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琅书声传诗韵 融融春日促研情 ——市中语会举行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韶关市第十五中学

<p class="ql-block">  暖风拂人醉,杨柳弄春柔。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初中语文古诗教学水平,韶关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研会于2022年3月11日在韶关市第十五中学举行八年级语文阅读研讨活动。来自韶关市直、武江区和浈江区的语文老师济济一堂,共赏教学盛宴。</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上午由市第十五中学的王艳梅老师和市田家炳中学的刘秋娟老师对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同课异构,下午是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基础教育)一等奖——《立德树人:初中语文人文课型体系的创建与实践》课题组成员,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第二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毅做线上讲座。本次活动由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主持。</p> <p class="ql-block">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叙述了作者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惨遭雨淋的痛苦经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与会领导和老师们认真听课</b></p> 同课异构 精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王艳梅老师紧扣课文预习提示中“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引领同学们从“韵脚”入手,剥茧抽丝,找出古诗用韵特点与诗歌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十分具有亲和力,总是俯身倾听学生发言,并适时地给予引导和点拨,整节语文课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在作业布置上她充分落实“双减”政策,启发学生用声音、用画笔、用思想去传承经典,鼓励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开启诗歌诵读之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韶关市第十五中学王艳梅老师与学生精彩互动</span></p> <p class="ql-block">  刘秋娟老师立足诗歌本身,从“吟诵诗歌——意读诗歌——赏读诗歌”三个部分设计教学,循循善诱绘声绘色,和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自由诵读,感受诗中情感,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教会学生读诗、赏诗和写诗。刘老师语文基本功扎实,特别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虽是借班上课,却淡定从容,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刘秋娟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授古诗</b></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歌行体古诗的韵脚切入,用反复诵读的方法引领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诗歌的情感和诗人的抱负。课堂书声琅琅,为宁静幽雅的市十五中校园更增添一份韵味。</p> 专家点评 受益匪浅 <p class="ql-block">  在研课评课环节中,市田家炳中学的语文科组长刘晓芳老师和武江区教师发展中心钟学松副主任都认为两位老师的课非常精彩,充分体现语文功能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学生的诵读诗歌和理解诗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符合新课程标准。夏主任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两节课都能做到“以读为本”,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注意探究性教学行为的使用。建议王艳梅老师可进一步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抓住最佳时机促进教学生成。刘老师应适当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空间,更主动地表达自己想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韶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夏治新老师做精彩点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两位上课老师与领导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左一为韶关市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夏治新副主任,左二为市田家炳中学刘秋娟老师,右一为武江区教师发展中心钟学松副主任,右二为市十五中王艳梅老师)</b></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讲座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我市全体初中语文教师均采取备课组或科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了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第二实验学校刘毅副校长的专题报告。</p> <p class="ql-block">  该报告重点阐述了初中语文人文课型的内涵,即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各种文体为依托,以人文要素为载体,以落实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目的,创建富有特色的初中语文人文课型体系,优化各类文体教学。该课型充分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要素,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p class="ql-block"> 刘校长对初中语文人文课型分类、人文课型特点、运用课型建构解决教学问题方法和课型研究成果应用及效果做了详细阐述。讲座不仅开拓了我们视野,引发我们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思考语文教学内涵,也有助于我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  老师们通过线上方式集体听讲座</b></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既有专家的经验分享,又有高水平教研员高屋建瓴的指导,还有韶关市第十五中学教学处和语文科组有效组织和两位老师的精彩授课,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和反思等活动,助推我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而真正实现以研促教,共同进步,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文稿:范晶晶</p><p class="ql-block">校对:李俭</p><p class="ql-block">摄影:市十五中语文科组</p><p class="ql-block">审核:黄昌盛</p><p class="ql-block"><br></p>

初中语文

老师

韶关市

课型

教学

学生

人文

诗歌

中学

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