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增效提质———记新城中学两校区新学期首次学科研讨活动

云烟成雨

<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新城中学本部与京州校区的教学融合,根据本部与京州校区的教学融入工作方案,近期本部派出4位骨干教师到京州校区上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彭云老师在初二(12)班上了一堂趣味横生的生物课,整节课从情景材料引入,层层引领,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习题练习步步深入,从知识过渡到拓展迁移,灵活多样,顺畅自然。</p> <p class="ql-block">  郑运红老师为初一(8)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样的语文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并运用朗读法和自主学习,探究质疑等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郑老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维目标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之间的深层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p> <p class="ql-block">  蔡平老师注重培养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教学活动设计全面,一方面能巩固所学,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根据这点课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愉快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初一(9)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赖喜生老师在初三(15)班复习了《力》这节课,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让生活走向物理,让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这节课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p> <p class="ql-block">  我校的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引领教师间互相学习。</p> <p class="ql-block">  听课教师认真写好听课记录。教学过程重难点和师生交流的闪光点,都在一笔一画中显示出来。</p> <p class="ql-block">  听课后,在校本教研具体负责人袁臣波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听课教师围绕课堂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和深入探讨。执教老师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接着,大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给予指导,为高效课堂的打造注入活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袁老师在会上提出四点要求:1.两个校区教学交流要常态化;2.要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力度;3.要进行培优辅差;4.要善于写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增进了两个校区教师之间的交流,两个校区的老师对“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有了新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编辑:郑运红</p><p class="ql-block">审核:袁臣波</p>

教学

校区

课堂教学

教师

老师

学生

听课

双减

设计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