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爱看书,我想我早就枯萎了

活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我像猫一样灵巧地钻进这间屋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图文 | 倪志平 编辑 | Zar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活岭位于团风县城北隅,四周辽阔地势起伏平缓,数个大小湖泊散落塆中。十几公里的长河蜿蜒流淌绕村而过,村头有一座始建于明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的石拱桥——盘石桥。往西南约三公里便是长江。向北遥望,大别山余脉浅山绵亘。每年夏天,强降雨的轮番袭击大概率会形成外洪内涝,城里的水会一直淹到快活岭。小时候去总路嘴大姑家避水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河边郑家的孩子揶揄我和妹妹是从团风来的“大水蛤蟆”,我因为不服这个称号曾经跟好几个人打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妹妹记不记得做过“大水蛤蟆”,她笑着说:“我总记得姨伯把我放在箩筐里挑着”。大姑父的箩筐可不止挑过妹妹一个人,我们表兄妹几乎都坐过他的箩筐。老表中她最小,再往下就没人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间隔几年就会遭遇一次大的洪水,逃离与回归不断重复上演,流浪似乎成了我的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3年9月1日,脑袋刚刚从课桌上冒点尖的我在村小学开始破蒙读书,我是班上个子最矮的一个(这项光荣的纪录一直保持到初中毕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没上学之前我就喜欢看图画书,天天缠着我爸给我讲图片上的故事。认得一些字后,我开始看连环画。一到星期日,我便吵着要爸爸带我去团风街上看妹妹。我爸也明白我的小心思,想妹妹不假更想的是看小人书。团风江边和大礼堂附近有很多小人书摊。三两个可以开合的木头书夹整齐地靠墙排列着,从上到下有好几层,分门别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人书。花两分钱可以看一本。刚开始我看《三毛流浪记》《会飞的乌木马》《阿诗玛》《半夜鸡叫》等。认识的字再多一点就看《西游记》《杨家将》《岳飞》《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约到了小学二年级,我的阅读兴趣从小人书转向期刊,这个阶段喜欢上了《故事会》《童话大王》《少年文艺》,看完一期盼着下一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大一点开始啃更厚的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古希腊神话故事》进入我的视野。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神州摔跤王》,后来拿它跟高年级的朋友换阅《中国最后一个太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迷上看书之后我渐渐与同龄孩子格格不入,对他们玩的各种游戏不感兴趣。我开始喜欢安静,喜欢独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活岭的稻场边有间堆放杂物的大约十个平方左右的小屋子,朝仓库方向开着一扇小门,临池塘那边有一个能把脑袋伸出去的方形洞口。杂物房和塆子之间大概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中间隔着集体菜园子和两口宽阔的池塘。它看起来像个孤独的人低着头坐在池塘边沉思,旁边是各家各户打完麦子后堆的麦草垛。有头脑灵光的村民悄悄把自家的麦草塞进这个屋里,遇到连绵的雨季家里也有干麦草可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很少有人来的地方渐渐成了我的乐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杂物房的门常年落锁,由于没有门框,门板和砖墙之间有缝隙,我可以像猫一样灵巧地钻过去,然后再翻过麦草爬到临水的那个洞口边。我翻开一本书在金黄干燥的麦草垛上或趴或躺,鼻子闻着麦秸秆微微的清甜气息,耳朵时不时听到鱼儿欢快跃出水面的声音,一个人沉浸在无人打搅的精神世界里。如果我婆不大声喊我回家吃饭,我可以在这里待上一整天直到天色渐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看多了自然也会受书的影响,我看了《一把驳壳枪》的连环画后对大姑的邻居——河边郑家唯一的地主家庭产生了兴趣。经过一番观察,我模仿主人公潜进邻居家,把各个房间角落都搜查了一遍,看看是不是藏着一把驳壳枪或者一部电台。由于胆大心细几进几出都没人察觉。找了几天发现人家屋里一穷二白跟大姑家没什么两样,没找到一丁点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就放弃了这次刺激的冒险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书入迷也受过责罚。有一次在稻场晒谷,姑父安排我看鸡。我捧着一本书看,渐渐忘了自己在干什么,结果一群鸡围着我在谷子里享用饕餮大餐。姑父肺气炸了,一把夺过我的书扔了出去,他强势又失望地看着我,“这么点小事你都干不好,将来还能做什么?”他声若洪钟,用力吐出来的每一个字都在回响:“肩不能挑背不能驮,还老是心不在焉,以后怎么养活自己?”。我忘不了他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为自己不争气感到愧疚不安,并在心里暗暗发誓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可是,当再捧起一本书时,我就忘了自己的誓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年以后,我从侄子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版本。侄子说:“我爷爷经常说志平叔叔从小爱看书,他在稻场看鸡,鸡在脚前开会他都不知道。爱看书的人才有出息,你要向他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不能解决眼前的温饱,但能把更加辽阔的世界带到我的眼前。在清贫的童年,读书曾带给我充盈的幸福感。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