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3月11日,慧创读书社的社员相聚于初春的午后,在时间的缝隙中沉下心来静静品味书香。张娟副校长、杨晓青主席出席此次活动。 有人说作业是学校教育的名片,它折射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也有人说作业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往往习惯于布置作业,却忽视了反思它是否发挥效果。如今,“双减”时代来临,教师对作业有了更科学的认识,让我们一起聆听她们的思考。 郑涯文老师主持并开启了今天的读书分享会。 吴姗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作业的发展史,她认为在研究作业思想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结合当下作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建构和确定一种理论视角来指导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徐席席老师提出让作业化身“养料”。她认为对于同一个作业,不同的孩子需要付出的时间和努力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关注每个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兴趣爱好、认知风格、意志力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 赵婷老师结合日常教学实例,针对书中的课程视域下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做分享。她提出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需要保持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的一致,作业时间要合理,作业难度要适切,作业类型要多样性,作业要体现纵横结构性,教师更要关注个性学习的差异性。 最后,张娟副校长做总结发言。她鼓励年轻老师们认真钻研,树立分层作业的意识,用情境性的、可操作性的作业替代机械的抄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适合的作业有所收获。 手捧书籍,就是手捧希望;开卷读书,就是打开世界之窗。让我们亲近书本,与书为友,汲取知识的灵气,让校园飘满浓浓书香。 图片:王衬<div>文字:郑涯文</div><div>审核:张娟、胡永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