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3月3日至3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联合开展全区家庭教育公益性网络巡讲活动。乌拉特后旗第一完全小学组织全体家长进行了线上学习。</p> <p class="ql-block"> 3月3日,刘彦泽教授为家长们做了主题为“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当好自己的角色”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父母应该在一个家庭生活中当好八个角色:</p><p class="ql-block"> 一、生活的照料和养育者;</p><p class="ql-block"> 二、精神的供给者;</p><p class="ql-block"> 三、做孩子知心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四、生命的教练和导师;</p><p class="ql-block"> 五、天赋的赏识挖掘者;</p><p class="ql-block"> 六、父母是孩子做人做事的引导者;</p><p class="ql-block"> 七、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喝彩者和鼓舞者;</p><p class="ql-block"> 八、希望和信心的倾注者。</p> <p class="ql-block"> 3月4日,李凤祥教授做了“如何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他说,孩子的行为训练最佳的时期是3~10岁之间,这个阶段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十岁以后大多孩子的习惯就已经定型了,家长该如何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必要的训练呢?一要确立标杆。二要陪伴养成。三要规范矫正。四要强化巩。</p> <p class="ql-block"> 3月5日,何啊伟教授为大家解读和谐亲子关系密码。</p> <p class="ql-block"> 她说,妈妈跟小年龄段孩子建构好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条件是拥抱和抚摸孩子,孩子内心想要的是跟父母的连接。家长要多学一些跟孩子表达爱的方式,孩子的力量来源于父母给他的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专家非常精彩的讲解,家长们认真的观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通过家长们反馈的学习照片,能够感受到大朋友们对这次学习的热情,对“双减”背景下的家校共育的大力支持!</b></p> <p class="ql-block"> 3月6日,郝红英教授做了主题为“心理发展敏感期与家庭教育”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非常现实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孩子三个心理发展关键期:</p><p class="ql-block">一、情感的依赖期,0~3岁。二、品质习惯的培养期,3~6岁。三、自我价值的认知期,6~12岁。孩子在情感上对父母依恋的心理引力才是教育最好的良方。</p> <p class="ql-block"> 3月8日,吴晓艳教授做了主题为“学做智慧父母——心理学的道与术”的讲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大效应:一、罗森塔尔效应。二、投射效应。三、习得性无助效应。四、超限效应。</p> <p class="ql-block"> 3月10日,刘俊英教授为家长们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弊: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规矩的建立难,年龄差大,老人本身个性的不利因素。</p><p class="ql-block"> 利:老人带孩子放心,缓解了年轻父母的压力起到监督作用。</p> <p class="ql-block"> 3月12日,何啊伟老师为家长做了“陪伴孩子终身成长”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陪孩子终身成长的三个支柱:一、无条件的爱。二、归属感和价值感。三、终身成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精彩的讲座内容深深的吸引了家长的关注,有效扭转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们积极与班级教师进行互动,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此次家庭教育线上公益讲座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家校共育,共同守望成长,静待花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