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记忆——滨州一棉

天天有鱼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为响应国家建设三线的号召,青岛国棉四厂来北镇组建“国营青岛第四棉纺织厂北镇分厂”。当地人习惯称为“北纺”。当时的口号是“好人好马建三线”,抽调大批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骨干力量携家带口来到了黄河北岸的北镇,在城南一片荒地上开始了筹建工作。边筹建边招工培训,到第二年下半年就建成了五千纱绽达到了投产的规模并开工。当年生产棉纱4028件,棉布208万件,创产值313万元。由此揭开了在盐碱滩上开拓创业的历史篇章,同时掀开了滨州现代工业建设的第一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〇年十一月十八日,从中学毕业的本人与一批同龄人一起招进了北纺。(时年十七岁)事后方知之所以下半月入厂,企业可以节省半个月的工资支出。一入厂就上了“开源节流”的第一课,月底并拿到了今生第一次工资——人民币十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入厂后分配到染场,与整理同属一个车间,但在另外一排平房内。操作铸铁染槽,将近百斤重的白布轴架到染槽支架上,从一个粗轴(导布辊筒)经槽内两根细辊筒上来缠到另一个粗轴上。染槽内是满满滚烫的漆黑染料液,蹬一脚开关布即按一个方向经染液缠向另一轴,一般要往返二十余遍再进入下一槽漂洗,最后进烘干机烘干。我们脚穿大雨靴,戴着长胶皮手套,工作服被染料溅得看不出模样,腐蚀得尽是窟窿。偶有不慎染液灌入手套局部就烫熟了,几年间此类工伤基本无人幸免。</p><p class="ql-block">早中晚三班制,甲乙丙轮流倒。下夜班后基本要睡一整天。但是还要组织政治学习,睏得哈气连天,听着听着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虽然高温高湿且有毒,是全厂生产环境最差的地方,可是从未有人要求调换工作,反而都乐观向上整天有说有笑。每天最关心的就是本班的产量质量是否比另两个班更好。都摽着劲比。那时真的单纯的很,换到现在恐怕没有谁能受得了。</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因为表现好吧,一九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我和几位同事被批准入了党。入党介绍人是车间党支部书记赵健泉和车间主任王作荣。二位前辈现已离世,在此谨表达怀念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时在一起的工友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有当地人,也有青岛师傅的子女。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以后渐渐发现,许多当地年轻工友的口音逐步向青岛话上靠,一些青岛俚语也成了大家的流行语,如“真惊了”。城市同化的力量还是很强大哟。“真惊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仅在语言上,在许多方面北纺都引领着北镇的潮流。逢年过节,各单位都上街游行庆祝,北纺的队伍是最有气派的。前面军乐队牵头,鼓乐震天,彩旗飘扬,浩浩荡荡,气势雄壮,使北镇人民大开眼界。每当北镇各单位篮球比赛期间,以青岛人为主的技术流的北纺队战术多变动作飘逸,屡屡夺冠,也为北镇人所津津乐道赞叹不已。原先我们家中都很简单,没有什么家具的概念。从北纺人家里才知道了大衣橱写字台等,北镇随之刮起了做家具之风。至于穿着更是引领时尚,北纺的女性上街,路人一眼就能辨别出来。可以说北纺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为惠民地区立下汗马功劳,在改变社会风气引领城市文明方面也起了启蒙和示范的作用。当时都为自己是个“北纺人”而自豪。</p><p class="ql-block">那时虽然正值文革时期,但是厂里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并未受到社会上的冲击。相反,“抓革命促生产”热火朝天。尤其每年“大战红五月”、夏季大战高温高湿期间,全厂上下齐动员。记得当时全厂学习“五连二排”标杆(最早时把清花、前纺、细纱、后纺、准备、织布、整理和机修分称一至八连)标语满车间,科室下车间服务,整个企业热气腾腾,一派兴旺景象。即使现在想起来都是那么鼓舞人心。如火如荼的年代,难以置信的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说到经济效益,北纺在惠民地区是首屈一指。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内最挣钱的行业,一是烟草,二是印染,第三就是纺织了。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纺织业,其相对低廉的原料和劳动力成本使轻纺工业成了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北纺为惠民地区经济和财政收入提供了相当比重的财政和税收资金,成为当地经济的台柱子。惠民地区由此进入工业化的进程,北纺居功至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二年,北镇分厂与青岛正式脱钩,始称“国营北镇棉纺织厂”,一九八二年县级滨州市成立,惠民地区改为滨州地区,北纺于一九八九年正式更名“国营山东滨州第一棉纺织厂”,这时已是拥有五万纱锭的中型国营企业。滨州一棉整个存续期间,先后孵化出了滨州二棉、三棉、毛纺厂,又以染场为主体成立了滨州印染厂。母鸡下蛋式的裂变,为滨州纺织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完善壮大滨州工业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染场分出去后,因多年在此环境下患了关节炎鼻炎而留在了整理车间,继续在北纺工作。这时才有机会整日在纺织厂标准的锯齿形大车间里,算是真正置身在纺织厂内了。此时干车间保全工,工作环境比先前优越舒适多了。可是不懂的业务太多了,必须从头学起。记得有次上中班,需停电维修设备,结果拉错了闸把旁边车间的配电箱闸拉下来了,造成后纺车间几台车停机数秒钟,幸亏没造成大的损失。这件事教训十分深刻,从此再也不敢一个人值班了。</p><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上级抽调去参加“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去博兴农村驻村两年,回来后调厂团委,由此开始了机关工作。</p><p class="ql-block">当时企业管理是很严格的。车间就不必说了,即便科室也是上班必须提前到打扫室内卫生,打好开水,每天都要做到桌明几净,井井有序。办公楼一层是生产科室,二层是政工科室。那时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厂内各车间篮球乒乓球赛文艺演出等定期举行,整个企业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p><p class="ql-block">企业办社会是当时的特色,北纺也不例外。卫生所、食堂、幼儿园(休完产假五十天就可送幼儿园)子弟小学、浴室、单身宿舍等一概俱全,使职工们解除了一切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到生产中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岛师傅们。单照是高级工程师朱渭周。如今已百岁高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纺政工部门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共青团一棉委员会全体委员合影。前排左二即本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棉幼儿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粉碎“四人帮”举办展新气象展览会,各车间抽调的讲解员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一九七〇年进厂到一九八四年离开一棉,在这里共生活了十五个年头。先后经历过染场、整理车间、团委、二棉筹建处和组织科数个工作岗位。从一个懵懂青年到后来转干,从娶妻生子到上大专,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一棉给了我丰厚的回馈。为自己能有这样一段经历而自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八年,针对全国纺织行业全面亏损局面,首先在号称纺织“上(海)青(岛)天(津)”的上海开始了压缩淘汰剩余产能的“砸锭”风潮。很快波及到了一棉。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棉的生产经营经受着巨大困难,基本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同年,滨州最大的国营棉纺织企业——滨州一棉被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魏桥创业集团兼并了。耐人寻味的是,当年魏桥纺织还是一棉派工人去帮助安装的。真是时势弄人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散步路过原厂址,总要驻足凝望一会儿。这里大门内办公楼前曾立着滨州唯一的毛主席立像。如今已经成了一片商住小区。望着灯火通明的楼房街市,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里曾经的辉煌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又来到了厂址以西的一棉宿舍。这条距厂区一华里长的马路,当年上夜班下中班的深夜里,整个北镇只有这里还人来人往,给寂静的街道带来暂时的喧闹。一棉宿舍是当年北镇最大的居住区,一大片平房,房间都不大,但室内布置却都很讲究。后来盖起了楼房。随着岁月流逝,这片当初让人羡慕的小区逐渐衰落,成了滨州的“光字片”。每当看到这片小区,心中就难以平静。当年青岛师傅携家带口来滨州,如今许多人后代都留在了这里,生活仍不宽裕。一棉所有师傅们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滨州永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青岛时,曾专门去水清沟拜访过原国棉四厂旧址。如今已成一片楼房。目的就是想去亲身感受一下青岛师傅们的胸襟。看看他们的故居,也作为对他们的致敬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些年滨州《鲁北晚报》曾到青岛采访过许多当年的援滨青岛人,退休住在青岛的我也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大家共同回顾了这段难念的历史,共同缅怀支滨而已离世的先辈,也对自己能成为这段历史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是的。没有北纺的建设就不会有滨州工业化的今天,今日之滨州是踏着当年一座座工业基石迈过来的。虽然一棉已不复存在,但其曾创造的光辉业绩、为滨州做出的巨大贡献已成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将永存滨州史册,滨州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行香子】滨州一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夯立荒滩,三线标杆,黄河北岸筑人先。辉煌路迹,鲁北风帆。叹惜时运,中途落,鼓旗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一棉功绩,铭镌史册,不朽丰碑刻其间。精神永驻,地阔天宽。在滨卅载,风云过,史空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部分照片来自友人或者网络。致谢作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