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奇人马未都</span></p><p class="ql-block"> 在互联网上,大家可能对马未都先生都不陌生吧?他其貌不扬,瘦高个子,黑黝的皮肤,一双眯缝眼,现在他是中国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而在我看来,马未都先生简直就是一个奇人。</p> <p class="ql-block"> 他是55年出生,在北京胡同里出生、长大,在读小学四年级时,就遇上文化大革命,他响应政府号召下乡插队;后调回北京成为一名工厂工人;然后他写文章出了名,调入《青年文学》杂志社,成了专业作家;十年后又和王朔、刘震云这些著名作家一块,创立影视创作室,当了著名编剧,五年后又转型,专业搞起古董收藏至今,成为收藏家、鉴赏家。</p><p class="ql-block"> 1996年10月,他在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私立“观复博物馆”。终于他从一位“破烂大王”,成为身家百亿的成功人士。现在,他经常在电视上作访谈录、对话之类节目,收视率很高,特别是2008年,他做客央视《百家讲坛》,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2019年春节期间,我到厦门鼓浪屿游玩。在“名园之最”的菽庄花园内,无意之间,参观了“厦门观复博物馆”。这才知道,马未都除了北京设立“观复博物馆”外,还在厦门、上海、深圳、天津设有地方馆。</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起的名字。“观复”二字,出自老子《道德经》中“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他说,建立观复博物馆,目的是强调人和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之前我曾对“观复”二字很疑惑,不解其意,自从知道它的意思后,我感觉马未都这名字起的非常贴切,寓意深刻,太有水平了。</p> <p class="ql-block"> 去年底,我住北京女儿家。知道了我们家到北京朝阳区的“观复博物馆”路途不太远,只是出行没有直达地铁、班车,需要转车,出行不太方便。但我执意要去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北京观复博物馆,占地面积8亩。展区内容比起厦门,我觉得更加丰富、高端大气。分成五个部分:陶瓷馆、家具馆、油画馆、工艺馆、门窗馆。人们过去普遍认为,古董都是些“老、破、旧、小”的玩意,看了展览馆后,会觉得这种旧观念非常幼稚可笑。在展厅里的展品,布局高雅,内容丰富,相当美观,可以用“精美绝伦”、“高大上”形容。</p> <p class="ql-block"> 相对而言,我对展区里的陶瓷馆、家具馆,相对更加兴趣些。</p><p class="ql-block"> 我曾听过马未都讲的一个故事:清朝雍正年间,中国的瓷器在欧州市场,销售价格竟然有时和黄金不相上下。有一艘瑞典的哥德堡商船,满载中国货物在大海上沉船了。当年只打捞出8%的船上货物,就不仅仅弥补了所有亏空,而且还赚了利润。这让人不可思议。原因是,船上运载的商品主要是丝绸、茶叶、瓷器。而丝绸、茶叶浸泡之后,品质下降,难卖到好价钱,因此只有不怕海水浸泡的陶瓷,打捞上来清洗之后,依然卖出高价钱,成为弥补损失赚钱的“主力军”。</p> <p class="ql-block"> 对于曾经誉满世界的国宝陶瓷,以前我知之甚少,总感觉它们冷冰冰,呆板易碎。可随着年龄大,知识、阅历的提高,我也慢慢喜欢上它了。所以,我有一阵子呆家里,恶补了陶瓷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在宋代是中国陶瓷繁荣期,达到艺术上高峰。当时有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他们以釉色取胜,价值连城;在明代,江西景德镇所烧造瓷器品种繁多,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在清代时,康、雍、乾三代的作品最为出色,工艺精巧,造型别致,达到制瓷历史高峰。</p> <p class="ql-block"> 而我对家具的喜爱,则是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不管是有钱人、没钱人,达官贵人、平头百姓,都有家具,只是或多或少、好差之别而己。我年轻的时候,要结婚了,所有的家俱都是我和木工朋友一块制做的。因此,我对家具的审美观还是有一点的。中国的家具史源远流长,明、清是我国古代家具鼎盛时期。明式家具,讲究实用美观,简练风格,精细典雅;而清式家具,受西方及皇家风格的影响,以新的面貌进入社会,总体上讲究气势、体型更大,富于变化,更加浑厚、庄重。</p> <p class="ql-block"> 据说,1999年政协主席李瑞环参观“观复博物馆”后,并给予高度评价,我确信李主席是专业行家。2003年10月,“观复博物馆”远赴巴黎,展出“中国古代门窗”展,当时法国外交部长、文化部长,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等参观了展览。</p> <p class="ql-block"> “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的一生心血。他说:收藏最初是我个人事情,渐渐的从兴趣变成了一件有社会责任的事情。我应该将这事情做的更好,将一个人独享的事情,变成全社会共享的事业。他曾经多次公开表示:一定会在自已清醒之时,将博物馆捐给国家。也许,这就是一个文化大家的胸怀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普罗大众不仅仅听其言,更重要是观其行。我们将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非常好奇,马未都是一位从北京胡同里“混”出来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也没有太大的家庭背景,为什么会在五十年间,从一个普通百姓,成为一个轰动全国的专家;从一个收破烂王,突飞猛进变成现在的亿万富翁呢?我觉得应该认真思考一下。</p> <p class="ql-block"> 马未都先生长在北京,自幼带一股傲骨之气,见多识广。那时候国家比较动荡,许多人感叹生不逢时、随波逐流时,他却对知识渴望、对新事物的追求更加强烈。他不满足现状,力求改变自己,抓紧时间读书,提高文学修养,通过阅读大量书籍和长时间文学素养的积累,加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在写作上有独特的写作风格,不久他成了作家。他还在业余时间喜欢上历史,研究了收藏领域专业知识,并广交收藏界的朋友;不久又和文坛大家一块当了编剧,创出风靡一时的影视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这些风光背后,马未都应该是挣了不少钱,为日后的古董收藏事业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初,马未都又尊重本心,潇洒转身,成为古董收藏家、鉴赏家。马未都那时候,眼光独特,充分意识到古董收藏今后的价值所在。于是,他舍去热爱的写作、影视编剧专业,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他更加热爱的收藏领域,坚持不懈。这种超乎常人的“断舍离”,又是马未都成功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 马未都开始收藏的那个年代,社会比较封闭,国家在开展文化大革命,反对“封、资、修”东西,许多人还在温饱之中挣扎。很多古董、文物,多少沾点“封资修”边,人们不当宝贝,古玩市场根本无人问津,价格很贱,有的甚至被当破烂扔了,正因如此,那时候市场上的假货非常少。更重要的是,马未都那时候己挣到人生第一桶金,比一般人更有钱,而且,马未都绝对是个识货高手,他还具备商人素质,要价、砍价也很有水平。所以,他成为中国著名的“捡漏大王”。这又说明,一个人的成功,高瞻远瞩,抓紧机遇,坚持到底是多么重要。</p> <p class="ql-block"> 马未都这些人生履历,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脚印一个星光,在光鲜亮丽背后,隐藏着他在成功路上付出怎样的努力和艰辛。我特别感叹,马未都这个人极有天赋,虽然都说一个人成功,勤奋占99%,天赋只占1%,而我认为,这似乎区区的1%,却是人走向成功,最为关键的一环,就像足球场上,最出色运动员临门一脚,才是整场足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有的人勤奋了一辈子,但就缺乏1%的天赋,则巧亏一篑,不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成功,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的,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马未都的成功,我想,现在人们可能根本没法复制,但他却给人一个深刻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说马未都先生是奇人,奇就奇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