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在19年参加尚教杯教学比武时,曾出现在我的备选课文里。因为文章内容很美,只一眼就吸引了我,后来也因为文章太“散”,怕功底不够,“上不出花”来,于是作罢。现在作为任教年级必须任教的课文,仔细琢磨是很有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题目很有意思,因文中爸爸为了让不想走路的女儿自己走回去,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让她骑“马”回去,这马实际上只是一根又长又细的柳条。多有意思呀,题目就像谜语一样,只要预习时认真读文就能猜出,那就引导学生质疑吧,这是他们最喜欢也最擅长的事。</p> <p class="ql-block"> 那么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位和最终落脚点在哪呢?这是备课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结合课后第三题,读句子想象画面,并把句子抄写下来。这是文中两个描写景色的句子。很简短的两个句子,却是文章的小伏笔,为下文一家人留恋郊外风景,走了好久都不想回去作铺垫。这道题如果拆解开来,藏了三个要求:感情朗读优美句子,想象画面,积累语言。这是一二年级以来第一次要求学生抄写好句,提醒老师要注意教学生有积累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第二题是通过两个句子感受妹妹的心理变化,这是文中一条比较明显的线,学生应该容易发现。</p><p class="ql-block"> 备课中两个目标渐渐清晰,只是总感觉还缺点什么。再一琢磨,二年级虽然不像三年级以上年级,课本中没有提及语文要素,可是这个单元前面有一篇课文有提到,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词语的,与三上的语文要素——新鲜词语的理解有共通之处。想了想,“异常”和“恋恋不舍”两个词,以前文中没有出现过,那就从它们下手吧。</p> <p class="ql-block"> 按照设定,课初,课题质疑,指导“匹”的写法,因笔顺容易错,又范写又书空,花了一点时间。再引导学生从第一句话中提取关键信息,学生很快说出时间、人物、地点、事情。</p><p class="ql-block"> 由散步聊起,你和家人散步的情景、心情,过渡到文中的“恋恋不舍”,事实证明,这样的共情还是很有必要的,为后面感悟句子打下感情基础。恋恋不舍的意思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在这个基础上给予学生方法指导——拆字组词是理解陌生或长词的常用方法。继续追问:对什么不舍?为什么不舍?过渡到前面重点句(描写景色的句子)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画句子,找景物,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到。</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句子:湖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p><p class="ql-block"> 初读句子,引导质疑——读后有什么疑问?很多学生提出问题:湖水不是清澈的吗?为什么这里说是碧绿的?解释权抛给学生,学生回答:因为两岸都是绿树,倒映在水中,就像把湖水染绿了。提问的孩子恍然大悟。其实这个回答我心里是存疑的,没有求证,自然不便随便说,可是这质疑与解释,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与表达,是否科学又有什么关系?继续追问:湖水碧绿的,这样说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多加一个碧绿,是不是多此一举?读加品,学生得出自己的理解:这样写,突出了湖水的绿和美。小结:是呀,一个“碧绿碧绿”,把它静态下的美呈现在我们面前,可是光写静态,还不够,还要有——楷祺马上接话:动态的美。引导想象微风下的层层波纹,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说到静态与动态,以前从来没有提到过,才二年级而已。前一节课听了同组欣欣的课,上课临时决定加进去看看。没有想到,效果就这么成了。在感悟句子上,还顺便作了点写法上的指导——我在板书上加上“动静结合”。有充分的体会,接下来的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p> <p class="ql-block">第二段这个句子也是重点句,抓住“葱葱绿绿”“像一片柔软的绿毯”,朗读想象理解与比喻的运用,自不必说。</p> <p class="ql-block"> 在充分读透写景语句后,妹妹的心理变化是一条有意思的线,也是跟题目相关的重点段落。本来按照计划,一多种方式读;二辩证思维——妹妹是不是太娇气了,爸爸妈妈拒绝妹妹是不是狠心;三体会——爸爸的教育智慧。只可惜时间关系,这部分在最后几分钟里,只完成后两项,读得还不够就草草收场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按照原本设计,除了文中所描写的景色,你还能想象到其他怎样的景色?目的是训练他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积累语言后的运用能力。因时间关系,也没有展开来进行。</p><p class="ql-block"> 自我安慰: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不必太苛责。毕竟这节课是我只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学生只靠一本书、一颗大脑、一张嘴完成的。上课前没有来得及修改网上的课件,想着用我不熟悉的课件上课,还不如不用。事实证明,对低年级孩子上课,并不是非课件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