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磨砺

碧水依依

<h3>大山深处的磨砺(随笔)<br><br>文/夏利民<br><br><br>我家在承德的一个县城,父亲是教师,母亲是职工。1972年我19岁,时逢知青上山下乡潮。那年,我随着心潮澎湃的青年同学们,怀着滚烫的憧憬,奔向燕山深处的村庄,兴隆县上窝铺公社李家庄大队插队。<br><br><br>往事如烟,一段峥嵘的岁月,一首青春的歌,那难忘的知青生活仿佛就像在昨天 ……<br><br><br><br>山沟里的日子<br><br><br>李家庄就在兴隆县北部山区的盘道梁下,幽静的小山坳里环抱着不足二十户人家。三男六女,九个知青,一个大院三间平房,我们有了广阔天地里的新家。<br><br>刚离开学校,又没有了父母的疼爱,从县城来到陌生边远的山沟,大家都感到十分的迷茫和困惑。是老乡们的淳朴热情,温暖了我们的心,很快就和他们混熟了,好像我们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br><br><br>四月天,春已悄悄来到山坳。每天我们都要沿着山间小路到附近的地块去干农活,晨披霞光,晚沐夕阳,青春的豪情在胸中激荡。点种子、扛耠子、薅苗、耪地、掐谷穗、扬场、垒坝墙……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学习、锻炼、成长。干活“打腰歇”的时候,躺在地头上,我仰望着天空,湛蓝的天空如水洗一般,飘浮的白云就像圣洁的莲花,艳阳高照,微风和煦,花草簇拥,幽香沁脾。啊!大自然竟然是这般美丽。 <br><br><br><br><br>生产队照顾我们,每天抽一个人在家里做饭,照常记工分。每天的饭菜就是玉米面饽饽、小米饭、玉米粥、熬萝卜、土豆、豆角、白菜等,虽种类单调,没什么油水,但都是新粮食和蔬菜,味道就是和家里的不一样,特别是金黄的小米,用铲子一铲颤悠悠的,喷香儿,别提有多好吃了。第一年我们还养了一头猪,杀猪的时候,一刀没捅死,小猪流着血在院子里乱跑乱撞,大家的肚肠都笑疼了。秋天到了,地里倭瓜、土豆、豆角什么的都熟了,生产队还分给我们一些带回兴隆家里去吃。<br><br><br>这就是我们知青点的生活,如此的简单和快乐。<br><br>“孩子王”<br><br><br>没干几个月的农活,村小学校师资不够,我就被抽调去当代课教师。18岁,没读过师范,哪里会做教师?简直是赶鸭子上架。既然是组织信任,边干边学呗,我勇敢地接受了挑战。<br><br><br>这个学校包括我一共有六名教师。因山村偏僻生员少,所以都是复式班。所谓复式班,就是一个教室内同时容纳两个年级的学生轮流上课,不上课的年级就安排做作业。<br><br><br>我任三、五年级的全部课程和全校的体育课。站在三尺讲堂,一张张天真无邪可爱的小脸,那种求知的渴望眼神,让你感觉到教师的神圣和伟大,培育祖国花朵,塑造人类灵魂,心里一种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br><br><br><br>每天和孩子们打交道觉得他们太可爱了。有一次,上体育课,我带着一年级的几个孩子在小树林里玩儿,小河里淌着清澈的水,浅浅的,亮亮的,几条小鱼在迎着水流嬉戏,草地上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看着就让人陶醉。孩子们开心极了,脸上乐开了花,不停地问这问那。看着一个个童真的小脸,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美。偶尔孩子们的调皮、淘气、也会把你气得够呛,我就不断地摸索教学和管理经验,和他们交朋友,走进孩子的心灵,融入他们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基本适应工作了。<br><br><br>知青在农村当教师,看起来很令人羡慕和风光,但背后的苦衷也只有自己知道。秋天收完了庄稼,别的知青就可以回家猫冬了,可我还要坚持到学校放寒假。晚上,三间平房窗户呼呼的透风,没有取暖设备,我一人只好多加一床被子蜷缩着挨到天亮。一些县、乡里干部到我们村下乡还打趣的叫我 “女光棍”,当时我并没觉得什么,可是返城后,每每想起来心里总是酸楚楚的。<br><br><br><br>女子积肥队<br><br><br>代课一年,我离开了小学校,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己不是孬种,不做教师,别的我也会做的很好。<br><br><br>当时村里有个民兵连副连长常姐,她未婚夫是军人,哥哥是小队长,在当地她也算是即漂亮又有影响力的人物。生产队要搞一块试验田,需要农家肥,她想带头组织一个女子积肥队。这可是个又脏又累的活,除了堆羊粪、炕土坯外,还要去每家的茅房掏粪,挑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发酵。没人愿意参加,到最后也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俩每天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家厕所去掏粪,两个铁桶一根扁担,挑起来晃晃悠悠,有时还会溅到身上,难闻的粪便气味呛得我直恶心,连饭都不想吃。当时心里的滋味真是五味杂陈。<br><br><br><br>我一直咬牙坚持了好几个月。村里的人都夸我们是女中豪杰。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心里不由的升起一种革命豪情。人世间没什么艰难困苦是不可以战胜的,坚持就是胜利。 <br><br><br>时光的脚步匆匆走过了两年零八个月,一九七四年底,我告别了那个小山村。迷茫、孤独、痛苦、淳朴、坚持、成功、快乐……,那些曾经是书本上冰冷的字眼,在知青岁月里变得那样灵动和鲜活。大山深处的磨砺给了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着生活的积淀,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梦,我走向了人生新的征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