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嘴策岳阳”第89期</p><p class="ql-block">李东雄:湖湘才子吴獬</p><p class="ql-block">文 张峥嵘 图 志愿者提供</p><p class="ql-block">关于湖湘文化名人吴獬,“三嘴策岳阳”一直准备开策,未能达成。壬寅年春,花红柳绿的日子,活动进入了第89期,终于迎来了临湘吴獬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李东雄老师。</p><p class="ql-block">李东雄,湖南临湘聂市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副会长,临湘市诗词协会会长,吴獬文化研究会创会长,《吴獬文化研究》主编。编著出版《吴獬对联评注》《吴獬研究文选》《吴獬一法通文句例释一千条》《吴獬记》等。</p><p class="ql-block">梅实眼中:</p><p class="ql-block">东得管西得管该管就管,</p><p class="ql-block">雄也行雌也行说行才行。</p><p class="ql-block">吴獬有《一法通》,李东雄是吴獬通。</p> <p class="ql-block">吴獬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去研究?他不但是一位才华、有故事的人,更是一个循吏、教育家,是诗人、楹联家和民俗文学家,值得人敬重是他通达、幽默风趣、急智明慧、不屈服权贵。</p><p class="ql-block">吴獬(1841—1918)号子长,字凤笙,榜名獬。今临湘市桃林镇三合村昼锦堂人。其墓2014年列入临湘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吴獬祖上四代为官,可说是基层官宦子弟,家庭较为殷实,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4岁在宁河发蒙,5岁回临湘随父读书识字,8岁入私塾,18岁补县学生员,中秀才,22岁任教,28岁参与编纂《临湘县志》,32岁选癸酉科拔贡,35岁举丙子科亚元,48岁中已丑科进士,50岁任广西荔浦知县,54岁挂印返籍,辞官改教(部选教授),77岁从岳阳金鹗书院山长任上回乡颐养,78岁病逝。</p><p class="ql-block">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五十馀年,曾主持创办广西荔浦正谊书院,岳州府中学堂(岳郡联中、岳阳市一中前身),曾在临湘莼湖书院、湖北通城青阳书院、岳阳金鹗书院、沅州敦仁书院、衡山研经书院、衡阳石鼓书院、南京三江师范、湖南高等师范等十馀所高等院校担任教习、山长。</p><p class="ql-block"> 正如梅实先生所言:“我是听着吳獬老爷的故事长大的。在临湘,在我们桃林,几乎每个人都会讲吴獬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会背诵几句吴獬老爷的《一法通,万法通》里面的佳句。在我们桃林人心中,吴獬就是神,就是智慧的化身。”</p><p class="ql-block">一个有才学的人,总是让人佩服,而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会一直让人敬重。吴獬,作为一位“文章雄九郡,桃李遍东南”学识渊博的才子、学者,以民为本的清官,楹联家,教育家,民俗学家和诗人,让人念念不忘是有其道理的。</p><p class="ql-block">才华这个事,一半靠学习,一半是天赋。吴獬就是一位有天资的人。十岁,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路边水凼里抠黄鳝、泥鳅,有位游学先生路过见之,就出一联要他们几个伙伴对,上联为:</p><p class="ql-block">一串无鳞,鳝长鳅短鲇扁嘴;</p><p class="ql-block">几个伙伴听罢面面相觑,一时无对,吴獬不慌不忙,稍加思索,高声对道:</p><p class="ql-block">三个有壳,龟高鳖矮蟹歪腮。</p><p class="ql-block">十六岁时拜见岳州名儒、文学家吴敏树(1805—1873)。吴公见面就试其才学,对答如流,嘉许为“湖湘第一流人物”。吴獬对吴敏树的道德文章极为推崇,也自许为吴敏树之后的文学家,时人称为“岳州二吴”。</p><p class="ql-block">1876年吴獬赴省参加乡试,举丙子科亚元,时年35岁,在临湘设馆教书。</p><p class="ql-block">1880年吴獬第一次赴京参加会试(进士考试)落第。1886年第二次赴京参加会试,落第,1889年第三次赴京参加考试,2月中全国第十一名贡士。3月殿试。卷出,考官刘幼丹惊曰“真才人之极笔也!”副主考潘祖荫更激赏不置。而主考李鸿藻忌吴獬文锋显露,不许取第一,不许列入翰林,即以即用知县分广西。</p> <p class="ql-block">吴獬在乡试中,陆润庠欲点为解元(第一名)而未成,这次殿试潘祖荫欲点为会员(第一名)又未成,还不许入翰林院,吴獬很淡然,他认为翰林院是清闲之地,无事可做,并作诗云:</p><p class="ql-block">一行作吏愧临民,海内吾师李子仁。</p><p class="ql-block">万口青天万家佛,回看蓬岛是闲人。</p><p class="ql-block">年纪轻轻,便豁达大度。</p><p class="ql-block">随后吴獬抵达广西,马丕谣见吴獬清苦,下文安排他到梧州厘局(收税)去负责,这是个为官之人求之不得肥缺,吴獬坚持不去,并说“吾为民来,非为钱来也!”第二年补来宾如县,马丕谣知吴獬的性格,不想要他去受人左右,派他当阅边随员,就是随巡抚视察的官员。在广西桂林,两年时间里马丕谣还想留任,吴獬辞之。</p><p class="ql-block">吴獬同治二年(1863)开始在临湘莼湖书院教书,时年22岁,至民国六年(1917)从岳阳金鹗书院山长退下来,时年77岁,这期间只当了4年官,其一生50年余年教书育人,生写了200多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岳阳金鹗山书院大门联:</p><p class="ql-block">一郡英才扶圣教;</p><p class="ql-block">千秋道统接斯文。</p><p class="ql-block">就是吴獬1887年春天应巴陵知县刘华邦之请出任金鹗书院山长时所作。</p><p class="ql-block">吴獬最为流传还是他的《一法通》。民国年间,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陈子展称:《一法通》是从明杨慎《古今谚》等书以来第一部有功于谣学的著作。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称:《一法通》对保存荆楚文化,弘扬民俗文学,贡献颇大。湖南省社科院研究所原所长、史学家何光岳先生把《一法通》誉为:蒙学精品,不让《三字》《增广》;处世箴言,令人向善增良。</p><p class="ql-block">1889年吴獬赴京赶考,途经武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之交谈,后对僚属说:“学问有如洞庭一湖水,凤笙可算饮了一杯,余与诸君不过尝其点滴而已,”足见对其学识渊博的钦佩之忱。</p><p class="ql-block">1918年吴獬逝世后,许多人撰写了挽诗挽联进行哀悼。百年过去,现已成为的临湘文化名片,教育模范,官吏典范,民众榜样。</p><p class="ql-block">1991年吴獬诞辰150周年,临湘县政协召开了纪念会,编辑出版了《一法通及其他》,梅实等剧作家创作了电视剧《吴獬》、新编历史剧《弃花翎》。</p> <p class="ql-block">2001年吴獬诞辰160周年,岳阳市楹联学会在金鹗山公园举行了纪念会。</p><p class="ql-block">2009年11月,吴獬文化研究会经民政部门批准成立,李东雄担任会长。挂靠市文化局,在市博物馆设吴獬文化研究陈列室。后来的几年,会长李东雄举办了无数有关纪念吴獬的活动。12月19日是吴獬诞辰168周年纪念日,在市图书馆召开吴獬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近百人参加。2011年吴獬诞辰170周年,临湘市吴獬文化研究会在临湘市文化局召开了纪念会。2012年临湘白云湖公园西岸先贤园立吴獬塑像;东岸莼湖书院前建吴獬广场。还在五尖山森林公园半山亭树了吴獬纪念碑,临湘市博物馆建有吴獬文化陈列室,桃林三合村建吴獬文化墙。2013年11月16日在岳阳市一中召开了吴獬建校110周年纪念会,2015年12月24日在岳阳市二中举行了吴獬文化研究座谈会。2018年3月19日在岳阳市金鹗书院举行了纪念吴獬逝世100周年座谈会。2019年11月29日在岳阳楼公园召开吴獬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2021年10月5日在临湘二中举行吴獬诞辰180周年纪念会。创办了《吴獬文化研究会刊,每年一期,已出十二期,为吴獬精神才学传世,立下了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第89期活动现场人并不是很多,但坚守到最后的听众,静下心来,受益匪浅,深有感慨。当天,还邀请了岳阳育才国学经典幼儿园的孩子现场诵读《一法通》,有五朵金花王慧珠、阮惠玲、谢小英、黄丽萍、黎陆元为大家献上了《无名英雄》合奏,女声独唱《渔光曲》,启得热烈掌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岳阳社区大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湖南省终身学习品牌“三嘴策岳阳”第89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