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天,从医院回来时,从南公园下车,又到打铁港公园去转悠了一下。打铁港公园虽然刚开园还不是太久,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榕城人,还不知道它身居何处,但、我对此地却并不陌生。</h3> <h3>有一群爱唱歌的朋友,他们在建国70周年国庆开园时,就慧眼识珍珠,一下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此后,他们每周约三、四个晚上都会到此,自弹自唱,自娱自乐。遇有重大节日,还正而八经地,挂上漂亮的横幅,举办独具特色的联欢晚会。</h3> <h3>我没有重病缠身之前,晚上,也时常到五一广场的棕榈树激情广场的平台上去唱歌。承蒙平台领导抬爱,我被赶鸭子上架,成为大家戏称的“金牌主持人”。</h3> <h3>由于,这个原因,我与很多歌友都很熟悉。后来因为疫情,五一广场的激情广场平台被禁,歌友们也就分散开来了。而后,我又身患绝症,就基本上不出去唱歌了。</h3> <h3>我虽然不参加他们的歌唱活动了,但,群主并没将我踢出群外。于是,他们在群里发的在打铁港唱歌的视频,我可一个也没少看。终日耳闻目染,所以,打铁港公园就成了我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去处了。</h3> <h3>打铁港公园位于国货路与六一路交叉口处。原来此地就是一处,杂乱无章的破旧建筑,还有四处堆积的臭垃圾。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充满古典气息的公园。</h3> <h3>说其充满古典气息,不是我随口一说的,在公园里有一座古庵堂,此庵,为清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涌泉寺监院——成源禅师,募建——万寿桥时一同建立的。</h3> <h3>在清代,随贡船前来的琉球国官员,就住在附近的琉球馆内,经常到庵中瞻礼,并留下纪游的诗篇。</h3> <h3>站在打铁港公园内河之畔,我决不敢小瞧了这条内河。这条河的水一股从右路——西河的西水关入城。另一股从左路——水部的南水关入城。<br></h3> <h3>在城里流淌的各条水路,均被称为内河。福州是一座山水之城,三山二塔就不必再述。城内水网密布,水巷蜿蜒,大小内河就有107条。独有此条水路,它不称河,而是叫港。</h3> <h3>河与港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内河行舟,无非是浆划篙撑,“欸乃一声山水绿”。港内行船,那都是可漂洋过海的大福船,“楼船夜雪瓜洲渡”。当时琉球国的进贡海船都可入港直泊。可见这当下静静流淌的河水,曾经该是怎样的灿烂辉煌。</h3> <h3>如今,唯一见证当年福州与琉球朝贡贸易繁荣景象的,也就只剩下连接南公园与打铁港公园的河口——万寿桥了。<br>这座桥是明正德七年(1512年)夏天五月十六日开始造桥,至十月二十七日竣工。时任尚书的林瀚曾撰文《尚公桥记》。</h3> <h3>尚公桥是一座木桥,日久圮坏。时隔一百多年后,康熙七年(1668年),鼓山僧人成源在尚公桥过河时看到了同样的情景——舟小人多,翻船溺水,便发出了与尚公公一样的感慨,然后和尚公公做了同样的事——建桥。这座石桥的名字就是“万寿桥”。 </h3> <h3>此地为何被称为打铁港,有二种说法,一种是最早此地叫“打劫港”,因为当时此地商贾云集,都是有钱人来来往往,这就给那些地方上的小混混们,有了打劫富商的良机。</h3> <h3>二是当时此地重要的水路贸易港口,造船与修船就必不可少。这就延生出诸多的打铁铺,他们专营造船,修船所必备的船钉,所以就叫——打铁挡。现在在五一路与国货路交叉路口的公交站,就叫打铁挡站。</h3> <h3>在打铁港公园里的古榕树,一棵棵也是千姿百态。大榕树在榕城无处不在,你只须抬眼,它就在你近旁。看到大榕树的那份绿意,就能从它的根须和绿叶里,读出它的仁爱和善良。</h3> <h3>它树高、叶密、冠大,宛如一把绿色巨伞。有多少街坊乡亲,都曾在榕树下的青石板上围坐,饮茶、聊天、歇息、纳凉。多少的李家短、张家长,以及“讲古佬”所描述的离奇故事,都是在这榕树下传扬开去……</h3> <h3>请继续欣赏我随拍的视频和照片,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