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

里文

<p class="ql-block">在九岭山脉南麓的青洞山下,耸立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在其后面十四米处,有一座陵墓,里面共埋葬着79具土地革命时期的烈士遗骸。这就是宜丰县潭山镇石桥村獭形坪烈士陵园。该陵园建于1959年10月,距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落成揭幕仅相差一年半时间。</p> <p class="ql-block">图为1974年重建后的石桥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革命先烈的生命消失在青洞山下的这片土地上,他们的遗骸散落在青洞山各处,解放后被当地群众陆续发现。时宜丰县政府将青洞山周围发现的79具烈士遗骸,统一安葬到石桥,并建烈士陵墓和纪念碑各一座,同时将确认的300多名烈士的姓名镌刻在纪念碑上,属宜丰县最早的烈士陵园。1974年重建。1987年被列为宜丰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在1988年、1996年、2014年、2021年进行过四次修缮。历次修缮时,又在陵墓后方陆续增加了55名烈士卧墓,使烈士总数达到357名。其中包括数名非土地革命时期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图为2021年10月修缮后的石桥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石桥地处潭山北部,在青洞山与古阳寨东西合抱下,山林茂密,梯田纵横,宛如仙境。在没有通公路之前,一条连接修水、铜鼓、奉新三县的石板路经过这里。沿这条石板路两侧的龙岗、中兴、石桥、汉塘、找桥等地曾建有八座古庙,故这块区域又统称为八庙。</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桥梯田风光</p> <p class="ql-block">自1928年9月初,一支由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军二百余人的纵队首先来到逍遥、天宝。三个月后,原平江县天岳区委书记邓余仿领导的七人地下党组织在八庙开始活动,红色革命的种子在八庙萌芽。不久就成立宜丰特别区委和赤卫队。</p><p class="ql-block">1930年5月,宜丰特别区委为巩固苏区,从各根据地选拔一千四百余人集中在找桥整编,成立宜丰特别区赤卫军总队。7月,为支援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攻打长沙,修铜宜奉边特别区委员会将全县武装力量集中在汉塘南岭进行编队,其中有六、七百人前往湖南平江长寿街集中,参加攻打长沙战斗,削弱了宜丰苏区武装力量,苏区逐步缩小,期间进行了艰苦的八庙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1931年,红十六军九师转战八庙,并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宜丰苏区又得到恢复和扩大,目前还可看见许多当时红军部队留下的宣传标语。石桥和找桥均建立乡苏维埃政府。6月12日,在龙岗召开宜丰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八庙苏区数千军民举行了盛大集会。</p> <p class="ql-block">图为红十六军九师宣传标语</p> <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开始的第三次反“围剿”中,敌调集七十七和五十两个师的部队,再加上地方民团对八庙苏区实施重点进攻,仅八庙苏区的群众就被敌抓去一千四百余人,找桥地区仅逃出三十多个群众,找桥街上只剩下三个老婆婆。此时的宜丰县委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率领自己的红色武装同敌进行了顽强的游击斗争。然而,就在八庙苏区反“围剿”最激烈、最艰苦的时候,仅有的宜丰警卫营和赤卫军共三百余人枪的武装力量于10月奉命开到湘鄂赣省苏驻地修水上衫集中肃反。省苏这一错误决定,导致八庙苏区又一次大部分失陷。宜丰县委和县苏机关就此解散,革命斗争进入低潮。</p> <p class="ql-block">1932年9月,为重新恢复苏区,在青洞山下的石桥新屋下召开由湘鄂赣省委委员傅秋涛主持的修铜宜奉县第二次党代会,正式成立修铜宜奉县委。不久,在石桥石壁又召开修铜宜奉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修铜宜奉县苏维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图为开国上将傅秋涛</p> <p class="ql-block">1933年10月,修铜宜奉县苏区进入鼎盛时期,又在青洞山下的石桥双燕埚召开修铜宜奉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并在石桥大坪山、青洞分别设立兵工厂和医院。</p> <p class="ql-block">因此,自1930年起至1933年底,青洞山下成为宜丰人民革命风暴中心,是宜丰人民革命斗争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这是烈士陵园选址在石桥的主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当瞻仰石桥烈士陵园中的烈士名单时,大部分烈士只镌刻姓名,已不知他们是哪里人?何年参加革命?又在哪里牺牲?有些烈士则有零星史料记载。如:</p> <p class="ql-block">1、邹栋才,1933年10月,参加在石桥双燕埚召开的修铜宜奉县第三次工农代表大会,当选为县苏维埃副主席。会后,被推选为湘鄂赣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在此次湘鄂赣大会上,又被推选为全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代表,成为惟一参加了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宜丰人氏。1934年4月下旬,参加修铜宜奉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当选县苏维埃主席。会上,刚从瑞金回来的他传达了湘鄂赣省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和全国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精神。他说,党中央、毛主席非常关心修铜宜奉人民的革命斗争,决定拨給我们一些制造枪炮子弹的工具和四支手枪、一架无线电收发报机(后因环境恶劣没有带来)。他的传达,使与会代表深受鼓舞。6月,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到达修铜宜奉边后,对修铜宜奉中心县委、县苏作出人事调整,调逍遥中心区委工作。后在中兴牺牲,时年二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2、管仁义:1929年8月,邓余仿等七人组成宜丰地下党组织在潭山活动时,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农会,被选为会长。同年加入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被吸收的党员。</p><p class="ql-block">1930年5月,与刘小青带领潭山工会、农会会员等一千余人,发动“五七黄岗暴动”。之后,任宜丰特别区赤卫军总队总指挥。6月,参加宜丰特委组织在逍遥斗种坪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会上宜丰特委改组为修铜宜奉边特委。1931年6月,在龙岗召开的全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宜丰县苏维埃主席。1932年5月,任修铜宜奉临时县苏维埃政治保卫分局局长。1933年1月,任修铜宜奉县苏维埃军事部长,后任逍遥工作团副主任兼逍遥游击队队长。1934年8月,与郑季秋等幸存同志在逍遥山中集会,带领工作团活动在铜鼓双坑。1935年4月,率游击队烧毁了敌逍遥营房,接着摧毁了石桥桥边碉堡。1936年3月,被叛徒告密,在铜鼓双坑受伤被捕,抬到宜丰县城后被杀害。年仅三十八岁。</p> <p class="ql-block">3、郑季秋(烈士名单为郑桂秋),1929年8月,在邓余仿等七人组成宜丰地下党组织在潭山活动时,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工会,次年加入共产党。先后任宜丰苏维埃政府事务长,大塅区游击队政委。</p><p class="ql-block">1934年“六、七月事件”后,开始崭露头角。时修铜宜奉苏区全部陷落,铜宜奉苏边特委书记王银吾携独立团数人逃离,边特委群龙无首,陷于瘫痪。与幸存下来的管仁义等六人在逍遥山中集会,重新组织新的特委领导班子,分头寻找失散的党员和干部,在各地建立起工作团。其带领的工作团主要活动在逍遥一带,并组建游击队。1936年4月,率八名游击队员拔掉了逍遥毛家的大碉堡。5月,修铜宜奉边特委成立了宜丰县委,任书记。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在逍遥、天宝、横岭、找桥、何思桥、大港、界山、云峰坛、毛崙等地相继恢复和建立地下党组织。1937年8月底,国共和解,吴咏湘等奉命驻潭山,寻找和集中分散在修铜宜奉边大山中的游击队员。郑季秋在潭山参加修铜宜奉临时特委会议,会议上宣布成立湘鄂赣红军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第九大队。其负责以逍遥萧家为据点进行扩军,同时,替部队担任警戒,派人进入区公所和政训处,了解和监视特务的活动。在修铜宜奉临时特委的协助下恢复了找桥、逍遥、潭山、高枧、石桥等党支部,其中以石桥最为健全。不久,湘鄂赣特委派出工作团来潭山,又恢复了院前、会市、同安、水岭等支部。九大队离开潭山后,其仍留在宜丰任县委书记。1938年7月,来到逍遥,准备把以前埋在深山的枪支取出来,供抗日游击队使用。被同住一处的剃头匠出卖,在院前善化堂内被“民众自卫队”杀害。年仅四十岁。由于处于国共合作时期,“民众自卫队”恐事情泄露,将其遗体放在院前“会仙桥”上架柴烧成灰烬,扫入河中。牺牲后,宜丰县委也解体,再也没得到恢复。</p> <p class="ql-block">图为院前“会仙桥”</p> <p class="ql-block">4、施济,原湘鄂赣省工会委员长。1934年1月,随省委副书记傅秋涛来到修铜宜奉边指导工作,以修铜宜奉县委为基础,成立修铜宜奉中心县委,任中心县委书记。1934年6月,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到达修铜宜奉边后,将修铜宜奉中心县改组,奉命调省。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5、梁长英,原修铜宜奉中心县少共书记。1934年6月,湘鄂赣省委、省苏机关到达修铜宜奉边后,将修铜宜奉中心县改组,奉命调省。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6、邓维南,1934年1月下旬,成立湘鄂赣军区第四军分区时,任司令员。修铜宜奉县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时,兼任师长。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7、辜裕民(烈士名单为幸裕民),1934年1月下旬,成立湘鄂赣军区第四军分区时,任政委。修铜宜奉县独立团正式扩编为独立师时,兼任政委。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8、唐恺(烈士名单为唐怪),1931年7月,赣北警卫团第四大队改编为宜丰警卫营时,任政委。1932年8月,宜丰警卫营扩编为修铜宜奉县独立团时,任政委。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9、喻行舟(烈士名单为喻行周),1931年1月底,受红十六军政治部主任吴天骥委派,成立赣北警卫团第四大队(习称宜丰游击四大队)时,任大队长。1931年5月,与红十六军七师配合,在双峰歼敌一个营,史称双峰歼敌。1931年7月,赣北警卫团第四大队改编为宜丰警卫营时,任营长。1932年8月,宜丰警卫营扩编为修铜宜奉县独立团时,任团长。1934年1月,修铜宜奉边成立湘鄂赣军区第四军分区时,任参谋长。后接任修铜宜奉县独立师师长。1934年2月,修铜宜奉县独立师缩编为独立团时,任团长。同月,协助萧克指挥的黄沙战役,防守太子庙方向。1934年5月,率独立团在找桥花门楼,袭击敌找桥特别区政治局机关。7月,在修水黄沙港插坑被贴身警卫员许敦芳出卖,遭敌五十师292团抓捕。8月22日遇害于九江。</p><p class="ql-block">10、辛克明,任湘鄂赣省委白区工作部长,深入修铜宜奉边白区工作。1932年9月,建立高安中心县委,兼任书记。1933年6月,率省委白区工作团到彭源,建立彭源区委。又深入到良田、渣陂、凌江、十都、敖桥、荷舍、牌楼、棠浦、江洲、新庄等地继续进行开辟新区的工作。1934年4月,带领彭澄区委、区苏干部突围,安全到达修铜宜奉县委驻地奉新金洞。6月下旬被叛徒出卖,在宜丰澄塘谷源被捕,旋被解往上海,于9月9日被杀害。</p><p class="ql-block">11、涂弼臣(烈士名单为涂必成),1932年4月,任湘鄂赣省巡视员,与刘彦来到修铜宜奉边,组织召开四县边境区党政联席会议。5月,任修铜宜奉临时县委宣传部长。1933年1月,在石桥新屋下,参加由傅秋涛主持召开的修铜宜奉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继任修铜宜奉县委宣传部长。同年底,因肃反被抓。牺牲时间不明。</p><p class="ql-block">12、唐奎正,任修铜宜奉边赤卫军副总指挥。1930年10月,在八庙保卫战中被捕,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威胁利诱,仍然威武不屈,最后惨遭杀害。</p><p class="ql-block">13、杨渊和,1933年秋,修铜宜奉县独立团缺乏子弹,临时县委便发动群众想办法解决这一困难。找桥乡团支部书记杨渊和响应号召,几次潜入敌营,摸出步枪一支、手榴弹两个、子弹几百发,交给领导机关,受到县委、区委的多次嘉奖。后来不幸被捕,被捆绑到木梯,倒挂在找桥桥头树上。敌对他开十六枪,英勇牺牲。时年仅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图为找桥,杨渊和牺牲处</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石桥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中仅寻到上述13名烈士的信息,并且有的还不完整。其实每个烈士的每背后都有不为人所知的历史,可惜大部分找不到了资料。翻阅《宜丰人民革命史》,许多革命者的姓名跃入眼帘。有的记载遭到敌人杀害,但没列入石桥烈士陵园名单。如:</p><p class="ql-block">1、刘彦,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并任省苏维埃政府经济部长。1932年3月,作为省巡视员与涂弼臣到达修铜宜奉边,参与组建修铜宜奉边临时县委和县苏,并留县协助工作。在1934年春,随湘鄂赣省机关在修铜宜奉边突围中牺牲。</p><p class="ql-block">2、罗栋,原逍遥财粮委员,在一次为红军采办粮食时被捕,面对敌严酷的审讯,没吐露一点情况,最后在敌人的酷刑下牺牲。</p><p class="ql-block">3、刘志新,被捕后,被敌用尽种种酷刑,没有说出党组织情况。临刑前,经过天宝、潭山街上时,昂首阔步,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4、赖老八,赤卫队长,被捕后大义凛然,被活活烧死。</p><p class="ql-block">5、马德胜,原红军战士。1938年1月,在天宝五神庙附近的张家坪集会,成立“抗日自卫团”。请求地方批准时,被伪区长诬蔑是“暴乱”,在刺杀伪区长后被捕,不久被杀害于潭山小姑庙。</p><p class="ql-block">又有一些曾担任过宜丰苏区重要职务的革命者,曾为宜丰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有的史料缺失,生死不明;有的中途离开革命,看到了新中国诞生。如:</p><p class="ql-block">1、邹达邦,1930年4月,与邓余仿率宜丰游击队和赤卫队袭击奉新上富硝磺局。7月,任修铜宜奉边赤卫军第二纵队大队长。8月,率第二纵队在同安暴动,在红一军团红十二军的协助下,取得暴动成功。同红十二军处决了准备叛敌的红八大队大队长张天纵。红十二军离开后,又率第二纵队在找桥八次挫败修、铜、宜、奉四县民团的进攻。9月,在修铜宜奉边委和边暴委机关转移到万载黎源后,独自率一支地方武装,在八庙地区继续与来犯之敌进行搏斗,史称八庙保卫战。之后,不知所踪,生死不明。</p><p class="ql-block">2、张立生,1930年,组建修水少年先锋队,任队长,跟随红八大队在宜丰活动。1932年5月,成立修铜宜奉边临时苏维埃政府时,被推选为主席。9月,在石桥新屋下正式成立修铜宜奉边苏维埃政府时,仍任主席。1933年6月,在石桥双燕埚召开全县第三次工农代表大会,继续担任主席。1934年2月,在蓝家店与到达黄沙的红十七师取得联系,向萧克详细介绍了敌驻军、龙垴山地形和红十六师去向等情况,并发动地方武装和工农组织,协助红十七师取得黄沙大捷。4月,接受肃反审查,被撤消县苏主席之职。6月,受过审查后,任县委宣传部长。7月,率二十几人的工作团到修水黄沙港活动。在随后的湘鄂赣省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下山脱离革命。1984年仍在世,时县史志办辛增明曾采访过他。</p><p class="ql-block">3、林子芳,1929年8月,邓余仿等七人组成宜丰地下党组织在潭山活动。林子芳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农会,同年加入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被吸收的党员。1930年3月,参与攻打百丈寺,惩治恶僧。6月,任修铜宜奉边特委组织委员。10月,任宜一区区委书记。1931年3月,任宜丰县委副书记。1932年3月,任修铜宜奉边工作委员会书记。5月,任修铜宜奉临时县委书记兼组织部长。9月,任修铜宜奉县委书记兼白区工作部长,到彭源等地开辟新区,建立乡支部。1934年1月,任修铜宜奉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6月,奉命调省。7月,带工作团到古阳寨活动,在“六、七月事件”中被打散。据《潭山镇志》载,1936年下半年,林子芳回到石桥寻找组织未获,遂脱离革命。1957年,重新加入共产党。1959年,任宜丰县光荣院院长。11月起,连续任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和县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1978年病逝。</p><p class="ql-block">4、胡月望,1929年8月,在邓余仿等七人组成宜丰地下党组织在潭山活动时,率先加入了秘密赤色农会。同年加入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被吸收的党员。1930年6月,任修铜宜奉边暴动委员会主任。1931年,任宜三区区委书记。据《潭山镇志》载,1933年,胡月望开始隐藏自己的身份,在店上陈家祠堂侧开设“胡义顺”饭店,仍秘密帮助革命和营救革命者。建国后,江西省政府派员寻找到了他。1951年9月,作为原湘鄂赣省苏区代表到北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回宜丰后,在县政府领导的陪同下,到全县各区、乡宣讲这次北京的经历。1959年9月病逝。</p> <p class="ql-block">自1931年7月成立湘鄂赣省委起,就一直开展内部肃反,不仅省、县,连区都专门设立了肃反委员会。同所谓“平浏观念”纠缠在一起,不加区别地把敌人的破坏同工作上错误和分歧混淆在一起,出现了刘学昊这样的革命败类,利用肃反,打击异己,大肆逮捕党政军各级领导,后又叛变革命,出卖原先同志。有的烈士没有牺牲敌人的枪口下,而是倒在内部肃反中。在石桥烈士陵园的烈士名单中,同样有被错杀的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石桥烈士陵园在高大幽深的青洞山衬托下,犹显得安静又肃穆,尽管它是修、铜、宜、奉四县中众多的烈士陵园之一,但它宣示的是宜丰土地革命的历史。79具革命烈士遗骸安葬在这里,目前还不清楚他们的姓名,应包括在300余名烈士名单中。而那些寻找不到遗骸的烈士,他们牺牲后不知埋葬哪里?他们与各地的青山融为一体,他们的英名则永远镌刻在石桥烈士陵园碑上,与79具烈士遗骸一样,代表着千千万万曾在宜丰这片土地上战斗和牺牲的无名烈士。</p> <p class="ql-block">图为修缮一新的79具烈士遗骸陵墓</p> <p class="ql-block">而今,为利用好石桥这处红色资源,作为红色主题教育场所,潭山镇政府已对石桥烈士陵园作出整体规划。去年10月,先期投资对石桥烈士陵园进行修缮,面貌焕然一新。随后,将继续利用石桥烈士陵园下的旧房屋,改造成石桥烈士陵园馆和宜丰红色历史馆。同时,增加配套设施,吸引四面八方的群众慕名来瞻仰石桥烈士陵园,重温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每年清明,各机关、团体和学校都会自发地组织到石桥烈士陵园进行祭扫和宣誓活动,通过瞻仰和传颂烈士的名字,让革命烈士的英名在心中驻留,让革命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让红色血脉永远赓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桥烈士陵园清明祭扫活动</p> <p class="ql-block">图为石桥烈士陵园规划图</p> <p class="ql-block"> 壬寅春日 里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