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踢岁月(4)

南方

冬天还没结束的时候,我接到总厂通知,说老工程师找我,不知道什么事情。我见到他的时候,他要我不讲别的,现在要买电脑了,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翻了一会儿他递给我的电脑报和杂志,推荐了两款进口机型,AST和COMPAQ。最高配置,486/33M。单价一万多,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最后,他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我有空去找大厂长说一下进微机室的事情。<div><br>我回到据点,回首进厂两年来的日日夜夜,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坐到桌前,奋笔疾书,一封洋洋洒洒的万言书一挥而就。我简单讲述了开粉碎机的经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科技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正是酒厂发展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分析了年轻人的可塑性,阐述了知识分子的作用,强调了人才的价值。我站在历史的高度,对人们自私自利的本性进行了批判。我没有明确作结论,而是给了一个开放式结尾,用我刚劲有力的书法,写了三个字:人啊人!</div><div><br>大厂长很快就通知我去见他,一进办公室,他就站起来迎接我,给我倒水,让我抽烟。然后说,你的雄文我已经拜读了,你是个人才。酒厂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必须大胆地使用人才。在酒厂,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我完全支持你进微机室,并且任命你为微机室的负责人,你大胆地按照你的计划开展工作,有任何困难,直接找我!</div><div><br>我得到了大厂长的支持,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事情了。分厂的厂长和书记皮笑肉不笑地找我谈了话,办了调岗手续,我屁颠屁颠地去总厂微机室走马上任了。</div><div><br>电脑买来的时候,大家小心翼翼地开箱,装机,接线,用肃穆的眼神注视着这几台高科技的代表,就象举行奠基仪式或者剪彩仪式,等待着领导来点火开机,就象厂里那台新安装的大锅炉,厂长象征性地铲了一铲煤之后,大家热烈鼓掌,宣布点火成功,就象发射人造卫星那样隆重。</div><div><br>但厂长今天很谦虚,请了几次都不来,只说那是高科技,他不懂,请懂行的人去搞吧。他没说去剪彩,去铲煤,去点火,只说去搞,大概是吃不准该用什么词,就用了一个通用的词,一来不会出错,二来正好证明自己不懂,如果牵强附会地用一个“开机”或者“启动”这样的词语,会担心这些懂行的年轻人认为他不谦虚,或者给周围那些阿谀奉迎的人一个拍马的口实,总之,他今天不出席这场开机仪式。</div><div><br>这项光荣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老工程师的身上,他调整了一下呼吸,面带微笑,向大家示意后,弯腰按下了开关。指示灯亮起来,机器发出了轻微的自检声,然后就象被什么卡住了一样响了一下,屏幕上打出一行字:No bootdisk, please insert bootdisk and try again. 光标一闪一闪的,没有了其他动静。掌声响了起来,大家热烈祝贺酒厂开启了科技发展的新篇章。</div><div><br>围观者走后,老工程师问我们几个电脑人员,是怎么回事,要怎么搞。大家琢磨了半天,没有办法。我在随机附带的资料中找到了一张磁盘,上面写着Bootdisk字样,努力回忆大学里面学过的知识,我开过Apple-II, 拿过一张磁盘插进过电脑机箱。突然想起,对!要用启动盘启动电脑!大家也同意用这个盘来启动。折腾了一阵之后,电脑终于启动成功,在屏幕上打出了那个漂亮的Q字。</div><div><br>微机室在总厂办公大楼里,由原来的一个会议室改装,经过重新装修,显得与众不同,宽敞明亮,窗明几净,铺了防静电地板,安装了空调,工作人员要穿白大褂和防静电拖鞋,大门常闭,以防粉尘进入。</div><div><br>酒厂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方面领导、客人常来厂里参观、检查工作,厂长总要带着客人参观微机室,说厂里引进了高科技,进行现代化管理,获得了客人的一致称赞和好评。</div><div><br>同志们抓紧时间练习开机关机和DOS操作,抓紧时间熟悉打键盘,要求达到每分钟150个字母的速度。我迅速联系到同学和朋友,搞到了UCDOS,Foxbase等软件,加班加点地组织学习和研究,可以打汉字了,可以打表格了,可以打工资表了,捷报频传,老工程师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全厂干部职工只要有机会,都跑来看微机室,财务科跑来打工资表,计划科跑来打生产计划,销售科跑来打销售服表,微机室成了全厂瞩目的焦点。原来打字室的工作多半转到了微机室。老工程师继续在厂长会议上鼓吹高科技在生产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汇报微机室工作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厂长的表扬,上级领导、银行、供应商、客户都知道酒厂引进了微机管理,酒厂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