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意境鉴赏漫谈〈一)

行人

<p class="ql-block"><b>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古代诗歌体现出的艺术美,是客观(生活、景物)和主观(思想、情感)相熔铸的产物。"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明朱承爵);"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两者而己"(清王国维),可见意境是情与境、意与境的统一。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就必须抓住诗歌意境中具有的丰富、生动形象,抓住意境中包含的作者情感。"红杏枝头春意闹"描绘出春天的景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再现了边塞风光,"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是以情写景的结果。古代诗人通过捕捉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特征的生动形象来引起人的美感,在感人的意境形象中去寄托自己的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古典诗词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只有把间接性的形象转化为读者认识中的形象,才能跨入审美鉴赏的大门。读者在诵读诗文、再现画面时,在接触诗人所见诗人所闻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的情志。这种鉴赏中的同步活动,也就是接触诗歌意境的过程。因此,熟读诗文也成为捕捉诗歌意境的重要手段。苏东坡说过:"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有精辟的见解:"吟诵的时候,对于所讨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者,内容与理法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通过反复诵读、也能领略到诗歌的形象、内涵、丰富的情味。反复咏读对诗歌整个情景的展现有着明显的效果,语调的轻重、语速的缓急、音波的长短、音质的清浊创造出一种与诗文情景相吻合的声音形象,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生意盎然的图景。读者要靠近作者,才能形成一种很好并且有效的审美体验,所以以读促析,再现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b></p> <p class="ql-block"><b>  诗歌的意境是美的艺术的创造,诗歌的鉴赏也是艺术的审美活动。古代诗歌的意境具有它的美点,郁达夫在谈到自然风光的鉴赏时曾说:"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浏览自然风光的欣赏者要捕捉其美点,才能领略到水光山色的妙处,那么,在感悟诗歌意境之前,或者之时,更应该捉摸美点。有人主张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寻找"兴会点"去领略诗歌的意境,是极有道理的。兴会的基本内涵就是使审美的物象给审美主体以兴趣,造成浓郁的审美情趣,使审美过程中出现最佳的时刻。寻找"兴会点"是捕捉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为什么"一夜飞度镜湖月",为什么梦游中的景象前后有绝然不同的变化,为什么要突然醒起而"长嗟",是以曲折变化创造的意境后面,道出了作者蕴含的深深感慨,原来是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两鬓苍苍十指黑,心忧炭残愿天寒"的饥寒交迫的卖炭翁,其辛劳的结果只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讽喻的方法揭示出撼人心魄的悲剧美。抓住了这些兴会点,才真正抓住了诗歌的意境,才能为体味意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而创造审美的条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