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矿山人

山民

中条矿山人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一矿山老场景拾零</p><p class="ql-block"> 作者:原春生</p><p class="ql-block"> (纪实文学)</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最南边有一座名叫中条山的大山,据说唐朝时先民们就在这座山里挖矿炼铜。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准确地讲是一九五六年国家成立了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属于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矿山建设者汇聚在大山里,用短短几年时间建成了一座集采选冶为一体的大型联合企业。方圆近百公里的中条山腹地,从此沸腾了起来。在此,我们称这些矿山建设的先驱为中条(老)矿山人吧。</p> <p class="ql-block">  矿山的技术骨干主要来自北京有色设计院,熟练工人有莲花山技校的,东北杨家杖子的,河北寿王坟的,江西八一铜矿的,还有大量的转业军人和从农村招来的青年工人。据说除了没有西藏的,全国各个省市的人都有,从人员构成上讲绝对是那个时期最好的,说群英荟萃一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单从分来的学生去观察,就可以看出端倪。有清华的,有北师大的,有东北工学院的,有西冶的,有北钢的,全国各地名校的学生都有。</p> <p class="ql-block">  距公司总部西南三十多公里,有一个矿叫胡家峪矿,十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矿叫篦子沟矿,往东五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矿叫铜矿峪矿,另外还有一个省属的老宝滩矿。这几个主力矿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分别被叫做红旗矿、跃进矿、东风矿、红光矿,这些很有意思的名字老一点的矿工都还有记忆。</p><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矿山建设者,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事风格,互相交融,互相碰撞之后形成了特有的矿山文化。下面分别从衣、食、住、行、娱、作几个方面聊一聊,也许能引起一些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一)衣</p><p class="ql-block"> 矿山井下阴冷潮湿,工人们工作时穿的衣服叫工作服。井下工作服的标配是:棉衣、棉裤、安全帽、雨靴、白毛巾、电石灯、铝饭盒。棉工作服很厚实,里层是白棉布,蓄有棉花,外面是蓝布,隔两三公分用缝纫机扎一个竖道,这种衣服穿在身上,非常有矿山特色。冬天的时候,许多人在非工作时间也穿棉工作服,在特定的环境里,那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据说一九六零年四月份,从河南孟源车站招收了一批工人,这批工人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叫“六零四”。这些人为了讨生活扒火车到了孟源车站,净身一人,什么行李也没有,愿意到矿上工作的,登记之后就是正式职工,矿里每人给他们发了两身工作服,一身井下穿一身井上穿,在那个好多人都穿补丁衣服的困难时期,能有这个待遇是很值得庆幸的。</p> <p class="ql-block">  手拿流动红旗,是姜关有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些是他吃苦流汗换来的。这张图片应与前一张图片一起看,他是电耙工,上一张图片反映的是他们劳动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二)食</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建在两山之间的矿山,南北长也就二三千米,东西宽有一两千米,生产区和生活区都建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有两三千名职工家属就生活在这里(指矿区,另外还有工人村家属区)。供单身职工吃饭的食堂就有四个,分别是一食堂,二食堂,三食堂和保健食堂。那个大锅饭大锅菜还真是好吃,秋冬季节有一个菜叫白萝卜炒粉条,几乎每顿饭都有,一份菜只要五分钱。那道菜深受职工欢迎,在别的地方根本吃不到那个口味的那么好吃的菜。一位在食堂工作的大师傅无意间透露了其中的秘密。他讲到:在做葱爆肉的时候,因为这个菜里面有肉,炒菜时往锅里面加的是水,炒白萝卜和粉条的时候,往锅里面加的是煮肉的肉汤,因而那个菜就特别香,难怪好多人都争着抢着打这份菜。</p><p class="ql-block"> 井下工人腰里挂着的饭盒子是中午吃保健饭用的。当时保健就一种饭,大烩菜加馒头,那个大烩菜用料实在,有猪肉、粉条、豆腐、大白菜、萝卜、海带等等。在井下工作的工人师傅们,中午可以吃一顿保健饭,一人一大勺子大烩菜,再加一个四两重的白面馒头,每一份菜里都能有好几片肉。在那个年代,这顿饭是不少人的主要营养来源,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大烩菜和馒头吃完之后,饭盒子接一点开水,轻轻摇一摇洗饭盒子的水就变成了菜汤,喝了那个菜汤以后,浑身才会变得舒坦。</p> <p class="ql-block">  保健饭后来改成了肉包子,一顿饭一个人发两个比拳头还要大一圈的大肉包子,那个肉包子真叫一个香,能把人吃的满嘴流油,稍不留意那个油还流到手上,流到袖管里。</p> <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粮食是定量供应,井下岩工每月伍拾捌斤粮,运搬工每月伍拾参斤粮,单身职工到食堂吃饭,需要提前到食堂办公室购买餐证, 餐证分为三种,一种是粗粮票,一种是细粮票,还有一种是菜票。在苦累脏一线工作的工人,待遇非常高,不少人都有餐证结余。</p> <p class="ql-block">  有一件事非常有趣,有一次职工食堂改善伙食,给大家做炸油条,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购买四两油条,需要四两细粮票外加两毛钱,有一位青年职工,稍有一点捣蛋,他向食堂管理员提出,四两细粮票是四两干面粉的重量,四两粮票买四两油条,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吧?那个管理员反应很快,顺手多给了那名青年职工两根油条,扭头说了一句,你提的很有道理。性格粗犷解决问题直接,是矿山人特有的行事风格。</p> <p class="ql-block"> (三)住</p><p class="ql-block"> 矿上的职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本人和家属子女都是非农业户口的,这类人住在山坡上的平房里,每户大约有两间房。一类是单身职工,本人有非农业户口,家属子女在农村,这部分职工住在单身楼里。相对来讲住宿条件都不错,特别是单身楼,虽然拥挤一点,一个宿舍六个人甚至八个人,屋里的陈设比较简陋,一个人一张单人床,但室内以及走廊过道都干净卫生,相对来讲比较舒适。冬天里暖气烧的特别好,有时甚至需要开窗户降温。</p><p class="ql-block"> 矿区里有一个非常奇怪的词汇叫“临时家属”,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这么一个名称。“临时家属”是指单身职工家在农村的爱人子女来矿上探亲,临时居住在矿区。怎样讲你叫人家“临时家属”也不对啊,家属怎么可能是临时的呢?合法家庭美满夫妻,你叫一个“临时家属”,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最苦的也是这部分人,有条件的在单身宿舍找一间房住一段时间,没有条件的就只能在山坡上挖一个窑洞,或者是用木片和油毡纸搭一个简易房子住宿,非常不容易。此外,来矿家属的吃饭还是问题啊,需要找老乡、工友借餐证,将餐证换成面粉,才能有的吃,那真叫一个苦。</p><p class="ql-block"> 当时有一个口号叫“以矿为家”,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这句话的本意是希望职工热爱矿山,把矿山企业当家一样的看待。但矿山是国有企业,怎么可能是家呢?职工的家到底在哪里?无论是平房还是楼房都是企业的,怎么可能是职工的家呢?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矿山人对家的概念有着它特殊的理解,四海为家,用在这个地方倒是特别贴切。矿山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弟是较早走出去的一批人,这些人没有农村青年那样恋家,他们敢于出去闯世界,父辈们生存的环境与此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靠近县城的地方,人们陆续购买了商品房,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矿山人豁达包容的性格,五湖四海的“江湖气”是有它形成的原因的。</p><p class="ql-block"> 人分三六九,个别人也真把企业当成了“家”,基本上单位有什么,他们家里就有什么。钳子、扳手、螺丝刀,笤帚、簸箕、电灯泡,都是从单位拿的。后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四)行</p><p class="ql-block"> “听诊器、营业员、杀猪刀子、方向盘”,在那个年代特别吃香。会看病的医生,商店的售货员,肉店卖肉的和会开车的司机,是那个年代最吃香的职业。能当个司机,那真是光宗耀祖,够半辈子吹牛的了。山区交通不便,开车的司机要多牛有多牛,极个别有一点背景的司机,那更是两眼看天谁也不尿。没办法,想去公司总部,想去县城,没有车坐,你不央求司机,说走不了就走不了。</p><p class="ql-block">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司机不如从前吃香了。有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可以看出社会变革带来的变化,有一位头脑灵活的工人,自己花钱买了一辆蹦蹦车,在业余时间做小买卖跑运输,乘车人每人一元钱,蹦蹦车就可以把你送到县城,生意那叫一个好。有一位聪明一点的司机,看到之后感慨地说:“社会变了,我们司机只值一块钱”。</p> <p class="ql-block"> (五)娱</p><p class="ql-block"> 去职工俱乐部看电影是矿山人最大的娱乐项目。职工俱乐部几乎每晚都放映电影,每张电影票只要五分钱或是一毛钱。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放映时,那真叫一个火。卖电影票的窗口,是在售票室的窗台上安装了一块厚铁板,铁板的下方割了一个有碗口大小的孔,买电影票需要把手伸进去,将手里攥着的钱递给售票员,人挤人,一个小小的窗口塞进去好几只手,想要把攥着钱的手伸进窗口不容易,拿到票以后,把攥着票的拳头抽回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人的手上胳膊上都让那块铁板给拉了一个大口子,不少人是带伤看的那场电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球场打篮球最受青年职工喜爱,受条件限制,可供选择的娱乐项目不多,只有打篮球这样一个好选项,因而打篮球的人就特别多。矿山职工组成的篮球队是那个年代里竞技水平最高的球队,随便一个矿山的篮球队在县城乃至一个地区都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政治氛围很浓,每周有四天晚上以队段为单位组织政治学习,领导宣读的署名为<b>梁效</b>的长篇大论“论无产阶级专政…”、讲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挣钱养家的工人能听进去的还真的没几个,但他们在开会时一定要装成专心听讲的样子。政治高压不能把人逼疯,但确能把人逼傻。有一条正在出矿的电耙道,由于原木堵住了漏斗,矿石下不来,生产队长到现场查看后,急忙用电话向领导汇报。他将那个铁疙瘩做的防爆电话的听筒用下巴壳夹住,使劲张开双臂比划着说:“W主任啊,那个原木这么粗哪,真难弄”。在那个不知可视电话为何物的年代,声音传输都是困难,你用手比划对方怎么能看得到呢?人急心乱不出洋相才怪呢!</p> <p class="ql-block"> (六)作</p><p class="ql-block"> 苦、累、脏、险是矿山工作的显著特点,正是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存在,矿山人的待遇,也是那个年代最好的。井下工人每个月可以挣到伍拾多元钱,有这些钱一家人起码可以解决温饱。</p><p class="ql-block"> 说是企业,它也是一个准军事组织,生产单位的建制都是按连排班设置,队长叫连长。每天早中晚,矿里的大喇叭按时响起,听到喇叭声,工人们顺的像一渠水一样,该睡觉的睡觉,该吃饭的吃饭,该工作的工作,条条理理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  “红五月劳动竞赛”、“向国庆节献礼”、“过革命化春节”,一年四季几乎月月都是会战,将埋藏在千米大山深处的矿石变为铜材,是矿山人挥洒鲜血和汗水换来的。</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叫王锦江的岩工,为了观察爆破效果,搞过一次极富挑战性的实验。在掘进掌子面用凿岩机钻完孔后,二十几个孔本应一次性装药爆破,他确一次只爆几个孔,将矿渣清掉后,再进行第二轮爆破,从里到外逐层推进,分析研究眼位布置和钻孔角度的最优方案,尽力掌握凿岩和爆破技能,用心做事达到了极致。此人后来事业有成,曾参与冶金部劳动定额制定,不甘平庸,不混日子,怎么可能落在人后呢?</p><p class="ql-block"> 1975年劳动竞赛的先进单位(队段),每人奖励了一瓶猪肉罐头,那个罐头真的好吃(好多人也是生平第一次吃罐头)。现在回想起来,那才叫真正的“奉献”。</p> <p class="ql-block">  中达公司在安置职工就业、维护矿区社会面稳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老矿长刘期英(湖南省常德市人)富有开拓精神,他睿智灵活,在管理创新方面功勋卓著。在由计时工资制向计件工资制转变的过程中,劳动定额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调整等,他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叫芳芳的广播员,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误过点,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工作的时候,广播里代替军号的总是那几首曲子,象《洪湖水浪打浪》、《我的祖国》等,这些曲子无意之间变成了矿山的保留曲目。即使已经退休了的矿山人,偶尔听到这些曲子,像军人听到了军号一样,都会精神为之一振,瞬间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热年代,这个广播员不经意间办了一件大好事,以歌曲的形式将那一段难忘的岁月植入到了矿山人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井下的竖井有二三百米深,提矿的叫主井,运送材料和拉人的叫附井,每隔四五十米布置一个采矿中段,中段口与竖井的连接处叫马头门。为什么叫马头门呢?只需要抬头看一看那个地方就明白了,因为它的形状像马的脑袋一样,所以叫马头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哪一位老祖宗把它取名为跑船的码头的码头门,以讹传讹,就这样叫了几十年,后面的人心知肚明也没有去纠正,大伙哈哈一笑,无伤大雅的事,叫什么都行,大家心领神会。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了矿山人特有的智慧和他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大约拍摄于1975年 ,照片上的姑娘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高个子的刘松立,性格直率的张淑华,爱说爱笑的刘莉等,一个比一个能干。当我们现在风轻云淡地看这张照片的时候,很难体会到照片背后的艰辛,那是真正的重体力劳动,作业现场有噪声有粉尘,操控与她们体重相当的凿岩机,姑娘们真的厉害。</p> <p class="ql-block">  胡家峪矿下属有一个桐木沟坑口,是一个靠索道运输的规模不大的矿点,那里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往,有过年出矿量30万吨的骄人业绩。传说古时候那里的桐木特别茂盛,桐木上曾经落过凤凰,是一块风水宝地。藏龙卧虎地,深山出俊鸟,那里的姑娘秀丽俊俏,那里的小伙聪明勤劳,不少在那里工作过的矿山人都事业有成,个别的还被提拔到中央机关、国家大型企业担任领导。</p> <p class="ql-block">  中条山公司累计产铜200多万吨,为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深藏功名的矿山人理当不被人们忘记,壮阔雄峻的中条山将永远记住她们青春靓丽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矿山子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少男孩取名为建国、爱国、卫国,好多女孩取名为某某花、某某玲、某某琴,她们发自内心地感恩企业,因为企业给予她们的太多太多,心胸宽阔眼界宽广是这个群体的显著特点,继承优良传统,这些人敢闯敢干,许多人都事业有成,做出了不俗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  大河东流去,花开花谢时。时代前进的滚滚洪流,让许多事成为了过往,过往里那些美好的记忆,将会永远留给后人,它将以精神食粮的形态以飨于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行笔至此,耳畔隐隐约约飘来了一首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