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一:学习是人的本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没有对父母的敬畏,那当然就没有感恩;没有对我们身体的敬畏,当然就没有自强;没有对学习的敬畏,也很难谈学习成绩的优秀和自身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培养我们每一个孩子,保持一种敬畏之心。敬是尊重,畏是对自我的反省警示,保持这种畏惧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我们专门谈一谈学习的第二节:学习潜能的发挥问题。今天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部分,我们谈一谈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span><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2px;">第二部分是说人的各种器官都具有学习能力,这种本能行为是可以进行开发的;</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第三部分,也就是更为重要的,这种本能的行为又是充满了潜力的,而且这种潜力是无限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一、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都说这个人和动物的区别,人和动物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会制造工具?有人说是语言;其实人和动物之间有好多好多的区别,当然也有专家说了,人本身就是高级的动物,里面没有本质的区别。制造工具,我们会发现大猩猩等好多动物,他们也会制造工具;如果说语言,我们会发现了好多动物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而且,好多动物甚至经过训练之后能学会使用符号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人做为高级动物和一般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强调的第一点:学习的能力。学习首先本身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很强的学习能力。一般的动物或大多数的动物一生下来就会走了,会爬了,会吃了,但人却是不同的。不仅要经过十月怀胎,而且生下来之后,还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这个我们都非常清楚,人要学会走路,要十个多月,学会说话要一岁多,有的孩子甚至两岁多。一般的动物呢,都不是这样的,很快就能适应自然。那么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所以说有些好玩的哲学家就提出说:这正是大自然给人的一种提醒,人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动物的更多行为,它是依靠本能。但是人本能的基因,带给他的好多东西却外显不出来,这就需要后天的学习。婴儿生下来之后,他不会吃,不会喝、不会动,可以说什么都不会。需要妈妈教他,一教他慢慢的就可以张开嘴可以开始喝水了,会吃奶了,然后慢慢的动一动,慢慢的教他,他就能学会了。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说是一个婴儿,你生下来,你不管他,他很快就会死掉,他的本能没法让他活下来,但是一般的动物,比如虫子很快就会飞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这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什么呢?需要经过教育,需要经过培养,也就是说需要经过学习。那也就是说人—天生的这种成长过程也注定了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不经过学习,我们就无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所以我们强调人的本能不是那种直接求生的本能,人的本能是学习的本能:就是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说,一个孩子如果不爱学习,那么实际上就是一种退化。如果不把学习当做终身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自己成长的停滞,只要保持着学习,我们就会发现人就保持着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以我们也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一但停止了学习很明显就意味着衰老。我曾经多次和老师们分享过一个比喻:就是一棵快要干枯的小树儿和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你说哪一个树老呢?哪棵树是年轻的呢?那很明显,那个快要干枯的小树快老了,为什么呢?因为它停止了学习,停止了成长。那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树可能还会成长千年,依然向上拥抱阳光,吸收脚下的水分和营养。这种生命的活力才是真正的年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谈到人学习,特别要谈什么?学习语言的能力。因为我们现在,孩子们在学校里学习其实更多的就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一种学习。这个学习语言的能力,这种天分也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有这种说法——人是语言的生物。只要我们一说,他就会模仿。刚才我说这个小孩儿生下来什么都不会,但是你会发现一个小孩儿,两岁多到三岁的时候,他就可以非常流利的说母语。如果我们想叫他穿衣,他也很快就能够学会。那么现在好多孩子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父母不教他,不管他了,慢慢的把学习的本能给退化了。甚至有好多家长过于强调学习好,过于强调外在逼迫下的学习,让孩子产生一定的逆反。把学习神秘化了,把学习当成一种强制化的东西。所以,必然就起到了一种反面的作用。其实,学习就是人的一种本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习就是人的一种简单的本能,而且是最本能的本能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很多人把学习给复杂化了。它作为一种本能行为:要把心态放平和,把本能释放出来,任何人就都可以学会。但是我们要知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我们说学习课本的知识也是生活经验的积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只要我们把我们的本能发挥出来,把知识学会,那么学习就是易如反掌,探囊取物。刚才也说过,很多人把知识复杂化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学习课本知识实际上是学习千百年来传承的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我们已经用体系化的教材呈现出来了,那么也就是说不是口口相传,而是通过符号通过文字通过公式来建构系统,这样就使这个人类的知识在调理的同时得复杂化,这样就与直接的生活越走越远,进而让我们感觉到学习也难了。之前它不是这样的,我要想真的学好的话就充分利用本能,比方说我们学习复杂的物理关系,如果用概念去解读物理的话那是非常难的,但是你想一想,这个事情在生活当中是怎么回事?再把这个公式看明白,在生活当中去解读它,这样就慢慢学会了,而正因为我们的本能被符号掩盖,所以学习就会越来越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随便举一个例子:问大家一个问题?两个铁球,一个重50公斤,一个重10公斤,这两个铁球假如在100米的高空同时放下,哪一个会先落地呢?可能普通人会说是大球先落地,为什么呀?因为它重吗?但是只要学习过的孩子都知道他们是同时落地,那么为什么会同时落地呢?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也是说大球先落地。但是后来被意大利的伽利略经过实验验证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但是为什么同时落地呢?这就是物理要解答的问题。实验证明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为什么会同时落地呢?这里面的物理规律是什么呢?那我们就要联系生活进行思考。我们知道,铁球往下落的时候,这个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每一个物体他们之间都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吸引力,而万有引力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记得课本上的表述应该是引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也就是说,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而质量越小,引力就越小。同时吸引力还与距离有关系,与他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距离越远,引力越小,距离越近,引力就越大,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一方面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大,另一方面呢距离越远吸引力就越小。那么大家想前面这个问题,一个是50公斤,一个10公斤,为什么会同时落地呢?我们首先从第一个方面,从吸引力的大小来说,它俩谁受的力更大呢?那很显然,50公斤的力更大的。因为他的质量大,跟质量不是成正比嘛。但是问题又来了,那就说按照这个逻辑的话那应该他先落地,但是为什么要同时落地了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距离。刚才说过,两个铁球都是在100米的高空,那距离不是一样的吗?有些学生就在这里面搞糊涂了。那么如果我们还进一步的思考之后会发现另外一个物理量,就是加速度的出现。为什么呢?因为物体在运动的时候他会产生加速度,它在改变它运动状态的时候它所受的力跟他的加速度之间也有一个关系。一个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力是成正比的,跟他自己的质量是成反比的。这不就挺好玩儿了吗?那么两个铁球同时落下,大球受力大,小球受力小;但是大球的质量大,小球的质量小。所以它在运动的时候加速度跟他们的受力成正比,跟质量成反比,也就是说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那孩子们我们再联系生活实际,这不很简单吗?就像两辆车,一个道理,重的车肯定行进慢,轻的车同样的力的话肯定行进快。这样就正好儿反过来了。也就是小球受的吸引力小,它的质量也越小,它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而大球的受力大,它的质量大,加速度又和质量成反比,这样他就把多出来的吸引力正好儿和那个加速度产生的力互相抵消了。所以就导致了同时落地。刚才我们听着好复杂,但实际上大家想一想,就是三个物理量,都是结合的生活实际,仔细想一想就搞明白了。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大,那距离越远,吸引力就越小。但是质量越大,他加速度就越小,质量越小在运动当中加速度越大。这三个物理量融合在一起我们结合生活理解,就把这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我们一般的孩子可能会说棉花和铁球同时落地,但是原因何在呢?搞不清楚,追不出究竟来,那么就很难学会。实际上,追究竟,就是追到我们的生活经验,是追到人的认知本能。如果我们这么学习的话,就是使用了我们的本能行为,就是把前人的学习经验直接模仿过来,这样我们就一辈子很难忘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学习,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就是本能行为,把本能发挥出来,学习就会越来越好。这样我们就对学习能力充满了信心,那我们的成绩就会越来越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人生下来,与生俱来的本能就是学习能力,其他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会的,包括走路,它不像动物一样一般的本能,说话也是模仿的行为。所以我讲这些的意思是告诉孩子们什么呢?千万要记住,学习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他就是一个本能的行为。而这个本能,由于我们使用了文字使用了符号,就让他显得难了一些而已。直接告诉我们,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干什么呢?透过文字、透过符号、透过这些图形,牢牢的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用眼睛多看、多想、多观察我们的社会,把本能重新拾起来,这样就可以轻松学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举个例子:我想同学们有很多人都会骑自行车,那么当我们学会自行车之后,你说十年没骑,有一次你要出门需要骑自行车,那我们还会不会呢?其实十年没骑了,一上去可能生疏一点,但是很快又复活了,又可以学会了。为什么呢?那就因为他发挥了我们的本能,实际上他是一种技能,没有那么复杂。大家来想一想,如同我们背书,这个骑自行车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最后呢,我通过背书的形式把自行车的程序,12345,考了100分儿。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这样学自行车的话,不经过自己的体验,不骑自行车去玩一会儿,大家想一想,十年之后你说你还会骑自行车吗?肯定不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当我们通过文字这种符号儿来表述知识的时候,他又经过了中间一个环节,这是一个嫁接的过程。如果我们单纯的在符号之中,在文字之间绕圈子的话,那么很容易就把这生活本能生活经验了给掩盖了,有的时候我们本来可以直接利用技能学会的东西,这样通过符号儿、通过文字就使距离越来越远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孩子,那我们为什么要有教材?为什么要有文字、符号儿、图像呢?那很明显,因为我们学的东西是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经验,那是宝贵的人类的文明财富。这些东西,仅仅靠技能,靠你去模仿,靠你去训练,怎么可能学会呢?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要真想学好的话,必须通过符号理解真知,理解生活经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本能起作用,才能迅速的把知识学好。切记,学习是人的本能行为,而不要认为那么复杂:不要认为父母给你布置的任务、老师对你的要求是一件苦事,是一件难事。<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学习是人的本能之一,离开了学习人就开始退化。</span></p><p class="ql-block"> 《根据追梦书生郑立平老师语音讲座整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