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岛的海鸬鹚,拍摄: 孙奎连 倪艳荣

奎连

<p class="ql-block">在王家岛我偶见到海鸬鹚,它低飞在海面上,时而在海里浅水捕鱼,时而站在海伐上休息。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绿色的金属光,很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在沈阳我拍过鸬鹚捕鱼,但在大海里拍摄海鸬鹚还是第一次,相对其它鸬鹚,海鸬鹚个体还是相对较大的。</p> <p class="ql-block">海鸬鹚是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的鸟类。在中国繁殖于东部的山东沿海岛屿,冬季迁飞至东南部的福建省、台湾省沿海一带越冬。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p> <p class="ql-block">中等体型(70厘米)的闪光黑色鸬鹚。脸红色,与红脸鸬鹚甚似,但繁殖期冠羽较稀疏而松软,脸部红色不及额部但脸颊红色较多,幼鸟及非繁殖期的鸟脸粉灰,体型略小。虹膜-蓝色;嘴-黄色;脚-灰色。叫声:于海上无声。</p> <p class="ql-block">海鸬鹚是中国沿海的常见鸟类,主要栖息于海岸、河口地带。主要以鱼、虾为食,兼食少量的海藻、海带、海紫菜等。每年6月进入繁殖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8天左右。海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p> <p class="ql-block">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p> <p class="ql-block">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海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较晚。</p> <p class="ql-block">在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它的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幼鸟大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海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海鸬鹚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但在地面上行走时则显得比较笨拙,休息的时候还要用坚硬的尾羽帮助支撑。</p> <p class="ql-block">但它们的潜水、捕鱼能力却非常强,在水中活动十分灵活。对它们来说,潜入水下1-3米(最深可达10米),追踪鱼群30-45秒钟(最长达70秒)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海鸬鹚是一种非常善于合作的水鸟,常常集大群围捕湖中的鱼类,上下协作得非常好。据说当遇到大鱼,一只鸬鹚无力制伏时,它会一边搏斗,一边呼唤同伴前来相帮。附近鸬鹚听到求救声后便会立刻赶来,一起向大鱼发动攻击。</p> <p class="ql-block">在水中觅食时,鸬鹚也表现得非常善于合作:据说有时它会与鹈鹕一起合作捕猎,在水面上排成半个圆圈,由鹈鹕在水面上用双翅拍击,驱赶鱼群,海鸬鹚则潜入水中打围,彼此都能捕获到充足的食物。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海鸬鹚也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留给成群的海鸥食用,对于自己则减轻了体重,加快了飞行速度,利于迅速逃避敌害。</p> <p class="ql-block">海鸬鹚在中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中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分布北太平洋沿岸,中国见于东北、福建、广东、台湾。分2个亚种,中国仅指名亚种,较少见。在距离美国南波士顿18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鳕鱼岬的小渔村,这里的人世世代代都以出海捕鱼为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惬意生活。</p> <p class="ql-block">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加上交通闭塞,鳕鱼岬一直不为外人所了解。海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约70厘米。它们早已习惯了这里渔民的生活方式,每天黄昏,成群结队的海鸬鹚便盘踞在渔船附近的船上,等待着享用渔民们抛掷的杂鱼。渔民对这些贪婪的海鸟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它们是鳕鱼岬的清洁工,将没用的杂鱼清理掉,净化了鳕鱼岬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CITES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IUCN濒危等级: 生效年代: 2003年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