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讲座系列(一)

東坑居士迎客松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浅淡中国书法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的形成与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化艺术博大精深,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从西周至今经历近三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大浪淘沙形成了当今世界独有的文化艺术。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独秀,它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与领先位置,无可置疑。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开展战略合作 《中国书法大会》开机启拍。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富矿”,生动讲好中国书法艺术故事,让书法艺术活起来、动起来。建立中华字库,振兴中国书法艺术,向世界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书法艺术系列讲座,是作者本人结合三十多年学习书法的心得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讲坐系列内容融合、借鉴了我的书法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五体书法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关公书画院名誉院长张呈祥老先生阐述的众多书法理论知识、观点、书法论述和理念。讲座认识肤浅,难免论述有误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首先要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于中国文字,中国文字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母体。我国文字的起源,众说纷纭。汉代孔安国在《尚书.序》中说“古者,优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代结绳,由是文籍生焉”。认为是伏羲时代开始有了文字。又有《史记.封禅记》引管仲和齐垣公的对话,以及《韩词外.传》所载孔子登山看到古代封禅刻石。这些记载我国文字起源的石刻文字均无留存,已无法考证。对中国文字起源的探索,只能依靠现存的古代文化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寻找答案,从留存于今极少的断碑残简中探寻蛛丝马迹。</p><p class="ql-block"> 相传黄帝时期,由当时两位叫诅涌和沧颉的史官《始作书契.以代结绳》造的字。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中,讲到仓颉藏出台有碑文二十八字是仓颉写的。关于中国文字起源,有据可查,确凿可靠的则是甲骨文。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有不少是殷商帝王的名字,证明我国文字起源于商殷(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国文字起源学只能是一个大致的界定,商殷以前民间从事记时、记事、交易而产生的节绳及象形符号都标示出孕育文字诞生的土壤。我国文字的第一次大变革是西周后期,周宣王时,有位叫籀的太史著有大篆十五篇,所以又叫籀文,这些原始籀文在接下来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反复传写,时至今日只能是略传字体而已,从书法艺术的角度讲已经失去了先秦字近的矩矱神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概括来讲书法艺术源于文字,是将文字升华到艺术境界的一种书写方法。其中包括书写者历史背景,社会经历,文化素养,书写技巧,同时还要借助特定的书写工具(即指文房四宝)来完成。不同时期的书写工具则不相同,汉代以前,作为书法艺术的雏形体现在动物甲骨、石刻、碑刻、竹简、陶瓷、铸铁上。自西汉发明了造纸术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元代学者赫经认为先秦时,写字和射箭、驾车一样是一种技能,还没有形成“书学”,也就是说当时人们还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书法”这一概念。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那是后来才明确提出来的。元代学者刘因,在他的《荆州裨编》中也说“字画之工拙,先秦不以为事……魏晋以来,其学始盛,自天子、大臣至处,往往以能书为名,变态百出,法度备具,遂为专门之学”。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前身称其为“变态百出,法度备具”为书学。随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观的不断提升,伴随河南渑池仰韶村“仰韶文化”,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掘,代表这两种文化的陶器和石器,都发挥出高超的艺术创建性而形成精致的艺术品。我国古人造字借自然万物之形博采众美,在以后的书法实践中,使一些书法家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自然规律中,举一反三,致使书法升华突变。公孙大娘舞剑得其神,怀素观云随风变化悟其形,都极大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所以说,中国书法艺术,是集天地风云,万物灵根,古人的聪明才智于一体的艺术精华,赋于中国书法永远不朽的艺术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文字向书法艺术演变是一项长期、复杂、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进程。今天我们所指的书法艺术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从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珍贵文字遗产,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甲骨文,是在龟甲、兽骨上刻字的简称。公元一八九九年开始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首次发现甲骨文,以后陆续发掘,先后出土达十万余件,近年来又在陕西发现西周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掘较早的文字,也是我国最早的书法瑰宝。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甲骨文字视为早期书法,在结构、笔法上已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它的笔法有方有圆,结体长短、大小不一,变化很大,且同一字有不同的形状。从一片甲骨文通编来看,谨密严正,错落有序,较为金文更为古雅宽博;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刻在金属钟鼎彝器上的铭文。钟和鼎是殷周时期的器物,钟多属于乐器,鼎多属于礼器。钟和鼎上的铭文有凹凸,凹下的的阴文叫“款”,凸出的阳文称“识”(zhi),所以金文通俗称之“钟鼎文”。金文的形体伴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殷代金文和甲骨文近似,周初渐趋整齐雄伟。到了战国末期则和小篆类似,如《大盂鼎》、《曶鼎》等,其风格与甲骨文相近。《毛公鼎》、《颂鼎》、《钟周鼎》等,明显表现出大篆已逐渐成熟。《矢人盘》、《楚公鼎》等属荆楚之间的一种文体,还有《虢季子白盘》、《秦公嗀》等,从其笔法和结体来看,已具备小篆的雏形。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相继演变及产生,给我们研究中国文字乃至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秦代应是第一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即书法艺术发展从自发转入自为阶段,这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由量到质的最大变化。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对社会的发展进程起过一定的推进作用。虽说他在文化上“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无数珍贵的古代典籍毁于一旦,数百名儒慘遭杀害,致使文化和学术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遭到一次严重摧残。但是,在秦王朝短短十五年中,在文化领域进行了两次变革。一是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推行隶书。秦始皇十分重视文字改革,因囚犯程邈搜集整理隶书,对文字改革有贡献,赦免其罪还委以重任担任朝庭御史;当朝将军蒙恬改造了写字工具,将毛笔杆由木制改为竹管,还将羊毛、鹿毛改为兔毫。秦以前笔杆称“聿",秦以后因笔杆改为竹管才改称为“筆”。蒙恬改变书写工具,也是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秦代统一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并不是李斯一个人的功劳,也不是李斯独创小篆。小篆雏形已见于先秦,参与文字改革的还有赵高、胡毋敬。以小篆为独立书体始于秦,作为书法艺术则始于李斯。李斯是荀子的学生,担任秦始皇的丞相,他虽然帮秦始皇焚书坑儒起了坏作用。在文字改革和发展上是有功绩的,秦代的金文、刻石都出自他的手笔,书法艺术水平很高。他写的小篆,后世书家一致称赞其“朴茂、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现,”为“古绝”。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鱼鸟形的大篆出于李斯之手笔。刻在石上的《泰山》、《峄山》、《会稽》、《琅琊》、《篆尚婉而通》均为李斯篆体书艺。</p> <p class="ql-block">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字仍沿用秦八体(指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当时八体中最为适用的是隶书,是学书的重点,也是入仕纳贤的必备手段。所以写隶书已成为汉代一种社会风尚,甚至皇帝、嫔妃们也都跟着写隶书,能写隶书就能入仕升官,足以说明隶书在汉代的崇尚与盛行。至于隶书的产生时代,唐代的杜光庭认为“世人多以隶书始于秦代程邈”,是根据《水经注》所记胡公桐棺上的字来考证的。明代杨慎断定隶书的产生早在秦以前。隶书的产生和小箓、草书一样,从字体定形为独立的书体,是从秦代程邈开始的。这种新字体,因造字者为囚犯(古时称隶人),使用它的人是下等人(时称皂隶),所以这种新字体称之隶书。</p><p class="ql-block"> 隶书从其广义的概念上讲,它包括秦隶、汉隶、晋隶和唐隶,也就是说它还包括了楷书。就狭义的概念讲,是专指汉隶,所胃“八分”并不是脱离隶书之外的一种独立体,它是汉隶的别称。汉隶的形体美发展到三国时期,笔划上有了“侧”即(点),“掠”即(长撇),“趯”即(直钩),“啄”即(短钩)。结体上更趋于遒丽、严整,这就形成了真书,或叫正楷。因此,晋代的楷书叫做“晋隶”,唐代的楷书又称“唐隶”。</p><p class="ql-block"> 汉代历时四百年,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这种酷爱书法的社会风气,对促进汉后魏、晋、以至陈、隋各代书法发展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促进汉代书法艺术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造纸术。纸的发明,对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书法艺术而言堪称如渔得水。汉代书法的发展,主要是隶书的发展,西汉还属古隶,东汉发展变化为成熟的八分。就书体演变发展而言,在隶书基础上向两方面分枝散叶。一方面向草书发展,另一方面则向楷书迈进,与其同时在楷书、草书之间又产生了行书。总之,各书体在汉代发展最为迅猛,基本上已臻完备。汉代以后书法艺术的发展,不再有书体的变化,只是风格、流派、继承关系和盛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书和行书的产生,如何准确界定到哪朝哪代,至今尚未定论。草书成为一种比较定型的独立存在的书体,可以说是在汉代。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瑾说:“章草即隶为之捷,草亦章草之也”。也就是说章草是隶书的快捷写法,章草的特点是笔划有波(捺的折波)、磔(捺笔),字与字间无牵连,从章草的波磔可以看出是从八分(即汉隶)变化而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书又是在章草基础上演变而成,即先有章草才有今草。</span>离秦时代不远,而草书的形成应在秦汉之间。草书的形成也然含有篆书的因素,从草书形成质的“使转”和某些结体(如武、方、夜)等字,亦可看出。但这并不能否认草书是由隶书变化而来,早期的草书夹杂了一些篆书的形体,一般称之为隶草。初期的草书打破了隶书规整严谨的写法,是草书和汉隶相融合的雅化草体。在汉末时期草书进一步演变,完全脱去了隶书的笔迹。时至今日,草书更注重的是艺术性,其审美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关于行书的产生,张怀瑾在他的《十体书断》中指出“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宋《宣和书谱叙论》中也讲“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间者行书有焉。东汉之末有颖川刘德升者,实为此体”。两者都认同行书的特点和何人所造。行书对后世的影响,《个体书论》中说“晋世以来,工书者多以行书者著名,昔钟元常善行押书是也。尔后,王羲之、献之并造其焉”。《宣和谱.叙论》中说“德升而下,后有钟繇、胡昭者同出于德升之门”。综上所述,行书的产生在书法发展中的实用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伴随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书法艺术同行的还有竹木简牍、石刻、雕刻、碑刻、篆刻等都统称为书法艺术,对后人学习书法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与中国书法艺术同时发展的还有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书法理家、评论家。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大量地书法艺术碑、帖、论著。这些书法艺术史料及文献,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功不可抹,对我们学习中国书法艺术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即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更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书法传统和师承的影响。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每一个时期,伴随每一个书体的诞生,都渗透着无数书法艺术前辈的汗水与辛劳。如从卫诞到卫凯、卫恒到卫夫人(羲之之师)、王旷(羲之父)、王羲之、王献之等,都是世代相传,皆亲相授受,先贤的余烈,前辈的遗训、遗规必将是今人学习书法艺术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为便于读者的记忆和参考,本文只是将这个过程穿针引线,提纲挈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吕积宝,昵称东坑居士、迎客松,安徽黄山市人。</p><p class="ql-block"> 军事院校大专学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91届毕业。</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书法研院书法系教授;中国关公书画院海南分院副院长,关公书画院海南分院琼中书画创作基地主任;江西毛体书法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家网名家委员会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1986年部队转业后向书法导师李振亚,袁清夷(曾经是蒋经国先生在赣南任行政公署专员时的秘书)系统学习书法。2013年开始师从张呈祥老师学习篆体书法至今。</p><p class="ql-block"> 从事书法活动三十多年,擅长行草书,兼攻篆书。多年来书法作品在全国书法大赛多次获奖。撰写书画人物《張呈祥老师传奇的书法艺术人生》,其中《我的书法导师》,《邬江和他的国画艺术》文章于2020年4月、8月分别在中国书画报发表。並著有书法论文《徽派书法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担当与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感言:下过乡,当过兵,从过政,经过商,对生活充满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