平水韵里“十三阮、九泰、十一队、十四愿、十卦”里的一些字音归到相似读音里去了,从而改变了平水韵的结构形成新的诗韵体系。</p><p class="ql-block">又由于词是随着歌曲一同演唱的,在韵脚处要求平仄相偕,于是,他又将平韵、仄韵韵母相同(相近、相似)归在同一个部内。</p><p class="ql-block">还由于词与诗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固然摆脱不了入声字,所以,戈载将入声字列为单独一类。这样,一个新的诗韵诞生了,这就是《词林正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