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颐和园十七孔桥齐名的云南红河州建水双龙桥 2022/02/27

BERLIN

<p class="ql-block">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和云南红河州建水十七孔桥(双龙桥)都是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像一对孪生兄弟。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作为颐和园的一部分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云南红河州建水双龙桥作为中国古代拱桥的代表作,成为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四枚古代桥梁邮票之一,在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云南红河州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而且又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专著中,专门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和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由此可见云南红河州建水双龙桥比肩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一座双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坐落在建水城西5公里泸水与塌村河会合处,因两河犹如双龙蜿蜓盘曲而得名。所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流,有一桥镇锁“双龙”之意。</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云南古桥梁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它承袭了我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滇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聪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在我国古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段桥面的宽度是4.3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先后遭遇了两次劫难:在咸丰六年(1856),双龙桥遭到兵燹,桥上的楼阁化为灰烬,但桥梁没有被破坏。经过当地乡绅不断筹措资金,到光绪二十四(1898)年重建完工。新建的阁楼仍按旧制建为3座,中间一阁改为三层檐歇山顶,口檐由一大二小,一直二横的三个歇山顶式屋顶组合而成,共有47脊。屋面琉璃黄瓦,造型层层叠叠,新颖别致,活泼大方,富于变化,十分壮观。其造型的复杂变化和建盖的工艺水平显示出建水匠人的高超技艺。</p> <p class="ql-block">桥中央的三层楼阁</p> <p class="ql-block">双龙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亭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而第二次劫难是北侧的阁亭在1915年的“护国战争”中毁于战火。</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桥北侧的一株古树,它一定见证了北侧亭阁历尽战火的兴衰存亡过程。</p> <p class="ql-block">二座十七孔桥的差别在于建水的双龙桥是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变迁,分二次建造完成的。是一座非对称的桥梁。桥面上宽度不同;桥拱的高度和间隔距离各异;双龙桥上还建有滇南特色的楼阁;在使用对象上也有本质的区别:颐和园十七孔桥作为皇家园林的一部分是为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服务的,云南红河州建水双龙桥是为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所需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这一段桥面的宽度大概在3米左右。桥面的青石光滑圆润,布满了岁月的包浆。</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记录了阁亭飞檐上挂的铜铃,每当清风吹拂时,铜铃叮当,清脆之声,声声悦耳。</p> <p class="ql-block">建水十七孔桥的日落,非常美,太阳映红了半边天空,河水被映照得金光粼粼,美得令人陶醉。这个视频是记录了云南红河州建水十七孔桥日落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p> <p class="ql-block">北侧桥头的吉祥物大象看成色可能是近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北侧桥面最开阔处可能有4.3-4.8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是记录了站在双龙桥上看到历史悠久的建水米轨火车隆隆驶过的景象。早在1915年5月1日,个碧石铁路开工。个碧石铁路也称个碧临屏铁路,是连接滇越铁路的重要路段,是中国最早的民营铁路之一,原为寸轨铁路,1970年经过改建后从寸轨转变成米轨,个碧石铁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