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白马井镇中心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成功化解了许多实际问题,确保学生作业“减量提质”。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对学生来说,可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对教师来说,可以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对学校来说,可以借此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一直把作业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方向。</h3> <h3> 作业“用足用好”与“减量提质”的和谐发展关系,切实保障作业“选用”制度高质量落实。学校的基本做法包括:坚守“控总量、提质量”的基本原则;找准作业“减量提质、减难增基、减旧倡新、减面增点、减粗增细”的进阶点;明确作业选用设计“精准化”、重点突破“一率两性”——即课后服务时段学生作业完成率、作业的准确性和弹性;规范“四定”(定原则、定范围、定数量、定进度)程序。把作业质量提升作为关键点。学校组织各年级备课组集体研讨,探索最符合本学科特点、最能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作业,实行定向、定量、重点全覆盖。限量:学生的学情确定作业的难度与数量,明确规定课后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确定作业完成时量,再由教务处统一公示。<br></h3> <h3>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作业改革,难度较大,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h3> <h3>审核:刘海义<br>编辑:苏贤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