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广东京皈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广东京皈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 韶关市乐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致力于策划、开发打造红色皈塘,引领生态农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span></p><p class="ql-block"> 广东京皈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其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推广手段与其他投资公司、旅游公司一脉相承、借助皈塘老区深厚红色文化优势经营:“旅游服务、住宿服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旅游开发项目策划、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致力打造行业文化传播最佳信任的公司。励志图新,奋力拼搏,以更饱满的热情打造其品牌形象——弘扬粤北皈塘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至尚至美追求卓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引领绿色种植、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活动、庆典等,欢迎咨询!欢迎洽谈业务!</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温馨电话☎️ 13924686975(李英俊)</p><p class="ql-block"> 13192887378(李翱翔)</p><p class="ql-block">办公地址: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皈塘老区建设促进会。</p> <p class="ql-block"> 皈塘老区京口电站。</p> <p class="ql-block"> 皈塘老区旅游简介</p><p class="ql-block"> 坪石镇是广东的北大门,皈塘革命老区是一个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历史悠久,地方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秀丽,红色文化丰富,民俗文化斑斓,是一个著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在皈塘革命老区区域内涌现出35英烈,现已挂有市人民政府文物牌、红色遗址(机关旧址)、英烈故居牌45块。每到一处都有一个不同的红色故事……坪石大捷、上竹岗湘南特委机关旧址、皈塘忠臣寨、寨头岭京口坳坵上冲支部旧址、廊头岭廊头湘粤边赤色游击队交通站旧址、上白沙细玉山战壕遗址、新岩下千亩“珈羽家庭农场”和鸭婆岩圆墩岩红色旧址,被众多游客誉为湖广两省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近年来,在乐昌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不断推进旅游项目的建设,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皈塘老区已逐步形成“多山(廊头岭红军瞭望台、廊头大寨下燕子窝)、多水(皈峰湖泸溪河、皈塘母亲河、多处溪流)多岩(圆通庵、京口红军岩、狮子岩、红石岩)多址(朱德陈毅办公旧址、上竹岗湘南特委机关旧址、狮子岩宜乐县机关旧址)”的旅游发展格局。</span></p> <p class="ql-block">皈塘阻击战京口村委会里石战址。</p> <p class="ql-block">反“清剿”的皈塘村阻击战</p><p class="ql-block"> 胡凤璋土匪被工农革命军和农军两次攻打,使他对工农革命军和农军痛恨得咬牙切齿。胡凤璋计划趁工农革命军和乐昌独立营上井冈山后,对皈塘村实行复仇“清剿”。</p><p class="ql-block"> 一九二八年七月初,胡凤璋命令一个连的土匪对皈塘“清剿”。留守家乡的乐昌独立营营长 李家泉侦查后,组织当地革命群众进行了反“清剿”斗争。他一方面派李家源、李福源、李家振、李里文等游击队员在距离皈塘1.5公里的里石亭子岗附近埋设地雷、架土炮、放铁夹子等,另一方面组织200百多名农军埋伏在里石等地的山坡上。胡凤璋一个连的人马由坪石街向皈塘村扑来,走到里石时,被土雷炸留昏头转向,混乱中,一些匪徒又被铁夹子夹得哇哇大叫,痛得喊爹叫娘。在他们惊魂未定之时,李家泉率领埋伏在附近高处的农军战士,跳出山坡,猛冲下来,杀得胡凤璋剩余的人马狼狈而逃。</p><p class="ql-block"> 胡凤璋未甘心失败,第二天派出一个加强连再次到皈塘“清剿”。李家泉知道胡凤璋不会善罢甘休,早有准备,首先组织群众有序疏散,然后率领农军战士到上竹岗新妇娘桥进行截击。当匪徒进入埋伏圈后,农军战士居高临下,一阵猛打,匪徒措手不及,死伤惨重。胡凤璋匪帮被消灭近两个排,匪帮连长受伤,慌忙逃窜。</p><p class="ql-block"> 两次战斗打击了胡凤璋的嚣张气焰,保护了皈塘村的安全,为革命保存了实力。</p><p class="ql-block">注:根据《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广东卷》、坳坵红军李太生日记、李英杰之子李良财听老人家讲故事整理而成。里石英烈李祥安之子李福源牺牲于此战役。</p> <p class="ql-block">韶关市古建筑村一一皈塘老区京口村委会大岭下村小组。</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委会中心村李传楷烈士故居。一一乐昌县第一任民选县长。</p> <p class="ql-block">皈塘中心村门楼。(功名石)</p> <p class="ql-block">皈塘中心村李氏宗祠一一韶关市不可移动文物。</p> <p class="ql-block">皈塘老区大公冲村小组。</p> <p class="ql-block">皈塘水电站(皈峰湖电站)。</p> <p class="ql-block">皈塘老区寨头岭狮子岩一一宜乐县委机关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p> <p class="ql-block">听谷老讲革命</p><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我与刘国雄同志第一次到长沙拜访了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谷子元同志,谷老当时还兼任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我们在统战部谷老的办公室里,谷老热情接见我俩,当时我们拿出了乐昌县委的介绍信给谷老看,说明是为了写一个关于反映湘南起义的剧本,特意到湖南向革命老前辈瞭解当年湘南起义情况和朱毛井冈山会师情况的,同时作为乐昌亦需要收集有关党史、文史资料。谷老知道我们的来意,笑嘻嘻的说,你们来的正是好。1938年以前的湘南特委领导成员现在长沙的只有周里同志和我两个人了。我今年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而周里同志则有76岁了,我和周里都是衡阳第三师范的同学,他比我的年岁大几岁,他的职位也比我高,我是1927年耒阳县的共产党员,参加了湘南起义,而周里同志在井冈山朱毛会师时就是县委书记,关于秋收起义军与湘南起义军会师的情况,要问周老比较清楚。但我可以把我知道的一些情况和你们讲一讲。 </p><p class="ql-block"> 湘南起义大部队上了井冈山后,湘南各县的工农武装大大削弱了,而国民党反动部队和地主武装进行了疯狂的反扑,苏维埃政权受到严重破坏,党的组织不得不从公开转为地下。一些散在各县党的领导干部不得不离开老家转到湘粤边境的乐昌、乳源、阳山一带,有的以烧砖瓦窑为生,有的以烧炭、挖煤为掩护,有的则以木工、做小手艺身份糊口,继续联络党组织关系,后来在乐昌的坪石和乳源的梅花为根据地开展活动,并上报湖南省党的组织成立了新的湘南特委,上级派王涛同志前来考察。并由王涛同志任特委书记,李林同志任游击司令,我负责地方党组织工作,并曾兼任宜乐县委书记(即负责宜章和乐昌的党务工作)。1931年1月,红七军从广西来到宜章县的径口时我们派杨高林去联络,在梅花镇的棉花坛,我代表地方党组织到指挥部住地,受到邓小平政委和张云逸军长的接见。并且接受军部的任务,派农军到冷水坑向红七军领取了一些枪枝武装民众。不久,敌人一个加强旅尾追而来,红七军在梅花墟摆开阵势,迎头痛击敌人,这一场恶仗,打得敌人焦头烂额,消灭来犯之敌上千人,而我军亦伤亡惨重,死伤好几百人,师长李谦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后由地方党组织把他安葬在大坪杨家的石子坝。红七军转到乐昌时,又遇到反动部队的阻击,在杨溪河展开激战,第58团和59团一部份过了河,由邓小平政委将部队带到了江西的崇义。张云逸军长所领导的后续部队因受敌人炮火阻击,无法过杨溪河,只得折回,沿大瑶山,湖洞小路,从武江九泷十八滩的老爷庙下面的水口过河,经天堂到乐昌的庆云,在那里作了短暂的休整。张军长给了我们游击队两挺机关枪,并要求地方党组织做好对红军伤病员的安抚和转移工作,当时,庆云也是我们湘南特委机关的一个落脚点,人民群众和我们的关系良好。我当时请了两个曾参加红军上井冈山的回乡战士做向导,为红七军带路。据说红七军将到江西的永新县时,碰上国民党陈光中师部队的追击,被张军长领导的红军部队打败了。 </p><p class="ql-block"> 1934年红军长征过乐昌,在坪石的湘南特委书记王涛随大部队长征了。不久,由周里从井冈山经由湘南来到坪石,但任湘南特委书记,李林同志还是任游击司令。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1938年王涛同志又从延安来,要游击队下山,北上抗日,于是由李林带队参加了新四军,编入警卫营。后来周里同志调到省工委任书记,我也去延安了。这就是这段历史大体情况。哦!周里同志,已从北京回到长沙我先和他联系一下,如果方便,明早,请你们到省委统战部接待室,我陪你们一起去探望周里同志,好吗?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谷老已安排小车,于是有幸拜访周里同志,听他讲井冈山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约四天时间,就北往武汉了。在向谷老告辞之时,一再邀请他老人家再回乐昌,到革命老区走一走,那里老百姓经常谈到您,讲您的故事,非常想念您呢! </p><p class="ql-block"> 1978年初冬,谷子元同志在一位干部陪同下,乘火车从长沙来到坪石镇金鸡宾馆,打电话给我们,我们立即组织了几位同志前去接待,其中有我和刘国雄同志,还有原老坪石保和堂的霍明仁医生,还有郭宪同志,请县建筑公司派了一辆小车,由甘司机开车前往坪石,在宾馆拜见了谷老。当晚,还兴致勃勃的到坪石镇礼堂为坪石镇干部讲革命故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早,按谷老安排,第一项任务是到革命老区皈塘、水口两个大队,去看望老区群众。车至皈塘村就不坐车了,这个村都是李姓,湘南起义时,29团的乐昌独立营营长李家泉就是这个村的,朱总司令的马夫李二德又叫大嘴巴也是这个村的。地下党乐昌县委书记李光宗也是这个村的,号兵李家峰还健在,谷老来到这个村,一再讲述老区的贡献是很大的,反动派火烧皈塘,就是证明老区人民为革命付出的牺牲代价,我们是永远不能忘记的,许多老百姓听到谷老来了,都纷纷出来迎接,有的请谷老到家里坐,有的将家里的花生,红薯乾,也有拿酒出来的,整个村,一时沸腾起来了。谷老和乡亲们招手致意,穿街走巷和住家打招呼。当走到李远高的家门口时,谷老走进了他的家。因为,李远高同志家有两位烈士,一位是李远高的祖父李传楷,是乐昌民选县长,因支持农军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一位是李远高的父亲李家源,他是上井冈山时红军29团的连长,在井冈山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李远高同志继承祖、父辈遗志也于解放前参加了粤赣湘解放军,作出了贡献,现在任皈塘敬老院的院长,谷老对这个光荣家庭一再表示敬意。「惟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呀! </p><p class="ql-block"> 从皈塘村开始走路一直走到寨头岭谷老一边吃红薯乾,一边和我们讲故事,追忆那战火的岁月。在竹岗山有个圆通庵,是游击队的一个重要基地,因为这是湘粤交界之地,地热险要易守难攻。寨头岭离圆通庵近,游击队活动方便。所以这些老地方,就要看一看。谢谢那里的老战士给我们的恩惠。 </p><p class="ql-block"> 从寨头岭到杨柳湾村,有十多里的山间小路,也是当年的游击队之路,谷老坚持要走这条路,我们只好顺从谷老的意见,由几个年轻同志先行,砍掉一些拦路荆棘,一路上,谷老身轻体健,有些地方遇上小溪,谷老一纵而过,而我们却往往要摸着石头过河。相比之下实感惭愧。 </p><p class="ql-block"> 到杨柳湾村,看望了几户老红军亲属,用茶点后,即向牛栏冲前进,也同样,看了哪里的老乡,这一天,日丽风和,加上秋后,水稻收割完毕,田地乾爽。虽然走的是小路,山路,但听谷老讲已往,时间很容易过,当我们将到达坳丘村时,这个村的老老少少,还有附近京口村群众,就从四面八方,来迎谷老,田中心,一时成了迎谷老的会场,有些老人哭了,有些老人又笑,总之,哭中带笑,笑中有哭,百感交集,很难用言语来形容此中的情感了。 </p><p class="ql-block"> 在坳丘村停了下来,因为谷子元同志的安排,必须在这里用晚餐,并且在这里住宿一晚,谷老来到山村后,家家都去看一看,表示对这里的深深怀念,但是,没有想到,在谁家吃晚饭的问题上却发生了争执。当时有三家人都拉着谷老的手,难解难分,一家是萧英的家,萧英是女游击队员,萧英的丈夫老李曾是湘南特委书记的通讯员,而萧英的家婆是宜章人,年已95岁了,还到田里来迎谷老。这第二家请谷老吃晚饭的是邱辉珍。邱家是谷老的三同户,有一次敌人派军队追捕谷子元,谷老躲在邱家的小楼上,是邱辉珍的妈妈冒着生死掩护谷老脱了险,而邱辉珍却被敌人抓去打屁股坐牢。这第三家拉谷老吃晚饭的叫李太生,是老游击队员,也是编入新四军而受过伤的老红军,李太生的夫人是南京人。三家拉吃饭怎么办,谷老稍思后决定,晚餐在萧英家吃,因为来坳丘,谷老住的第一家是这位95岁的老人收留的,后来是周里同志的住户。晚上就住在邱家,因为没有你妈妈的救助就没有我今天的谷子元了,晚餐就吃你们的。明天早餐就到李太生家吃了。就这样大家放开了谷老的手,个个都乐了。 </p><p class="ql-block"> 晚上,基本上通宵达旦,与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有人说,谷老是这里的活菩萨,记忆力过人,讲得清清楚楚。 </p><p class="ql-block"> 次日,我们由甘司机开车到水口大队,直驱梅花镇,当时梅花区委书记沈文田同志,亲自接待,在梅花,谷老着重讲了湘南特委在大坪情况,以及红七军指挥部的地点,讲到大坪杨家老区人民的贡献,用了午餐后,又转到庆云的弯雷村停了下来,讲了湘南特委也曾在大岭背安营扎寨,这也应该属于老区。 </p><p class="ql-block"> 接着驱车到宜章的杨梅山,那里有一位公社领导是老游击队员后代,我们把谷老送到他那里。在湖南地境谷老访问老区及事宜就请他负责了。 </p><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我与乐昌县武装部副政委邱云同志去长沙访问谷老时,碰上谷老工作很忙,那时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参观团来长沙,每天都有好几辆大客车载着来参观的人到各游览胜地去参观。谷老说,我没有时间陪你们专门讲故事,但我可以请你们与参观团一起到各地去参观,坐位安在第二号车上的前两个座位上,这是我们瞭解长沙的最好机会,这次,我们参观团连续两天,先后参观了毛主席年轻时读书的学校以及办公的地方,桔子洲头、岳麓山、马王堆汉墓女尸博物馆、天心阁、湖南湘绣厂,因为谷老和我们同在一个车上,所以一路得到他的关照,并且还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特别在岳麓山上,当休息时,谷老还打了两路拳,看他手脚灵活气势不凡,吞吐浮沉,很有章法,显示出一位老人的文武才华。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而湘绣的最大特点是以绣龙、凤、狮、松等大型图案见长,同样兼绣花鸟虫鱼。构图独特,巧夺天工,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所以谷老对我们参观学习的安排,实在也给我们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 </p><p class="ql-block"> 1992年12月,谷子元同志从长沙直接来到乐昌,我陪他参观古佛岩,并请这位85岁高龄的长者,坐碰碰车,老人非常高兴,然后,观看洞景奇观,并在金龙送客的地方照相留念,谷老走路,毫不费力,上下石阶,如履平地,谷老说:人老先老脚,所以走路是健康的第一要务。随口吟出了这样的诗句,诗云: </p><p class="ql-block"> 八十五岁未足奇,秋风红叶世人知 </p><p class="ql-block"> 淡食勤劳天地阔,健康从不赖神医。 </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也奉和一首: </p><p class="ql-block"> 八五高龄经历奇,清风亮节众人知, </p><p class="ql-block"> 心底无私天地阔,登山犹有少年姿。 </p><p class="ql-block"> 1994年初夏季节,谷老与郴洲的一位老同志同来乐昌,就住在谷安辉同志的家里,因为谷安辉同志的母亲陈品英是井冈山红军医院的护士,陈是桂东县人,曾随彭德怀的军队到达南雄,红军长征后,陈随丈夫回到来耒阳。因谷老离开耒阳。转到乐昌,故陈品英也来到梅花找谷老不到,失去了组织联系。陈品英在梅花定居。解放后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一个偶然机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谷子元同志在长沙,于是,叫在部队里当兵的儿子谷安辉找到了谷子元同志,谷老也写一封信给我,介绍了陈品英同志的情况,我亦把谷老的信转给乐昌县委领导同志,由民政部门酌情给予安置。所以这次来乐昌,他不住宾馆而是直接住在老战友的家里。 </p><p class="ql-block"> 这次谷老来乐昌,还特地到了河南镇的桂花树下,看了他的另一个老战友杨高林的亲属。谷老说:杨高林是乐昌农军的一位有名的传奇式的人物,在湘南起义和安置红七军伤病员都作出很大的贡献。杨高林在乐昌、乳源、宜章都有一定影响,他地熟、人熟、交往广泛,是一位特殊党员。我们游击队筹款子,靠杨高林去向地主老财下通知,有一次一家地主买通了一个神枪手持短枪来暗杀杨高林,当走近杨时朝他的胸前开了一枪,却没有打进去。杨高林眼疾手快,飞起一脚将那家伙踢倒,顺手夺过手枪,问那家伙,想死还是想活,那家伙连说想活,饶命。杨高林说:那好,你就去向你的主子说:杨高林有法术,枪打不进,不然就小心你的脑袋,后来,杨高林说,其实敌人使用的枪是一枝左轮,子弹打进他的一个铜质印盒里,那子弹吃硬不吃软,在他的印盒的印油上面睡大觉哩! </p><p class="ql-block"> 谷老,慰问了杨高林的亲属,并且在他亲属那里得了杨高林生前用过的手杖,带回湖南作纪念。 </p><p class="ql-block">《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p> <p class="ql-block">注:1978年冬,谷子元此行去皈塘老区上竹岗圆通庵,陪同人员坪石公社党委书记韩春华、副书记朱普喜,还有邱辉珍、李长林、李宗太、上竹岗范有荣(范有秀)、梁新财等。</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碑文。</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碑文。</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碑文。</p> <p class="ql-block">皈塘村上竹岗圆通庵碑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