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撰文、摄影/邢贵中</span></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的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典皇家园林。公园里的古迹建筑特别的多,里边独立的院子和寺庙都各有好几个,不去几次都难以看全。</p><p class="ql-block"> 在北海公园游园时,人们通常是只关注几个知名景点,如琼华岛和白塔,北岸的五龙亭和九龙壁,以及北岸的几个园子,如静心斋、快雪堂,西天梵境和小西天。但北海公园还有一些隐藏在避静处的景观也非常值得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比如在白塔山东麓的智珠殿和东岸假山东侧的濠濮间和画舫斋等都是很好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北海公园湖面被冰雪覆盖着,靠岸边的区域已经消融成水,湖沿岸都有不错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到琼华岛有两座桥,一是南边的永安桥,一是东侧的陟山桥。但是上下白塔山的路确是在各个方向都有,且山上的楼台殿宇非常的多,当你选好了上山和下山的路,其实你到达的地方也就确定了,所以要想看全山上的景观是非常困难的,我去过多次每次走的路不同,看到的也是不同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有些景观隐藏在秘境中,走不到就看不到,这次我走了白塔山东侧的下山路,一起看看我一路都看到了什么吧。</p> <p class="ql-block"> 先是来到了交翠庭,它是东北方向下山看画廊的起点,走这个蜿蜒曲折看画廊可以到达山下的琼岛春阴碑。由于山下的倚晴楼在维修,所以这条路不通。我只好有东侧下山路。</p> <p class="ql-block"> 交翠庭向下几步为古遗堂,古遗堂也曾是琼华古洞的一个入口,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坐北朝南三开间,硬山灰筒瓦卷棚屋面,西山墙上嵌南太湖石洞,进山洞可达看画廊。东次间两层为楼梯间,下楼梯至东山墙下层洞口,穿过山洞可达见春亭。</p> <p class="ql-block"> 古遗堂的斜下方为见春亭,见春亭建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后倚石洞,圆形八柱,攒尖灰筒瓦屋面。亭后进石洞可登至古遗堂。见春亭的名字是乾隆给起的,指在这里可以看见春天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在见春亭的背靠山石的顶上就只见亭子的圆顶。</p> <p class="ql-block"> 从见春亭继续前行,可见一座半月形平台上的智珠殿。智珠殿坐西面东,歇山黄琉璃瓦屋面,雄伟壮观,其两侧分别建有二柱三楼牌楼两座,连同平台下的陟山桥牌楼,五个牌楼相对,中轴对称、布局别致是我国古建筑中比较少见的。智珠殿供奉般若智慧文殊菩萨一尊。</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智珠殿西北角的两座牌楼。</p> <p class="ql-block"> 西向的牌楼之上没有路。</p> <p class="ql-block"> 北向的牌楼之外是同样山上的路。两座牌楼小巧玲珑,造型优美,精致典雅,是单间式牌楼少见的完美。</p> <p class="ql-block"> 智珠殿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殿为三开间,歇山黄琉璃瓦屋面,琉璃玲珑花脊,明间前后隔扇门四扇。</p> <p class="ql-block"> 西南角的两座牌楼,与西北角的牌楼样式相同。</p> <p class="ql-block"> 西南角的两座牌楼之外都有路,向西的为山路,向南为石阶路。</p> <p class="ql-block"> 智珠殿所处的平台实际是一座坐西朝东砖彻半圆形城台,名半月城,亦称般若香台,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半月城是依山而建,因形状酷似半弯新月,所以取名为“半月城”。般若香台两侧有圆孤形台阶,台阶外侧砌扶手墙,缘台阶可至香台上方。</p> <p class="ql-block"> 沿般若香台两侧的台阶拾级而下可见陟山桥牌楼。牌楼是四柱三间三层金色琉璃檐顶的木制牌楼,也叫智珠牌楼,是北京惟一的一座如意斗拱式牌楼。此牌楼气势宏大,古朴典雅。歇山顶大脊上覆盖着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大点金旋子式的彩画分外夺目。据说此“陟山牌楼”是中国古牌楼中独一无二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陟山桥牌楼往北不远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荫碑”。琼岛春阴碑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石碑碑首高约5.68米。碑首四脊雕龙,碑额浮雕龙纹,前后额篆“御制”二字;碑身四框刻缠枝纹,碑阳刻乾隆御题“琼岛春阴”四字,其余三面各刻有乾隆御制诗;碑下须弥座束腰处刻坐佛、力士及缠枝花纹,上、下枭刻八达马,有圭脚。碑四周设石护栏,护栏东面有带栏板踏跺五级,护栏南、西、北每边各有三块栏板。栏板雕刻宝瓶三幅云。</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在白塔山东麓的智珠殿还会很容易被光顾到,但是下边的这两个景点确实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隐藏在东岸的土山里边幽静之处。一个是濠濮间,一个是画舫斋。这是濠濮间的入口处的三间门房,面向西侧湖边。</p> <p class="ql-block"> 在门房北侧山墙边有个上山的游廊,从这个游廊可上去进入里边。</p> <p class="ql-block"> 沿石路登上山顶,山顶的建筑景观被称作“云岫厂”,“云岫”之名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诗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p> <p class="ql-block"> 濠濮间坐落在山石围绕的一片水池前,幽静别致,很有特色。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于此初建凝和殿。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成北海的园中之园。四面古松葱郁、遮天蔽日,来自北面先蚕坛的浴蚕河水经画舫斋缓缓流入,曲桥、水池、山石、回廊,回旋于咫尺之间,景色清幽深邃。</p> <p class="ql-block"> 濠濮间坐南朝北,东西长十二米,南北宽六点四米,面积七十七平方米,厅房四周有十六根柱子,内有八根柱子。房前有一副对联,上联“半山晨气林炯冱”,下联“一枕松声涧水鸣”,</p> <p class="ql-block"> 濠濮间内有横匾“壶中云石”。濠濮间南面,有曲廊向上,伸延山顶,廊东有“崇椒室”,山顶上有“云岫”。</p> <p class="ql-block"> 濠濮间的水池上,有一座九曲雕栏石桥。桥的北端有一座石牌楼。</p> <p class="ql-block"> 走过水榭、曲桥,进入迂回峡谷,奇峰、怪石、波光云影的画境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从石山间的小路向西走出去,在西北端出口处有一杯石碑,上书“濠濮间”三字,这里是北边的出入口,也不是很显眼,所以会被很多人忽略了。</p> <p class="ql-block"> 如果从濠濮间石牌坊直接向北走,则就来到了画舫斋了。路两边堆了很多造型石块。</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南接濠濮涧,北邻先蚕坛,隐藏于土石山林之中。原是皇帝行宫,门前一带曾是练习弓箭的地方。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一道宫门为三间正房。</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门为五间正房,是个庑殿,名为“春雨林塘”。</p> <p class="ql-block"> 穿过春雨林塘殿就见一座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回廊四匝的幽静庭院。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为"镜香"、"观妙"二室。</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为五间正殿,前有三间抱厦。</p> <p class="ql-block"> 东边的镜香室为三间硬山卷棚式侧房。</p> <p class="ql-block"> 四周游廊将东南西北四个殿室都连接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西侧的观妙室,同东侧的镜香室建筑相同。</p> <p class="ql-block"> 画舫斋布局紧凑,建筑精巧,雕梁画栋,周围大树环绕,处于幽静之处,是北海最安静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 南面的春雨林塘殿从院内看也是带三间抱厦的五间大殿,与画舫斋成对称布局。北面挂匾“空水澄鲜”。</p> <p class="ql-block"> 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p> <p class="ql-block"> 从画舫斋出来来到北海湖边,一座青砖建筑引人注目,这是首家开在皇家园林里的邮局。门口一座仿古盘龙造型的“大清邮政”邮筒和投递雕塑画面,吸引了众多游客合影留念。游客可在这里寄送加盖纪念章的信件,向亲朋好友表达祝福。</p> <p class="ql-block"> 邮局北边不远处是先蚕坛,位于北海公园的东北角,是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为北京的九坛八庙之一。但是先蚕坛一直没有开放。是北海公园尚未开放的少有的几处古建之一,期待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这座建筑群的真容。</p> <p class="ql-block"> 北海东北角是北海进水口,北海之水来自上游的什刹海,所以这里一直有活水,这冰雪一偶的活水是野鸭和鸳鸯的过冬的栖息地,游园的人们每每走到这里都会被这些游戏在水中的野鸭和鸳鸯吸引,驻足观看这些野生动物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