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印记】乡村文化,可以挖掘及整合的地方还有很多。

飞越高山

上个月,区委组织部把我作为第一书记下派到云山街道黄崖村。上周,云山街道集体接见了我们四位书记。相对应的社区(村)书记介绍了社区情况,惠书记也介绍了云山街道的情况并对第一书记提了要求。<div>  本来想到黄崖村去看看,但村里下午事情多,徐书记说,下次在专门安排。本周,疫情防控突然到来,周三下午,到村去看看我们教育局下派干部的值班情况,正好了解一下黄崖村的情况。回来听说我们教育界的张老先生对黄崖比较了解,专门打电话,张老先生很是热情,洋洋洒洒如数家珍的介绍了他所了解的情况,又把他写的两篇文章发来。很是感动。</div> 到网上去查查相关资料,大概对黄崖村有了一点初步印象。就写下来,为以后的工作去慢慢验证。徐书记介绍的时候说,黄崖村面积2.8平方公里,四个自然村,一个安置小区,223户,人口1015人。近两年,村经济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村里的领导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坚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赴云台山开展“重温初心迎七一、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党日,重温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举办黄崖村妇女节活动,发放礼品的同时还开展“好家风 好家训”活动,打造好幸福美满家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之源。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所在,振兴乡村文化要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div>  </div> <b>一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b>古迹、建筑群、遗址等是散落在广袤乡村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乡村的历史文脉,也是乡村文化的鲜明符号。黄崖村本身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基础。“黄崖村张家大院”是典型的“碉楼民居”。坐落在黄崖村蟹脐沟的西山坡上,(后人就称之为西山),属二进院落,总面积2164平方米。这处建筑大约建造于1850年左右,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这座古宅城堡,完整地保留了清代海州民间建筑的特色,尤其是山民的建筑特色,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及民众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2010年6月,张氏碉楼民居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确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挂上“碉楼民居”文物保护牌。2012年6月又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云港市文物控制保护单位,命名为“黄崖村张氏宅”。据说,黄崖村还有“何氏民居碉楼”。“碉楼民居”是用石头干垒而成,都是就地取材。主建筑高大宽敞,地势较高,显得很有气势。是小瓦苫顶,称之为“翻毛鸡”,是苏北特有的建筑风格。对于一个只有2.8平方公里的小村来说,能有这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实属不易,值得好好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掘地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开发利用好地域文化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特定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是当前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中,急待深化的热点。连云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黄崖村的旅游资源应该有自己的亮点和特色。结合碉楼民居,加上家风文化的整合,这应该会是一个很好的旅游资源生发点。 <b>二是对地域文化故事的整合和串联。</b>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一个传说能够得以长期流传,它必须和时代的脉搏相应合,反映时代的主流思想。而一旦它为人们广泛地接受,就会对一个地区的人们的文化心理与道德观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黄崖村也有很好的传说故事。张树庄老先生就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黄崖故事。<b>黄和洞</b>位于云山乡黄崖村与大湾嘴之间的<b>黄和顶</b>上。传说旧时法起寺有一位姓黄的高僧在此修行,食的是松针松果,喝的是朝露清泉。与黄和一起修炼的是一头苍鹰。这头苍鹰积年用自己的羽毛织成了一面毯子,每逢<b>端午节</b>这一天都拿出来晒太阳。至时,黄和顶上光芒四射,耀人眼目。<div><div> 还有“双井崖”的神奇也值得好好整合。石球磴的东北有一座高高的石崖,山路从石崖西部峭壁下穿过。崖根靠路边一南一北有两口井,水从峭壁间的石缝中渗出。冬季,南井有水,北井干涸。这相距不到15米的两口井奇妙的是北井春夏有水,秋冬干涸,南井则反之。北井水质清凉,饮之消暑去火;南井水体温和,饮之御寒暖胃。如此玄妙,令人叹为观止!因此,此处峭壁人称“双井崖”。<br></div></div><div> 为此,张老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探险黄和洞》:</div><div> 黄和古洞踞高岑,石缝中开一扇门。<br> 崖下丛生千竿竹,壁间攀附百寻藤。<br> 峰头幽罅云霞动,谷底深庭天籁闻。<br> 可恨凡身难平步,归来犹自梦魂惊。<br></div> 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只有热爱地域文化,文化自信才能落到实处。每个人从出生到成熟,首先接触的就是自己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从了解到认识,再从喜欢到热爱,地域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认同自己的故乡,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有认同感。 <div>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普通的山和水有了仙和龙就有了灵气,就有了故事。花果山有了《西游记》的孙悟空,就成了名扬天下的名山。所以,要充分挖掘地方的特色,讲好地方故事。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div> <b>三是用文化创意去美化地方的景点靓点。</b>一是基础设施要有创意。把文化创意融入到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使乡村景观更加美丽。比如,在路灯造型、村中街景、厕所外观、胡同名称等的设计中充分融入文化创意,将有力提升乡村的文化气质。二是文化社区要有创意。乡村居民不只是地理归属意义上的生活空间定位,更是在共同文化积淀中形成的文化维系力和在相互密切交往中具有较强组织力的社会共同体。因此,建设富有创意的文化设施,如村史馆、文化广场、乡村客厅等,既能美化乡村景观、优化生活环境,更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乡村社区文化品位,彰显乡村人文之美。 张老先生写的一篇《云山十里杏花村》文章也是对云山的“云山樱桃家家杏,观花尝果醉酩酊”。每到早春二月,云山的杏花开了!东起黄崖,西到老君堂,在这十几里长的画卷上,花团锦簇,云蒸霞蔚;背后是起伏的山峦,身旁是潺湲的溪流。这一带还有“云山十里杏花村”的美誉。一到早春二月.杏花开时.这十几里的山村就被杏花的海洋淹没了。那万千株杏花开起来,一片花的海洋。故有今北云台山三十六景之一的“杏花十里”之誉。在这片古老的鸟的王国里,百鸟啁啾,嬉戏花间。这些都会使你流连忘返,引吭高歌。有诗赞曰:云山十里杏花村,锦簇斑斓列画屏。一笔红云轻抹出,握椽人已醉东风。百鸟争鸣晓梦惊,迎风披襟入雾林。枝头红杏鸣春曲,流水莺歌物候新。<br>  云山的杏树为什么这么多呢?相传,住在黄崖的张姓的先人,不仅书香继世,还能悬壶济世,看病救人,但不收费用,只求病人在其家的周围种上几棵杏树罢了。这样一来,杏树越种越多,蔚然成林。周围的人也学着用种杏树来表示对别人的酬谢。于是,便从黄崖的杏花村变成“云山十里杏花村”了。<br>如今,杏树已成为群众致富的摇钱树,尤其是白果树、李庄和老君堂一带,各家收获的杏子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云山的杏子熟得早,尤其是杏梅和荷包杏,个头硕大,色黄肉甜,深受人们的喜爱! 张老先生很自豪地说,黄崖村有纯自然的美,原生态的珍贵。这里物产丰富,不仅有杏子,还有大柿子、红皮冻梨、樱桃等。有花有果。这就需要村里好好规划,让瓜果成片成林。把果树作为产业发展纳入村里整体规划,既美化了村庄,又发展了经济。 <b>四是用家风家训去厚实村里的文化底蕴</b>。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家庭能否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关键在于传承家风家训。把优秀家风亮起来,让优秀家训活起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见贤思齐,提升市民文化素养。比如董庄社区家风家训馆是淮北市首个社区家风馆,坐落在金地御景小区内。这个家风家训馆包含“馆、亭、园”,即“家风家训馆”“家家福满亭”“家风家训文化园”三部分。家风、民风与国风紧密相关。新时代,家风传承最重要的部分仍然是言传身教,共同成长。父母孩子共同成长,家风传承动力更足。优秀家风承载的风貌气节,通过上行下效融入后人血球,成为一个家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当“小家”历久弥新的家风家规成为普遍共识,就会助力风清气正的“大家”风尚,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br><br> 黄崖村本身已经特别重视家风家训建设。黄崖村也有优秀的家庭文化基因。张老先生提供的《<b>地情典籍觅先贤(全)</b>》文章里就提到:<div> 《朐海诗存二集》第三册卷五收有张之煜的诗七首,诗前有介绍说:“之煜字仲昭,一字云山,监生。”张之煜七首诗的第二首诗题是:《张念裔表叔迁居蟹子沟为作四时竹枝词》,诗曰:</div>买山归隐镜湖涯,隔断尘嚣只数家。<br>莫道东风吹不到,门前亦自有奇花。(一)<br>良苗桑柘满山园,犬吠声中瀑布喧。<br>两岸桃花遮绿水,风光不让武陵源。(二)<br>山田百亩作生涯,柳浪牵风麦浪斜。<br>红熟樱桃秧正绿,桑阴种遍少陵瓜。(三)<br>幽居路远客来迟,一局围棋午不知。<br>饭后短衫披正好,绿荫深处听黄鹂。(四)<br>雨过秋山天气清,溪边疏柳听蝉鸣。<br>忽逢邻叟谈农事,指点田禾数稻名。(五)<br>冒雪寻诗兴倍饶,推敲驴背任逍遥。<br>儿童欲报春消息,折得梅花过野桥。(六)<br> 张之煜(1788.2~1844.12)是新县百忍堂张氏第十四世张簪的第四子,字仲昭,号云山,太学生,诗才敏捷,出语至工,喜作惊人句,有《云山诗钞》行世。又善丹青,笔探汉魏之玄,不乐仕进,弃学经商。千金置产,有田数百亩,马牛数百匹,开义兴钱庄于隔村。《朐海诗存》刊公诗,有《云山诗钞》行世。配巨平张氏。<b>张之煜是念裔公的表侄。念裔公(1773-1840)名毓本,字念裔,是四大支中的第三支。迁今黄崖蟹蛴沟,旧称蟹子沟。</b>我孝友堂第五世张岩公有四子,长子毓椿,字星耀,后以字行。次子毓荣,字荫南,即吾之祖也。三子毓本,字念裔;四子毓桢,字丰楹。 听张老先生说,张家还有一位海军师级干部叫张炳泉,对我国海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张家的家风文化就很值得学习借鉴,正如张老先生写的:我孝友堂张氏自明季洪武初年迁来朐东,传至始祖万明公,迄今经明清之变,历裁海之难,遇抗日烽火,遭内战硝烟,仍然<b>孝友传家,诗礼继世,耕读两行,书香一脉,儒风蔚起,英才挺出</b>。云台山下,绵延六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