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滁州有个清流关和古驿道遗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曾与同学去游玩过一次,当时主要是去踏青,对清流关、古驿道的来龙去脉完全不知晓,也未曾关注其有什么独特之处。</p><p class="ql-block"> 不久前去滁州探亲,仿佛是灵感降临,忽然想起这件事,感觉那里一定是一个意义非凡、有故事的地方。于是带着浓厚的兴趣,接连去了几次,走来走去,看了又看,同时也查阅了一些资料,想知道那里是什么,曾经发生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古驿道遗址位于滁州城西25里处。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去清流关还没有一条完全联通的公路。开车走到其附近的公路边后,需要下到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小道,再小心翼翼地继续往前走。</p> <p class="ql-block"> 在小道上行车4公里左右,来到山边一个小村庄的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村口石板路尽头的开阔地上有一新建的牌坊式门楼,上有“古清流关”匾额,门楼前是一个新建的几十层级的台阶踏步。台阶最底层的两侧,各立有一块“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流关”的碑石。</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两侧立有一雄一雌的两只威猛石狮。</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已在着手规划建设。将来人们是要从这里拾级而上,进入牌坊式大门,走过古驿道,再去到清流关。</p> <p class="ql-block"> 站在村口,只见脚下有一条石板路从村口向山边延伸,铺路石整齐有序,车辙印相互连续贯通,这就是传说中的古驿道也。</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个原生态古村落,目测有几十户人家,村民的房屋俭朴老旧,几间老土房已是残垣断壁。在村里来回走了几趟只看到几位老年人,未见一个年轻人。村民家的大门多数是锁着的,看样子大多已无人居住。这里除了偶尔有鸡鸭的鸣叫声之外,基本上寂静无声,很是孤寂冷清,给人一种苍凉和与世隔绝,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但经了解,这个小村庄可不一般,居住在这里的很可能多是当年将士和驿吏的后代。由此推算,小村庄也有千年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 在村子里走了一家又一家,终于找到一户门开着的人家,这位中年村民热情地回答了我的疑问。</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住在村子里的人已经很少了,年青人都已出去,或在外面打工,或在城里买房定居,他的一儿一女都已住到城里。他们夫妻俩之所以没有走,是因为养了180只羊,每天都离不开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家祖辈一直就住在这里。他曾听他家老太太说过,她们那时的外面这条路上整天都很吵,白天夜里都有马车、驴车和行人走过,喊叫声不断。从村口到清流关口有好多家客栈。他解释说,那时的客栈都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不仅要能安排人的食宿,还要给马车驴车停放,给牲口喂食喂水。我问所说的“那时”距离现在有多少年了?他说至少有一百年了吧。</p><p class="ql-block"> 问及怎么没有一条正规的道路通向外面。他回答说,“江山当滁州市委书记时,开始往这里修了一条大路,不知何故后来停下来了。但他把我们通向外面的小路修通了,不然卖粮食都出不去,我们感谢江山”。老百姓对地方父母官的评价很实在,为他们做的好事都会记得。</p> <p class="ql-block"> 古驿道穿村入山。那位村民告知,沿着这条山路一直走就到了清流关。</p><p class="ql-block"> 经过村子的这段路上,鸡羊粪便随处可见,气味熏人,还有一些污水泼洒在路面上,无人清扫,无人管理,对路基和石材的腐蚀损坏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的丘陵地带,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与南京隔江相望,自古就是争战要地和南北交通要道。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攻战频繁,这里曾为吴国、楚国分据。三国鼎立时期,滁州成为魏、吴交兵的战场。经历了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争战,隋唐时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始称滁州。</p><p class="ql-block"> 公元937年,南唐定都金陵(今天的南京)。当时的南唐统治着江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江北的滁州、濠州、泗州、庐州、寿州、楚州以及光州等14个州,为防北敌( 北方的后晋、后汉、后周等国)侵犯,保证军事情报和政治文件的传送,需要有一条由金陵过江往北的便捷通道。为此,南唐在滁州关山中段开凿了清流关,修建了驿道,并在清流关上设兵把守,战时封关防守,平时通商行贾收税增加财政收入。 </p><p class="ql-block"> 因清流关西濒清流河上游支流,在隋、唐、五代地属清流县,故得此名。当年的清流关关洞拱形,深十余丈,巨石垒成,关楼雄威,翼然其上。东西门额上嵌有石刻“古清流关”、“金陵锁钥”各4个大字。</p><p class="ql-block"> 关山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处江淮间,当南北要冲,西与皇甫山、常山相望,其间方圆百里为当时的“古战场”之域。清流关雄居关山之口,地势险峻,是南唐在长江北岸的军事重镇滁州设立的一道雄关,有“一夫当关,万夫夺气”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滁州志》称:“滁州之关山,上下十五里,由南至巅凡八里,由北至巅凡七里,一夫当关之势也。”</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自宋代以后多次扩建,为古代重要关隘。</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了是兵家必争之地外</span>,清流关还是华东地区陆路南北交通的咽喉。通过当时的地图可以看到,清流关是中国南方的福建、浙江、江西、江苏经南京过安徽、山东、河南、山西、河北,沟通北京的一条重要通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时,这里更是连接京都(南京)与凤阳(府治)的官马大道。因此,明清时期被誉为“九省通衢”,是</span>名符其实的国道、“京道”。</p><p class="ql-block"> 直至清朝末年,津浦铁路(即今京沪铁路最早通车的一段,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修通,现代公路的构筑、改道,清流关方沦为了偏僻山路,建筑渐渐损毁,失去了往日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 。</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清流关是由古驿道、古关隘、古战场组成,这种“三古遗址”在国内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 1960 年,滁城城西水库建成蓄水,古清流关与滁州城区的通道才被阻断,古清流关也从此湮没在关山山峦之中,除了当地山民,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p><p class="ql-block"> 1989 年,经安徽省文物旅游专家实地考察,审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些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后,对地处江淮间的这一重要古关道遗址,给予“国内罕见”的评誉。</p> <p class="ql-block"> 自“南唐置关,以御北师”后,清流关闻名于世,并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发生的战争难以计数。</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魏吴也曾在此兵戎相见。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曾兵败垓下,经过这里,自刎于乌江。汉高祖刘邦挥兵南下,过清流关至大丰山留有“汉高祖饮马池”的古迹。南北朝侯景起兵寿阳,南袭谯州,兵经清流山口,攻陷历阳(今和县),渡江取采石,破建业城,史称“侯景之乱”。</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丰乐亭记》中有“滁(州)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的记载。当时的赵匡胤还不是皇帝,他奉周世宗柴荣的命令,讨伐南唐。赵匡胤带着5000人马在清流关与南唐守军展开激战,并以智取胜,生擒守将江州节度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姚凤。</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清流关,占领滁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屯军练兵,为建立大明王朝积蓄军力。</span>明嘉靖年间,清流关始建关楼,明崇祯初年,增建关劵。</p><p class="ql-block"> 明朝崇祯九年(1636),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率兵与明朝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清流关一带的广武卫、珠龙桥发生激战,兵马“填沟委壑,河水为赤”,起义军以失败而告终。</p><p class="ql-block"> 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于咸丰三年(1853)五月派大将罗大刚攻打滁州,与清朝将领胜保的3000骑兵大战于清流关下,终没能攻破关隘,太平军死伤甚重。</p><p class="ql-block"> 1927年,北伐军主力一部沿津浦路北上,到滁州后即分一支经清流关西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在清流关一带设防,并沿清流山麓修土公路一条以备军需供应之用。1939年冬,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和新四军四支队司令员徐海东建立了以皇甫、常山、曲亭、大柳、珠龙等地为一体的皖东路西抗日根据地,清流关为向东警戒的重要哨口。1949年,解放军一部也是过清流关北新修的龙亭口公路浩荡南下,驻滁州修整后直捣南京的。</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滁</span>州,虽不显山露水,却也属龙脉风水。史料记载,有三位开国皇帝:晋孝元帝司马睿、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曾走过清流关,和滁州颇有渊源,滁州是他们成就霸业的福地。</p><p class="ql-block"> ——琅琊王司马睿躲避灾难,经清流关逃亡滁州</p><p class="ql-block"> 西晋末年,战乱频仍,天灾不断,“八王之乱”使得整个王朝岌岌可危,匈奴乘虚而入,北方大多领土沦于匈奴铁蹄之下。兵荒马乱之际,琅琊王司马睿采用了谋臣王导的谋略,匆匆南下,经清流关隘来到滁州。因江南士族抵触及北兵南来,大多不识水性,继续南渡并不顺利,于是选择暂时在滁州西南的摩陀岭寓居。经过近十年的厉兵秣马,储备能量。公元317年,司马睿率部渡江,在建康(今南京)称王,改元建武,次年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陀岭</span>因帝王寓居而更名琅琊山,从此不再只是滁西南的无名小山,而被赋予了灵气与传世盛名。</p><p class="ql-block"> ——赵匡胤清流关一战成名,改变命运,成就大宋王朝宏图霸业。</p><p class="ql-block">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周世宗柴荣为了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命令殿前都虞侯赵匡胤率部攻打南唐江北屏障滁阳(今滁州)。赵匡胤带领五千军队星夜兼程赶到清流关下,遭遇驻守在这里的南唐守将皇甫晖、姚凤的十五万军队抵抗。面对敌强我弱,赵匡胤听从谋士赵普的建议,乘夜间月色出发,循山间小路奔袭滁阳。当南唐发现后周军队的动向时,赵匡胤带领的军队已渡过西涧,兵临城下。此一役,活捉了皇甫晖、姚凤,顺利攻克滁阳城。</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之战是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强攻加智取的一个经典战例,这场胜仗使赵匡胤在后周军中威信大增,为其4年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黜后周恭帝,建立北宋奠定了坚实基础。滁州是赵匡胤的发端之地,大宋朝的祥瑞之地。</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建功立业于滁州,屯兵十万,为建立大明江山奠定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离濠(今凤阳临淮)起兵,雄心满满,连打胜仗,取下定远后,即率军向易守难攻的清流关发起攻击,一举击败据守元军,拿下滁州城。对朱元璋来说,只有拿下滁州,才有机会走出成就霸业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随后,朱元璋将滁州建为他的首个“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屯军练兵,积蓄军力,为后来打下南京,开疆拓土,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朱元璋将滁州列为明朝的“开基之地”、“兴王之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并将他最尊敬的岳父封为滁阳王,</span>彰显了滁州在大明王朝的重要历史位置。</p> <p class="ql-block"> 走出山村,视野顿时开阔了起来,只见古驿道沿着山坡,蜿蜒向前,像一条静卧在山林中的青蛇,醒目而清秀。</p><p class="ql-block"> 虽是冬季,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山野中特有的气息,古道两旁林木茂盛,峡谷溪水潺潺,水库波光粼粼,脚下石板路更显神奇,岁月已将石面磨平磨光。这里的一切都散发着一种神秘感和古朴的美。</p> <p class="ql-block"> 清幽的湖水倒映着树影,这里曾经是车贩走卒、部队和战马补给水源之处。</p> <p class="ql-block"> 古驿道现存长度约为4.5公里,其中,清流关以南至古村落约2.5公里,清流关以北至山下约2公里。古驿道均由青石铺筑,道路宽4米左右,全线有整齐有序,相互连续贯通的车辙印痕。车辙印痕的宽度约5公分,深度不一,最深处约为15公分,车辙一般为左右两条,部分路段有三条。</p><p class="ql-block"> 相比较而言,清流关以南古驿道路面的完整性和观感度要好很多,清流关以北古驿道路基、路面的整体状况则明显差了很多,部分路段断断续续,有的只剩残缺不全的路基,青石板早已流失不见。在自然环境一样的情况下,出现这样较大的差异,我猜测也许与清流关南北两侧的地势有关。南侧地势较为平缓,而北面山势十分陡峭,古道受到暴风雨和山水的冲击,以及当年古战场人为的破坏会更大些。 </p><p class="ql-block"> 整条<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驿道的石块之间,因岁月久远、大自然的风化侵蚀,普遍有了很大缝隙、变形或破损,路面凹凸不平。但除自然因素带来的变化外,路基没有明显受到外力破坏的痕迹,是一条保存相对完整,呈原始状态的古驿道。</span></p> <p class="ql-block"> 从南唐至今,日积月累,通货行贾慢慢形成的车辙印痕,见证着昔日的车水马龙和商贸发达,无声地诉说着古驿道的漫长岁月,带给我们深深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史料记载:清流关山上山下散落建有众多庙宇,有关东和关西两条街道,店铺坊栈许多。关下驿站常住邮卒及脚夫百余人,专供运送文报及为过往客商上山、下山转运杂物。</p> <p class="ql-block"> 传说被关羽所劈的“试剑石”,至今仍立于古道边。</p> <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具有重要的关隘和交通咽喉作用,且山高路险,战火连连,自然为历代文人所感叹,留下了许多诗篇,从中也可以一窥清流关险峻而繁盛的历史面貌。</p><p class="ql-block"> 南宋诗人陆游在清流关口送别友人,感受到清流关的冷风萧瑟,寒气逼人,写下《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 ,诗曰:</p><p class="ql-block"> 皇天方忧九州裂,</p><p class="ql-block"> 建隆真人仗黄钺。 </p><p class="ql-block"> 阵云冷压清流关,</p><p class="ql-block"> 贼垒咿嘤气如发。</p><p class="ql-block"> 北宋滁州太守欧阳修《永阳大雪》的诗句描述了清流关雪景的冷峻。</p><p class="ql-block"> 《永阳大雪》</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前一尺雪,</p><p class="ql-block"> 鸟飞不渡人行绝。</p><p class="ql-block"> 冰连溪谷麋鹿死,</p><p class="ql-block"> 风劲野田桑柘折。</p><p class="ql-block"> 明朝文人尹梦璧也为清流关漫山遍岭飞雪如柳絮当空舞的雪景所震撼,在《清流瑞雪》这首诗中除了盛赞雪景外,还用“高刺天”、“与云连”形容了清流关的高耸入云。</p><p class="ql-block"> 《清流瑞雪》</p><p class="ql-block"> 岭控江淮高刺天,</p><p class="ql-block"> 雪中形胜与云连。</p><p class="ql-block"> 鳞飞霄汉龙犹战,</p><p class="ql-block"> 步滑关山马不前。 </p><p class="ql-block"> 明朝诗人陈琏《清流关》的诗句中描述了清流关的高耸与其峭壁的壮观和凶险,可以想象清流关的易守难攻。不过现在群山逶迤,峭壁削之已不复当初之势。</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p><p class="ql-block"> 清流山高横碧落,</p><p class="ql-block"> 崖石陵层犹铁削。</p><p class="ql-block"> 忆昔南唐始开凿,</p><p class="ql-block"> 据守形势真险恶。</p> <p class="ql-block"> 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翰林院编修程敏政从北京回故乡安徽皖南休宁省亲,途径清流关,留下了《夜渡两关记》传世名篇。</p><p class="ql-block"> 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p><p class="ql-block">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呼噪为应。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p><p class="ql-block"> 翻译过来,意思是说:</p><p class="ql-block"> 上马走了三十里地,渐渐听跟从的人说前面有一个清流关,地势很险,有很多老虎。我心里记住了这件事。</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流关,天已经黑了,退回去也没有可以住的地方。就派人叫山下的邮卒带着铜锣火把继续赶路。山口两个山峰对峙,高几百寻,向上看不到山头。石头栈道崎岖险要,我们都下了马,踩着肩膀向上攀登。频频相互约定,如果有危险情况,就前后喊叫呼应。恰在这时有一个大星星,光芒明亮,从东向西划过天空。寒风突然刮起来,火把都灭了,四面山上的草木发出飒飒的声响。于是人人感到害怕,互相大声喊叫不停。铜锣一起敲起来,响声震动山谷。走了六七里,到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出来了,像一个灿烂的银盘,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我们才开始举手互相庆贺。然而下山的时候,心中还长时间害怕不能平静。我估计这个山关就是赵匡胤攻破南唐擒捉了两个大将的地方。这次游历虽然很惊险,但却是一生中最奇特突出的。夜里二更的时候,到达了滁阳(就是现在的滁州市琅琊区)。</p> <p class="ql-block"> 关口下,古驿道旁曾立有“贱避贵、幼避长、轻避重、缓避急”的12字路碑,堪称中国最早的道路交通法规和等级秩序。</p> <p class="ql-block"> 路途中,可以看到隐于路边乱石草丛中的军营旗杆基座、中军帐基、试剑石、上马石、十三磴、两个古井及明代碑刻等古物件。</p> <p class="ql-block"> 一块残碑竖立在关口前,碑的表面被油漆涂抹的乱七八糟,但碑上的文字迹却依然清晰。</p> <p class="ql-block"> 古砖石散落一地。</p> <p class="ql-block"> 关口旁卧躺着一块石碑,上面是一醒目的“根”字。这是明代遗物阴刻的“根”字石,字迹古朴秀雅。</p><p class="ql-block"> 这块根字碑,阴文,正楷书写,刻于一平方大石块上。当年清流关上共有四块这样的碑刻,分别是“固若磐根”,据说当年就砌在关山寺的花园院墙上,字迹醒目,举目可见。磐石,巨石也,清流关凿石为关,一夫当之,万夫夺气。“固若磐根”即谓此关如磐石根植,以喻防守之坚,固不可克者也。</p> <p class="ql-block"> 这些所剩无几的旧时物件,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清流关久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古驿道渐走渐高,至山脊垭口处拐一道弯,就到了清流关关口。</p> <p class="ql-block"> 来到清流关关口,只见一U型门洞,两壁用块石垒砌,深有10余丈,基石有2米之高,上为砖土墙。门洞中两侧墙体被风化侵蚀,已坍塌损坏的没有了形状,两旁路边上有许多掉落的碎砖石。</p> <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关口左右两侧墙基处,各立有一块石碑,嵌入砖墙中。一块为明代崇祯年间南京织染局掌印司礼监太监刘文耀所撰的《增建关圈并修路碑记》,记录着清流关的过往,石碑上的文字已斑驳,有些尚能看清,有些已难以辨认。另一块为司礼秉笔太监胡良辅所撰碑文,但上面的文字已损坏的看不清楚几个字了。这些均是明代珍贵的碑刻文物。</p> <p class="ql-block"> 爬到关口坡顶上俯视清流关。想象着当年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是多么吵杂热闹,军队浩浩荡荡从这里走过是何等的威武壮观。</p> <p class="ql-block"> 资料记载,清流关不仅受到岁月风雨的风化侵蚀,近百年里还曾遭遇过三次大的破坏。</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发生于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来到这里,清流关上的关帝庙、包公祠、大佛殿、娘娘殿、滴水庵、白云庵等建筑遭到焚毁。抗战胜利后,关帝庙等庙宇得到了部分修缮恢复。</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发生于建国后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在破“四旧”的风潮下,关帝庙以及周边庙宇相继被砸抢、洗劫一空,庙宇建筑均成一片废墟,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大破坏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清流关关口被炸药彻底炸毁,同时在古道上开始建筑房屋,许多清流关的石碑、古砖被用于盖村舍、修路,修建烈士陵园等。</p><p class="ql-block"> 三次大破坏使清流关伤痕累累,原有景象不复存在,给后世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清流关,仅存一片残垣断壁,丝毫不见了当年“金陵锁钥”的辉煌和重兵置守,威风凛凛的的雄关景象。</p><p class="ql-block"> 然而,置身此地,仍可窥见关口北端地形险要,悬崖峭壁,山高谷深,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仍<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想见它曾经的辉煌和那车水马龙、刀光剑影的万千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潇潇寒雨渡清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苦竹云荫特地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首南唐风景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青山无数绕滁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代名士王世桢的《题清流关》,道尽了清流关的千年余韵。</span></p> <p class="ql-block"> 独自行走在古驿道上,抚摸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石板上深深凹陷的车辙印痕和历经千百年风雨岁月的残垣断壁,仿佛一瞬间穿越了千年</span>。</p><p class="ql-block"> 那<span style="font-size:18px;">往返不断的车辙吱吱呀呀碾过的声音犹在耳边。</span>人们推着独轮车,赶着毛驴车或是马车,也许只是背着行李的人们徒步在这古道上,吆喝声、说笑声此起彼伏,<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span>是怎样的繁华热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隐约听到了那战鼓沉闷的回声。</span>清流关关隘两边险峻的山道和幽深的树林里,车辚辚、马啸啸,<span style="font-size:18px;">厮杀声、呼喊声、号角声、枪炮声,回荡在山谷中久久不绝于耳,</span>刀光剑影,血染残阳,那是何等的惨烈与悲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固若金汤的清流关,经历了无数历史烟云,如今只有半壁关洞满地乱石。历朝历代那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叱咤清流关的名臣将王亦早已烟消云散,</span>那曾经分布在关口两边山上山下,商旅走卒熙攘喧闹的酒肆茶舍,往来香客驻足留连的寺、殿、庵、祠等全无了影踪,如今只留下青石古驿道上深深的车痕……</p><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皆为过眼云烟,谁又能留得住永恒呢。</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千年变迁。清流关的一切早已成为过去,但它曾经的辉煌和作为历史的遗迹,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得珍贵。</p><p class="ql-block"> 1989年,安徽省政府将清流关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滁州市政府于2010年出台《关于加强清流关文物保护工作》文件,开展了一些清流关古驿道的维修、拆除违建、巡查走访等工作。但是十多年过去,依我此次的所见所闻来看,这一些年来对清流关古驿道遗址所开展的保护工作虽然做了一些,显然是很不够的,还可以做的更多更好。</p><p class="ql-block"> 近日偶尔看到滁州市政协于2022年2月11日编发的《关于抢救保护清流关古驿道遗址的建议》一文,其中指出,“近期走访发现,古清流关现状让人担忧,古驿道面破损严重,山中雨水冲刷,周边农户生活用水直接排放,附近时有农民放牧,侵害着古驿道的生命,破坏了历史古迹的良好环境。”提出了搬迁住户、停止放牧、整修排水等抢救保护建议。据说《建议》引起了市委书记许继伟的重视并要求市相关部门加强做好抢救保护工作。</p><p class="ql-block"> 清流关古驿道遗址承载了滁州近千年的历史,记录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抢救保护、开发利用好这一历史文化资源责任重大,刻不容缓,</span>希望这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早日重现在人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 返回途中,几经周折,找到了正在建设中的由滁州城区通往清流关的道路施工现场。</p><p class="ql-block"> 几个干活的师傅们异口同声地告诉我,这条道路就是通往清流关的。询问施工监理建成通车时间,回答他只管这一路段的施工,不清楚整体计划安排。</p><p class="ql-block"> 这已让我很高兴。不管怎么样,那位村民所说的大路终于又在大规模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了,通车使用的时间指日可待。清流关古驿道遗址的抢救保护,珍贵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正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关注,有关措施安排已经在进行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