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山探奇(作者:易克难)

西延人

古山是资源县中峰乡车田湾村的一个自然屯,东与全州县相邻。民间盛传吴三桂葬于此间山中,墓中埋有大量财宝,近年来屡发盗墓事件。出于好奇,2013年3月4日,本人与几位朋友驱车前往古山,欲一探究竟。 古山村前是一条叫西竹庵的小河,发源于石牌山。河中乱石成堆,河水非常清澈,或有小潭,夏日戏水,当十分惬意。村后有一瀑布,就名之为古山瀑布吧,高约数十米,白练飞转,倾泻而下,足资一观。 一位熟悉的村民为我们做向导,在岸边崎岖的小路上行进了一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一个叫作平岗岭的山头。穿过了无数重的山林,一道长约20米,高约6米的、黑黝黝的条石墙横在我们面前,沧桑感十足。石墙上边遍布苔藓,有的石缝间还长出了小树,仔细观察,隐约可见雕有人像、猴、鹿等,最醒目的是“津梁”二字。有的石条之间,还雕凿有卯榫样的结构。向导说,以前曾见到这卯榫结构中浇铸过铁水之类的东西,后来被人取下当废铁卖掉了。上到石墙之上,是一块约200多平米的平地,树木丛生,地上随处可见瓦砾,还有石础、石坎等物件,有的石构件上雕有云纹。可以想见,这平台之上曾经有建筑物,而且当年的工程量应该还不小。平台坐北朝南,透过树枝望出去,前方正对着的是一个小山包,不知其中是否有什么风水讲究。平台后边靠山的石壁上雕有一戴帽子的小人像,是否为佛像不好确定。再往山上走了十余米,在一片竹林里,发现一个在石头上凿成的取水设施,流水槽口竟然能够灵活地上下移动,园形贮水池留有出水孔,设计很巧妙,也很有生活情趣。我想,如果不是长期在此生活的人,是不会有此设计的。 我们在山上转了一大圈,发现有几处盗墓的痕迹。其中最大的一个盗洞,直径约2米,深约5—6米,垂直打到了青灰色的岩体上,盗洞中还留存有吊取土石的装置,开挖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但这伙盗墓贼注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吴三桂没有来过资源,墓葬不可能在这里,财宝之说纯属子虚乌有。<br>因未见碑刻文字等,此处建筑遗迹是何年代不好断定。<br> 本人试从津梁两字入手,作一些推测。津梁,本意指渡口和桥梁,比喻用做引导的事物或过渡的方法、手段。在佛教中比喻济渡众生。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要抛离生死乡,须知内外作津梁”。清金农《孙宪遗米予于僧厨作粥食之戏报此诗》:“学佛疲津梁,辟谷乃不可。”我取此义,结合房屋和生活设施等,此处是佛教庙宇遗迹的可能性更大。<br>我查了查《西延轶志》,书中祠庙条目下有这样三条记载:<br>西竺庵,署东十五里,宜乡车田村后上陇源。<br>古山庵,署东十五里,宜乡车田村后上陇源。<br>逍遥庵,署东十五里,车田村后中陇源。<br>此处遗迹到底是哪个名称呢?读者教我。<br><br>2013年3月初稿<br>2022年3月改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