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文言四关,共谈山川之美——记2022年春晋江市“1+3+N”邓有金名教师工作团队(送教下乡)第十二次教研活动

邓有金名教师工作团队

活动综述 <p class="ql-block">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乍暖还寒之际,晋江市初中语文1+3+N邓有金名教师工作团队开启了2022年春的第一场研讨活动。3月11日,本工作团队的全体老师共赴“全新严实”的慎中实验学校,开展为时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核心成员安海中学的王蓉婷老师主持,远华中学的林丽婷老师举行了《答谢中书书》的公开教学活动。慎中实验学校的苏承他老师做了《审辩式思维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在整场活动中,团队成员围绕“文言文四关教学之成语推断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张建稳书记及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会上,张建稳书记对邓有金名教师工作团队莅临慎中实验学校指导语文教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学校语文组能借助名师平台更好成长,从而提升慎中实验学校语文教学科研水平。</p> 公开课风采 林丽婷老师的课堂 <p class="ql-block">  初一的学生对初中文言文的学习还处于探索和培养兴趣的阶段。晋江市远华中学林丽婷老师从文言文“四关”教学法入手,以短小精美的《答谢中书书》为范本,充分调动了初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四关之首的原文关中,老师以充满激情的范读、多层次的指导学生朗读,以读带思,以文带言,并借助精美的板书设计,使课堂极富感染力,令该班学生沉浸于山水之境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其次在注释关中,老师充分抓住该班学生的学情,以文言文注释方法的指导为主线,多方面引导学生猜词释义,并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极大丰富了课堂生生互动的效果,使本堂课的学习氛围达到了高潮。接着,在翻译关的环节中,老师又将方法的指导一以贯之,从“留、替、调、补、删”五个层面,简明扼要地将文言翻译之法教授,使该班的学生学所有得,收获颇丰。最后在讲授关中,老师从书信本身记事言情的作用入手,发散学生思维,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作者的山水情,从而极大丰富开拓了学生的认知视野。</p><p class="ql-block"> 总之,“四关”教法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方法指导得得当而激趣,既落实学生扎实的文言积累,又切实强化了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综合能力。进而扎实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p> 苏承他老师讲座风采 <p class="ql-block">  苏承他老师的讲座从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指出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现象,学生死记硬背,只注重考试的内容,重视背诵与字词的翻译,对文言文的应用与拓展关注不够。这就导致学生难以体会到文言文中蕴含的精神风貌,没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精神世界,应用于现代生活。基于以上这些原因,苏老师认为有必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时引入审辩式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随后,苏老师结合林丽婷老师的《答谢中书书》这堂公开课教学从审辩式思维的概念以及特点、审辩式思维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几个层面的应用、初中文言文教学使用审辩式思维的策略等方面为大家讲解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审辩式教学。他指出:林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一堂审辩式教学的示范课,“四关”教学中始终贯穿着“审问、慎思、明辨、决断”这样的审辩式思维过程。如原文关教学时,在几种形式的朗读之后,林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仙都里有什么景?”随后让学生按照“按照:“我看到了( )”的句式回答,学生在一番的深思之后,纷纷答出自己的答案。答案不一,但是林老师都能给予肯定,学生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又如在字词关教学时,有些学生对”乱”“欲”的翻译有不同理解,林老师利用语境推断法和成语推断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两个字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审辩式思维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引入审辩式思维,有助于初中生用心动脑学习文言文,全面融入古代文人的世界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潜移默化形成学习文言文的技巧和习惯,在当前的省考背景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减少对于答案的依赖。一堂融入审辩式思维的文言文教学,可以体现出“双减”之下教学的高效性,实现学生在“双减”之下有思、乐思、乐学、有获,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发展。</p> 听课评课小伙伴 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安海中学王蓉婷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整堂课设计是非常用心的,个人魅力四射。课件制作精美,每个环节都用一句诗概括,内容丰富饱满,重点突出。在“原文关”中,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以读促学,老师富有激情,学生积极配合,师生互动频繁,而且老师还巧妙地用卡片拼成一个“美”字,让学生感受到山川之美,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很有感情的朗读这篇美文。在“注释关”环节中,用小组比赛形式营造氛围,学生更为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同时还注重方法的讲解,老师引导有方, 学生能很快地掌握一些文言字词。“四关”环环相扣,达到教学目的。建议:1.在“原文关”中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几个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再借助方法讲解后,学生进一步翻译,通过比较,以便更好地检验生成效果。2.可以适当练、评,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到知识学以致用。</p> <p class="ql-block">金山中学黄国荣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是位乐观大方,富有亲和力,综合素质很高的语文老师。教学语言抑扬顿挫,善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学中注重朗读指导,形式多样,达到有情有意读山水的效果。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解读文本翻译,学生开心回答,课堂氛围融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板书设计有创意,巧用多样纸条合成“美”字,凸显主题。整堂课体现审辨式思维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完美运用。小小建议:注释关的重点要确定为通过多举例、多探究、多训练来落实“成语推断法”的具体运用,从而强化本次研讨主题,达到“授之以渔”的效果。作业设计方面,要注重落实“双减”制度,可设定为20分钟,建议将《与朱元思书》与本文在注释、句式等方面进行比较训练,以便扎实基础,学以致用,更好地提升学生文言文翻译水平。</p> <p class="ql-block">侨声中学吴子新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原文关设计精心,富有层次性。教师范读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释关,方法丰富,学生参与度高,在相互竞争的氛围中,完成文意初步理解,预设生成,精彩纷呈!小建议:原文关第七个小环节或可接着归纳为节奏之美、语速之美等,让学生对朗读有更清晰的认识。翻译字词的方法亦可有所侧重。</p> <p class="ql-block">新侨中学苏白容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这堂课正如她的板书设计一样,用一个“美”字来形容,人美生美课也美。</p><p class="ql-block">一、美在师生的激情。林老师语文素养深厚,上课充满激情,在林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课堂上充满激情活力。</p><p class="ql-block">二、美在导入的设计。通过七上古诗词的情景导入,既让学生温故又导入本节课的山水文的学习,从而达到知新目的。</p><p class="ql-block">三、美在朗读的指导。原文关环节林老师重在朗读指导,用时15分钟。多种形式的朗读,配与文言文断句节拍、拖音顿音的指导。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才能深入地体会作者欣赏山水之美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四、美在方法的传授。注释关环节,是本堂课的精彩部分。林老师采用小组积分PK赛,学生积极活跃,参与度高。五种猜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翻译实词有据可依。</p><p class="ql-block"> 最后提点个人看法:原文关朗读(1)学生跟课文录音自读,两者同时朗读感觉造成重叠音,反而不利学生去感受读的美。是否先听录音再仿读。第(7)这个仙都里有什么景?景的特点是什么?这一部分是否放到第四环节讲解关再来提问。</p> <p class="ql-block">毓英中学柯雪萍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很强,自身的亲和力能很好地调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课堂成为生动有趣又干货满满的课堂。教师的范读,循循的引导,都体现出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以“美”贯穿整个课堂,不管是问题的设置还是知识的讲解,都让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堂,老师激情满满,学生兴致勃勃,真正将教师与学生融入课堂。</p><p class="ql-block"> 建议:“原文关”初步翻译这一块还是没有体现出来,作业的设计方面或许可以先易再难,并且注意一个时间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潘径中学许萍萍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是个富有魅力的老师,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融洽。“原文关”“注释关”、“翻译关”“理解关”四关一气呵成,水到渠成,其间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比我在文言文教学,借此提点小困惑:在“原文关”的题目设置上,涉及到了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是否应先“言”后“文”?</p> <p class="ql-block">磁灶中学黄冬玲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丽婷老师人美声美课美,让人陶醉其中!教师教学基本功深厚,朗读指导环节尤其突出,通过范读、个读、共读等形式,实现了“原文关”的教学!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虽是借班上课,但学生在她的引导下,积极踊跃,师生配合融洽,让学生乐在其中!在教学细节上,问题的设置、教师点评及过渡环节的设置、板书的设计等,都恰如其分,自然和谐!整堂课是一场美的享受!小建议:在课堂授课中适当关注一下未举手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安海中学吕耿銮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这堂课是一堂富有创意的文言文四关教学法实践课。</p><p class="ql-block"> 创意一:注释关借助《说文解字》中“欠”和“旦”的甲骨文来解读“歇”和“旦”的意思,让学生对字词的解释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创意二:原文关多角度多形式指导学生朗读,从节拍、顿音、拖音等角度,结合个读、齐读、范读等形式,有层次推进朗读指导,既感知了山水小品文的语言美,也达到以读促学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创意三:板书设计别致新颖。将课文各描写内容重新整合为“美”字,让学生形象感知山水小品文的内容美。</p><p class="ql-block"> 略微不足:原文关没有学生对课文最原始的解读翻译。小小建议:作业布置的内容要紧扣此次活动主题“成语推断法”,以达到教学练的一致。</p> <p class="ql-block">中远中学吴晶晶老师点评:</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在授课时用独特的方式让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大部分同学思索着、陶醉着,无论是朗读还是感悟,教师用自己的激情调动着,无需直接的言语要求,却可达到一定的效果,可谓“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素养,亦不丧失学习语文的热情。个人的困惑:四关是否只有原文关需要朗读,朗读能否贯穿每一个环节?</p> 邓有金老师总结发言 <p class="ql-block">一、欢迎新成员:</p><p class="ql-block">大家用热烈掌声欢迎一位新成员参加本次活动,她是晋江市潘径中学的许萍萍老师。</p><p class="ql-block">二、评课意见:</p><p class="ql-block">大家对团队核心成员林丽婷老师的评课都评价得很中肯,邓老师补充以下内容:</p><p class="ql-block">(一)整体印象:</p><p class="ql-block">(1)贯彻四关教学法(2)突显个性化特点,主要体现在:板书设计、朗读教学、方法指导、师生互动、激情教学、激趣引导等。</p><p class="ql-block">(三)具体建议:</p><p class="ql-block">原文关是核心,要力争突破,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突破:</p><p class="ql-block">1.重点字词:《答谢中书书》一文中,应该引导学生在“交辉、世时、歇、颓、复、奇”等字词中下功夫;至于“仙都、康乐、与”等注释可以直接提供。</p><p class="ql-block">2.整体感知:《答谢中书书》一文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整体感知能力:抓住 “晓、夕”两字理顺时间维度;抓住“高峰、清流、石壁、林、竹、雾、日、猿、鸟、鳞”等字词汇总描写景物;抓住 “仙都、奇”两字概括景物特点。</p><p class="ql-block">三、工作通报:</p><p class="ql-block">1.集体磨课:本次活动前组织了集体磨课,磨课表现比较好的有:国荣、蓉婷、白容、耿銮、雪萍、宣凤、晓彤等,特此表扬。</p><p class="ql-block">2.考勤情况:本次活动,团队内林艳、杨小梅师请假;以上老师都有特殊情况,所以同意请假。</p><p class="ql-block">3.美篇反馈:第十次美篇阅读点击量,依旧保持高位(1.1多万人次);第十一次活动,由于临近期末,所以没有制作美篇。</p><p class="ql-block">四、工作布置:</p><p class="ql-block">1.美篇制作:第十二次活动美篇,文字负责人:丽婷、承他;制作负责人:书寒、清福;图片负责人:清福、书寒;初审:丽婷、蓉婷、国荣;终审:有金。</p><p class="ql-block">2.活动主题:再次强调公开课首先是落实“文言文四关教学法”大主题,其次才是兼顾该次活动小主题;本学期剩余三次活动要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3.潘中专场:拟定4月8日举行本学期第二场活动,地点是晋江市潘径中学;我们邀请了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教研室主任到场讲座,所以主持人黄国荣老师和授课师许萍萍老师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如果由于疫情缘故延后,将另行通知。</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法文言文阅读教学,我们一路跋涉,一路欢歌,源头活水,汩汩成流。邓有金名教师工作团队本着语文人的初心,在语文教学的原野上策马奔腾,寻路芳华。乐思、乐学、智导、智研,我们将继续秉承着仰望星空的热情,脚踏实地,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文字:苏承他、林丽婷</p><p class="ql-block">编辑:叶书寒</p><p class="ql-block">图片:叶书寒、朱清福</p><p class="ql-block">美篇:叶书寒、朱清福</p><p class="ql-block">初审:林丽婷</p><p class="ql-block">复审:王蓉婷、黄国荣</p><p class="ql-block">终审:邓有金</p>

老师

学生

文言文

教学

朗读

课堂

原文

四关

审辩式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