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养生之道—聊天

馬世荣(墨缘書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衰老和慢性疾病缠身,一些老人慢慢淡出了之前稳定的社会圈,参与社会和他人的交流也少了,老人呆在家里最怕寂寞,最怕没有人跟自己说说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人聊天是一大法宝,老人通过与人聊天可释放自己的不良情诸,有利于身心健康。</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随着年龄增加,身体各方面功能都会有所下降,与别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生活和工作的圈子越来越窄。事实证明,长期独居或缺乏交流,老年人越发感到孤独和抑郁,患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死亡率也较高。因此,老年人要融入集体,和同伴、亲人、邻居等有正常的交流,经常与外界保持交往,可以主动参与社区的聊天活动,与朋友、邻居和亲人聚在一起多说说话,形成良性的社交网络,避免社会隔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聊天可以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家长里短,可谓无所不谈。既可怀旧忆往,又能憧憬来来;既可欣赏人生,又能探讨问题;既可关心国事,又能议论生活。通过聊天,彼此之间不但交流了思想感情,而且还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学到新的东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人多说话好处明显,但应以“自身愉悦”为目标,避免企图说服别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世界的观点、视角就会不同,且一旦形成很难被改变。社会发展迅速,年轻人所处的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不必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对事情的看法等强加于他们。因此,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分歧,可以换个话题重新开始,不必做无意义的争论,免得因此心情不快影响感情,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到老年,总有一些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很多老人爱把过去的某几个经历重复讲,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人、晚辈,不要嫌他们唠叨,让他们多说说话,多从不同角度与他们交流,也是一种关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语言是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表现之一,是沟通的工具和桥梁,尤其在交流或快速说话时,能自然地锻炼到思维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记忆力。而不爱说话的老人,语言功能衰退往往更快,当语言等各方面能力下降,表达和交流发生障碍时,便更不愿意说话,形成恶性循环,大脑功能加速退化。同时,于普林强调,老年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互为因果的,因此也要警惕,老人是因为已经出现认知障碍影响了表达能力,导致的不爱说话,家人应细心辨别,及时就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简单解释,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话不说,埋在心里会憋坏了”,通过倾诉和交流,可以调节情绪、排遣孤寂、化解忧愁、消除烦恼,缓解各种因心理压力带来的不快,使不良情绪得以宣泄、调节、疏导。特别是遭遇丧偶或失去亲人等不幸时,别人的安慰、劝解和疏导显得尤其重要。有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就可以让当事人自我醒悟,从而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串门聊天或会友郊游,少不了走路,甚至登山、爬楼梯。这样可活动四肢、放松筋骨,有益身心健康。而在面对面时,结合说话的语气及当时的表情、动作,交流会更加顺畅。有研究显示,这种“身心”同步的活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药物对某些身心疾病的治疗作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