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有思路·合力共研开新局

qtyz

<h5>—2022 年奇台县探索“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的第一场研讨活动纪实</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赵省 )</h5> <h5>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小学思政教育有序衔接、一体推进,3 月 8 日,陈东自治区名师工作室联合奇台县教研室在奇台一中开展了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奇台一中、奇台四中等 46 位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br> 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以推进乡土文化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课题研究及运用为抓手,进一步探索“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程”,逐步形成“县际联动”的机制,把县域内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地、落细、落实。</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题解决为导向,课题研究是抓手</h5> <h5> 邱老师从县域内整体课题立项与结题的现状入手,结合成功的案例给我们深入剖析了课题申报和结题不成功的原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带我们解读了“昌吉州 2022 年‘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指南”,从“以校为本”小课题的原则、选题基本标准及思路、选题基本途径、研究流程、研究中常见的误区五大方面入手,结合详细生动的案例为大家做了一场精彩异常的小课题研究讲座。邱老师在讲座中指出“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对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鼓励大家多积累,多研究,多写作,激励大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成就属于我们的教育事业。邱老师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解答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困惑,引起了参会老师的深入思考,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针对性指导。讲座吸引了来自数学、化学、生物、地理等非工作室成员的积极观摩学习,充分发挥了陈东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骨干教师首示范,群策群力促成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骨干教师首示范,群策群力促成长</h5> <h5> 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把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落实到中小学思政课一 体化建设工程中,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梁信端老师上了一节20 分钟的课堂展示课《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梁老师的课立足学 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议题式教学的方式,整合了乡土化教学资源,围 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思路展开。导入环节用《有我, 与你在一起》 视频片段启发学生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保障“安全网”? 在课堂讨论环节给学生辅助了奇台县的医保社保数据资料, 学生在体验生活情境和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种 类及功能,通过进一步比较和分析中外医保现状来感悟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的渗透。<br> 全体政治组老师在微格教室就梁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评课议课。 首先,陈东老师充分肯定了梁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乡土资源的选择与运用非常的契合,为后续把乡土资源融入小初高一体化建设开了个 好头,说梁老师有骨干教师的风范和创新精神。李剑锋老师、王宇老 师、马永林老师、郝际敏老师给梁老师在设计的逻辑、乡土资源的拓展、核心素养渗透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收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仰望星空的勇气 </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脚踏实地的态度</h5> <h5> 会议最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东老师说本学期的重点工作是乡土文化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运用及课题申报研究活动。陈 老师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到知行合一。我们要以课题研究为抓 手,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乡土文化、认同乡土文化、进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统筹学生各阶段的发展,用脚踏实地的态度做出一番成绩。大家一起共同商定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主题,邱老师和杨美娇老师提出腰站子新农村建设作为新疆新农村建设典范可以作为一个选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进入小初高课堂。陈东老师和吴华老师提出以“奇台县博物馆”和“奇台一中校史馆”为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助力乡土文化 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其他老师也都大胆提出了很多创新的点子,为课题的主题选择提供了好的思路。陈老师鼓励大家在深度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政治教师也要走出校门,在行动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推进,探索出一条有奇台地方特色的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般模式,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者。</h5>

老师

课题

思政课

一体化

乡土

中小学

研究

奇台

建设

奇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