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一些日子铭记在心里,有一些人永远不会忘记,有一些往事并不如烟,就比如我们在二顺才插队落户的日子。那村,那人,那些似乎充满激情又有些心酸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顺才,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新安公社的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小村落。村最南端有一排土坯房,一连五间,是我们二十个天津女知青居住的地方,四间住人,最东面那件是库房,存放劳动的工具和腌咸菜的大缸,那大缸里就是我们一年四季的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个女知青是1968年天津第一批加入上山下乡队伍的,每个人报名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时候的我们都觉得自己应该为祖国贡献一切,要到祖国的边疆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特殊的家庭,我们明智的懂得除了插队也没有其他出路,去建设兵团也是通不过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插队第一天开始,艰苦的劳动就成了家常便饭,城里的娇小姐一件一件努力学着做好每一件农活,锄地,割地,薅地,赶毛驴车,跟车装车,盖房,担土挖渠,没有一个人示弱。一段时间过去,我们俨然已经超过村里的女社员,成为生产队的壮劳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艰苦的劳动可以承受,但是思念家乡和前途渺茫的痛苦,却折磨着每一个人的内心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能说什么呢?说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心中的苦闷如何倾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蒙的夏天日落晚气温高,收工了,吃完饭,闷热的天气让我们在屋子里喘不上气。一天突发奇想我们就爬上了房顶,一阵微风吹过,终于感到片刻凉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谁带头唱起了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悠扬的歌声婉转的旋律在即将夜幕降临的空中飘荡。</p><p class="ql-block">熟悉的歌曲,带着忧伤,却让我们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家乡,一人唱变成了大家合!妈妈在哪里?家乡还能不能回去?歌声变成了哭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唱就收不住场,那个年代流传的歌曲也多,大家也都会唱,一曲唱完,另一曲马上接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长明……”“人人啊都说江南好,我说边疆赛江南………”“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大青山啊山连山,连绵起伏忘不断……”</p><p class="ql-block">随着歌曲的跌宕起伏,我们变得有点喜怒无常,一会儿心情激荡,一会儿情绪飞扬,一会儿又黯然神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八岁的姐妹啊,身在异乡,坐在知青的房顶上开始了歌曲大联唱!真有点像现在的“快闪”。</p><p class="ql-block">一曲接一曲,也不知道唱了多久,只是天越来越黑,气温渐渐凉爽,深邃的夜空无数的星星都跳出来听我们唱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出工,社员们七嘴八舌地问我们:你们知青昨晚咋来来?(内蒙话怎么啦?)</p><p class="ql-block">我们咋来啦?我们想家啦!可我们不能对社员说,我们一直都说插队一辈子的啊!</p><p class="ql-block">所幸,我们所答非所问:你们听到啦?好听不好听?</p><p class="ql-block">社员们异口同声说:这么大声,咋听不到!好听!今晚还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乎,那些天我们收了工就赶快吃饭,吃了饭就爬上房,开始我们的歌曲大联唱,搜肠刮肚,从小到大学会的歌曲通通唱个遍。</p><p class="ql-block">饱了社员的耳福,也缓解了我们一天的劳累和散不去的思乡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歌声飘过二顺才的上空,飘啊飘,飘到大青山,飘过大草原,也许能飘到我们的家乡吧。</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返乡,在我们知青房前。房子已经被社员翻盖。</p> <p class="ql-block">在二顺才村里</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后和二顺才乡亲们相聚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