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雨草庐旧作新记(之六)

刘永镇

临摹和研习书法数年,一直中规中矩,在基本的技法、结构和章法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个性和风貌。是教学的规矩使然,也是自己性格使然。从唐楷出发,上溯到魏晋,下追至明清,多有涉猎。但终究未敢游离于法度之外。楷书依然是唐楷的笔法,结字受墓志影响较大,行书写过兰亭,但更多是有些张瑞图的影子,而隶书虽喜欢曹全的妍美,也愿意融进些伊秉绶的朴拙。<br> 记得有一次投稿,应该是全国的扇面展,我写的小字,赵金伟老师在场,他看了我的字,非常中肯的说:技法很好,在稍微的写出点格调就更有味道了。<br> 格调,味道这个可能是一个书者一辈子的目标追求。<br> 在各种展览中我主要是以写楷书为主,偶尔也尝试写行书,隶书等字体,但终未有篆书视人。<br> 人的精力和能力有限,能四体兼备者众,能四体兼善者寡。能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墨迹者更是凤毛麟角。<br> 人生来过,在旅途中有些可以回忆的过往,足以!更何况是把喜欢的事业做成了自己的职业,是不是三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