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印象记<br> 一生中,值得回忆的东西很多,如果整理成文字,有很多经典的东西,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完整的小说,这里说一说我的人生片段---郑州印象记。<br> 六十年代,我出生在豫南大别山下固始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那里是个人多田地少的地方,从我记事时,全村人住的是土坯茅草房,全年收的粮食就是一天三顿喝稀饭,强迫只能维持半年,剩余的全靠国家供给。<br> 1982年3月,因为父亲去世早,为了给家庭增添点购买粮食的钱,正在读初中三年级16岁的弟弟不得不辍学外出到郑州砖厂打工,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在郑州砖厂卖苦力的弟弟不但没挣一分钱,包工头拿着钱跑了,把弟弟和一块来的本村几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困在砖厂。<br> 接到弟弟他们发回的求救电报,我们几家人连夜聚集一块,商量谁带钱去郑州救人,经过大家推荐,让我带着钱去郑州,推荐我的理由是,大家认为我在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去县城里参加几次表彰会,有县里发的“通讯员证”,带着证件去郑州接人不会受人欺负。<br> 为了防止去郑州救弟弟几人的钱遭扒手偷窃,第二天早晨临行前,母亲把我棉袄胳肢窝缝的线撕开,把钱塞进棉花里,再把撕开的口缝好,几家人步行把我送到街上,手提母亲和几家人蒸好的一大包馍馍,乘上开往县城的公交车,开启我人生第一次离开家乡远程。<br> 从县城乘公交车到信阳,从信阳乘绿皮火车到郑州,平时只是在电影里见到火车,当我亲眼见到火车,特别是亲身乘上火车,从信阳火车站乘上火车那一刻,一路趴在车窗,目不转睛望着窗外,直到天黑车窗外什么也看不见。<br> 郑州火车站到啦!列车员的喊叫声,把我从朦朦胧胧中惊醒,走出郑州火车站,来到火车站广场,天刚蒙蒙亮,拿着弟弟他们给家里的电报,来到广场值勤人员面前,问他知不知道张弓寨砖场,真是天助我也,这位值勤人员的家,就是西郊张弓寨附近的,这位好心人还为我画了张简易地图,让我按照他画的地图边走边问。<br> 按照地图,一路上,在好心的帮助下,下午,我终于找到了弟弟他们被困砖厂,见到卷曲在砖厂破棚里弟弟他们几人,我们紧紧抱在一起放声大哭,收拾好破衣烂被,沿着我来的路线,向郑州火车站赶去,来到郑州火车站附近二马路立交桥上,我们4人饿得连路都走不动了。<br> 那时二马路立交桥上卖馍馍和面条的小吃摊很多,背着行李,我们4人来到一卖面条小吃摊前,每人要了一碗面条,当我们吃完面条,让老板结账时,老板告诉说:一共两块。吃饭时,不是说1毛7分钱一碗,我们4个人每人吃了一碗,应该是6毛8分钱,怎么是两块钱呢?我问老板。你听错了,来这里吃饭都是按锅算的,不是按碗算的。老板虎着脸说。<br> 来前家里人都说郑州火车站乱,让我们不要在火车站周围多待和吃饭,果然不假,吃饭按锅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手伸进口袋掏夹在县委宣传部发的通讯员证里的钱准备付账时,怀着试试看把两块钱连通讯员证递给卖面条老板,老板接过证件翻开看了看,笑着说:小伙子,你的文才肯定不错,希望你能成为一名记者……边说边把1块3毛2分钱递给我。<br> 希望你能成为一名记者。回到家里,我一直思考郑州二马路卖面条摊老板的话,因为父亲去世早,一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山沟沟里的农村农民,还想当记者,简直是白日做梦,想到这里,心里很左右为难,是放弃,还是拼搏?白天不管下地干活有多累,晚上仍然点上昏暗的煤油灯,拼命阅读从大队“青年民兵之家”阅览室借来的书籍和报纸,那时拼命读书直到今天也不知为了啥。<br> 1991年3月,为了圆我心中的“记者梦”,我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山村邮递员工作,怀揣厚厚一摞“荣誉证书”,身背装满衣物“蛇皮袋”(化肥袋),踏上去苏州的公共汽车加入打工大军队伍,从此,我成为一名四处流浪和漂泊不定的打工者。<br> 在盛泽镇奔波几天,看遍大街小巷招聘广告,问过几百家招人工厂,这里除招熟练纺织工、机修工和印染工外,基本不招别的工,像我这样只会写点“豆腐块”文章,年龄超过30岁的人,连当工人都没人要,吃不好、睡不好,奔波、劳累,走在举目无亲的大街上落泪了,尝到了打工的艰辛。<br> 我是那种死不服输和喜欢拼搏的家伙,车到山前必有路,大街上找工作时,发现街头骑自行车的特别多,家乡当山村邮递员会修自行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跑到浙江嘉兴自行车配件市场,批发一批自行车零配件,成为盛泽镇街头一名修理自行车师傅。<br>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第一天干下来,晚上回到租房里数了数净挣一百多块钱,随着天气转暖,自行车轮胎容易爆,修车生意也越来越好,不管白天街头修车有多累,晚上,拿出在街上报摊上购买的《吴江报》、《苏州日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报刊,趴在在建筑工地拾回来的木板,自已钉做的简易木桌上,一边看报,一边写稿。<br> 1993年4月,为了增加挣钱门路,除了修自行车外,增添了一台手摇补鞋机和一把削甘蔗皮刀,收入从一天一百多元,增加至一天两百多元,正当我信心满满准备大干一番,谁知好景不长,盛泽镇创建卫生城镇取缔市区街道乱摆乱放,为了生计,我不得不到建筑工地,一天干十几个小时活,又脏又累的小工。<br>自行车不能修了,鞋不能补了,甘蔗不能卖了,不管白天建筑工地活有多累,让我不忘的是,晚上在租住的小房子里,仍然坚持不懈地读书、看报、写稿,晚上写的小稿件,不仅多篇被《吴江报》、《姑苏晚报》、《苏州新区报》等当地报刊采用,还登上了上海《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br> 苦尽甘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永远属于坚持不懈者,成功之门,永远向有缘人敞开,1985年5月,在《吴江报》举办的“优秀通讯员”表彰座谈会上,当时任吴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队、吴江报社社长吴延元,得知我是一个来自河南固始县农村打工者,在建筑工地当小工的艰难处境后,当场安排同行的吴江报总编辑,为了便于我在找工作,给我办理《吴江报》特约通讯员证外,报纸免费为我刊登“求职启示”,直到我找到合适的工作。<br>让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求职启示刊登第三天,我被北京某纺织报驻华东工作站招聘,终于圆了我心中的“记者”梦,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吴江报》特约通讯员证,不仅为我在吴江和苏州找工作带来了便利,更为我为固始县在吴江市盛泽镇丝织厂,打工的老乡讨要被拖欠的工资起到很大作用。<br>1998年9月,我辞去报社工作,回到老家建房,1999年,搬好新家,过完春节,准备返回苏州时,大脑竟然鬼使神差,莫名其妙的想起,当年二马路卖面条老板:“希望你能成为一名记者”的话,决定放弃去苏州,到郑州寻找工作,于是便稀里糊涂来到郑州。<br>因为有在苏州的工作积累的经验,和在报纸上发表的大量文章,来到郑州后,我很快进入北京某报驻河南记者站工作,工作之余,我常去二马路天桥上,去寻找卖面条摊老板和那张曾经熟悉,18年前,曾对我说:“希望你成为一名记者”的笑脸,一次次满怀希望而去,一次次空手而归,始终未能找到曾经希望我成为一名记者的恩人。<br> 转眼20多年过去了,来郑州不仅使我收获一份事业,也收获一个称心如意的家庭,一个从大别山穷山沟走出的打工者,成为大都市一员,从农民变市民,每每想起:希望你成为一名记者。卖面条摊老板这句话,心里就充满感激,如果没有卖面条摊老板,这句激励我的话,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br>二马路,卖面条摊老板。郑州给我最深的印象。(吴贤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