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引领,润物无声-------温宿县第六中学优秀教师示范课活动

温宿县第六中学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我校教研室统筹安排,教研组长有序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于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三周进行了名优教师示范课活动,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展示。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一下各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吧!</p> 初中部第一篇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柯婷老师的课堂中,我们看到的正是这样和美的景象,她身上自带的独特亲和力,总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充满了自信,能够毫不怯场的勇敢发言,大声说话。柯老师所选上的公开课《回延安》,是一篇充满地域特色的陕北民歌,其内容对于我们的学生学情来说,理解上非常有难度,柯老师便将其中的学生活动衔接改为了拍摄纪录片的形式,这不仅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很好的串联了整个课堂,让学生能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渡中,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柯老师对学生妙语连珠般的激励性评价意外,还有柯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最后,我想说一句:“我们不仅是课堂上的解惑者,也是和学生一起前行的同路人。”</p> <p class="ql-block">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在李彦伯老师的公开课《孙权劝学》一课中,我们看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我们听到了“欢声笑语”的课堂,我们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课堂。这正是我们每一位课改人所需要的课堂。李老师以精美的课件制作抛砖引玉,以趣味十足的学生活动拔得头筹,以感人深思的课后小结功成身退。这样处处有惊喜的课堂,不觉让人“窥谷忘反。”通过最后的评课活动,让我们在“双减”政策下的课改道路上有前进了一大步,记言道:千万不要害怕学生放不开!千万不要觉得短文言“演”不了!在需要“朗读声”、“表演欲”助力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尽情挥洒才气,释放表演激情!</p><p class="ql-block"> 相信你的课堂定会呈现想不到的精彩!</p> 第二篇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王艳丽老师以英文单词“parallel”写在四线三格中的图片直入课题平行线的判定,和学生一起回忆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一落二靠三推,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而让学生用几何语言表示这个判定定理,同学们回答问题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活跃,老师的讲解深入透彻,小结时解决了开始提出的困惑,突破了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王米雪老师以冰雪奇缘主题曲开篇,引起了同学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角之间存在的大小关系,进而逐步得到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同学们在探究时,各抒己见,有的同学通过量角找出图中相等的角,有的同学通过把角减下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而找出相等的角。总之,这是一堂学生与老师共同乐在探究未知的课。</p> 小学部 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魏金媛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示范课。小学部所有语文老师观摩了本堂课,并进行积极的议课。在上课前,魏金媛老师积极选好课题,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在课堂中,魏老师以随文识字的识字方法,富有针对性的课堂评价语,恰到好处的朗读指导,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向全校教师充分显示了自己的风采;课后进行议课,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指出本堂课教学的亮点与其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剖析与概括,让每位新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王凤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示范级的习作教学课,从王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真正做到了备教材和备学生相结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有话可说。同时又给学生明确了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写什么,老师从关键词提炼提纲的内容入手,使学生有了习作的思维。最后通过一些学生对自己习作的分享,可以看出学生的习作题目新颖、内容丰富、能够确定好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详细的叙述,仿若一幅幅童年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展开,令人心旷神怡。王老师的这节习作课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温盼盼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鲁滨逊的荒野之旅,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如何学习梗概课文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读书方法到教学生字的方法,再到总结方法,层层递进,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听中学习,学中探索,探中实践。温老师整堂课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钟罄老师说:“温老师教学生字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解决了在高年级生字的有效教学。”孙慧敏老师说:“温老师有很大的耐心,她对学生不急不躁,以鼓励为主,学生不会,她也能耐心指导。”何海超老师说:“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感觉就跟朋友一样。”</p> <p class="ql-block">  钟罄老师带来的《清平乐•村居》一课,生动活泼,自然淳朴,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自由自在,温馨美好的乡村世界。首先,钟老师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整堂课都将“大声说话,勇敢回答”贯穿始终,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其次,通过对诗、词的对比让学生理解词,明白词是什么及词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对词句的理解上,学生们都能主动参与,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题地位凸显出来。最让人印章深刻的是想画面这一环节,钟老师以精美的板书带孩子们进入了词中一家人的世界,让孩子们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孩子们的向往之情。同时升华主题,体会诗人情感。整堂课节奏紧凑,情感充沛,让人回味无穷。</p> 第二篇 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名优引领,雁阵齐飞。小学数学老师的精彩课堂给每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吕建梅老师授课的人教版一年级下一步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分类的过程,每一步都衔接自然,引导有效。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吕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设计教学,问题针对性强。</p> <p class="ql-block">  魁月琴老师带来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最简单的立体图形,是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一个基础,因此魁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充分的学具,在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充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也为后面学习其它立体图形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毛亚亚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去说,多给学生提供机会,你认同吗?自己试试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 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p> 第三篇 英语组 <p class="ql-block">  高天梅老师以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学科素养,为大家展现了一堂生动的英语示范课。课堂上,高天梅老师巧妙地设置关键问题并进行提问,以任务闯关的形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为优秀的教师再次提供了锻炼成长的舞台,为新上岗教师真正起到了启迪、示范引领的作用,给全体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创造了机会,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风:爱生 乐教 善研</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学风:明理 乐学 力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校风:求真 向善 尚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校训:励志 勤勉 博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办学理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让每一个孩子砺炼成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编辑人:柴叶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温宿县第六中学</span></p>

学生

老师

课堂

教师

学习

教学

我们

习作

示范课

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