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书香,阅读致远——政史地组读书分享活动

吴小花

<p class="ql-block">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 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阅读对于教师成长应该是第一位的。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为了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文素养,2022年3月11日,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读书感言。政史地组的老师们以书为友,畅所欲言,含英咀华,从书中获得真知,从书中不断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道法组 <p class="ql-block">  李媛媛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教师要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这一章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教师借鉴的地方。文中是这样写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卓越的教师,就要有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本领,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名教师,增强竞争优势让别人无法取代你,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人。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全面综合素质之上。主要表现在独特的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教学见解。</p> <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能成为一名名师,但是我们不能没有教育理想。实现教育理想唯一的途径就是靠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有一句话我感触很深,我们也许永远也追赶不上别人,但是我们自己可以和自己比,哪怕今天比昨天进步一毫米我们也是值得高兴的,每天进步一点点积累起来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陈敏老师的分享主题是“教育从爱开始”,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让大家感受到了师爱的力量。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的:"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础之上的爱,不同于那种保姆式的爱,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或施恩式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耿江丽老师分享了《生活中的民法典》。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会同中国法制出版社组织力量编写了这本《生活中的民法典:看图学法》,选取群众关心的118个民法典热点问题,用问答和漫画相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阐释民法典一系列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能为群众学习民法典、遵守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提供有益帮助。</p><p class="ql-block"> 在耿江丽老师的案例分享中,我们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必须遵循的规范,我们应当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娟老师在假期中阅读了《学习的逻辑》,这本书从主要从学习技巧与习惯的角度入手,进而深度地一一去解析每一道学习的技巧以及方法。通过对于方法的分析,最后展现给读者的是多种类型有多种学习方法所整合而成知识学习法框架图。作者也是采用了幽默生动且充满着趣味性的语言,将一本本应该是相当无趣乏味的书籍,变得别有一番风趣。在对学习方法的讲述时的详细以及不是会出现的英国对比式幽默,给这一片文章增添了几份不一样的韵味。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也让读者能从这一些事列中,真正的了解到这些有用处的学习方法。书籍中也帮助你对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了分门别类,直观且简单地展现出了不同的学习模式,让读者可以更加有计划有规则地进行学习。</p> 历史组 <p class="ql-block">  杨楠老师带来了《微尘》,一部非虚构故事集,总共写了二十一个故事。以凝练的笔触,书写普通工人的亲情、爱情、友情,读来感动、感慨、感怀。这是一本生命的书,描述一群卑微到尘埃里人,为了生活每天行走在刀尖上的人生。 </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生命的终点都是死亡,只是有些人被迫提前,天有不测风云,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生命有时很坚强,坚强的好像死神都躲着,生命有时很脆弱,一个活蹦乱跳的生命,可以刹那间就没有了。生命可贵,我们谁都知道,可我们常常忘记自己拥有最宝贵的东西,所以我们更应当珍惜当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胡强强《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读书感悟:历史问题是重大原则问题。新疆属于新疆各组人民,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和追求。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p> <p class="ql-block">  孟祥锋为大家分享了《爱弥儿》,这是一本教育名著,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结合书中内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时刻反思并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应该盲目依从学生要求什么就给什么,而是要给他们所需要的。同时,我们还要适当地让学生经历困难,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二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到因材施教。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白纸上留下烙印,这一笔下去,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涂鸦一片,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因此,我们应该慎重对待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自然的锤炼。三是充分认识教育应该遵循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生动、活泼和主动地发展。正如卢梭在书中所说: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妍荭老师带来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是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范梅南的经典之作。书中用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的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让我们对教育教学有了更亲近的感受:用爱来感染学生! </p><p class="ql-block"><br></p> 地理组 <p class="ql-block">  孟思懿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班主任专业成长》一书,当我们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用手指着下面大声训斥,或者宣布禁令时,我们就已经把自己推倒了一个孤独一人的悬崖边,注定无助、无果。很可能就是这种孤独的结果,让我们从上面走下来,置身于孩子们中间,从他们那里得到智慧,获得合作。</p><p class="ql-block"> 政史地组10位教师,有8位班主任,作为内初班班主任,我们应该边阅读边实践,活学活用,融会贯通,尊重学生的平等人格,原谅学生的弱点,遇事沉着冷静、信任学生、理解学生,耐心的聆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吴若蕾老师分享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教师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也不是伟大的什么蜡烛、园丁。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但教师应该是一个 “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求高远、底蕴和智慧,勇于创新,勇于挑战。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叶圣陶先生说过: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读书路上,我们收获了太多的幸福与快乐,与别人分享,你又能收获一份快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博览群书,读自然万物,感社会人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爱心、有诗意、有内涵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教师们以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整个分享会组内教师们倾听认真、气氛非常热烈,相信政史地组的教师们会把这次读书活动作为起点,把读书和学习当做终生的必修课,做幸福的书香教师,做学生们心灵成长的领路人。</p>

教师

学生

学习

民法典

老师

教育

我们

分享

阅读

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