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十五捏面人,是我们河套地区的习俗。说是“面人人”,其实蒸出锅的除了小面人外,最多的还有羊了、鱼了、牛了、兔子了任何你可以捏出来的造型,像不像则要看家庭主妇的巧手如何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物资匮乏,粮食短缺,面人出锅后只是象征性地掰下一两块,让娃娃们尝一尝,其他的则要阴干存放起来,等日后慢慢吃,说是会有福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五捏面人的由来有许多古老的传说,有一种说法是人间发生了瘟灾,瘟神打算要人间一半人的命才肯罢休。真武祖师为了救人,传下神旨:“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于是人们一进入七月就开始捏面人,到七月十五这天开始吃。到了这天,那瘟神见到人间一片人吃人的惨状,便信以为真,所以就不再伤害人了,人们才得以摆脱这场瘟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月十五捏面人的传说还有很多,有做面人贡祭祖上坟之说;有沉香劈山救母之说;有做面人救病童之说;有祭麻虎虎保孩儿平安之说等等。无论哪种传说,归结到一点,就是保健康,保平安。无论哪种传说,七月十五捏面人都是为人们消灾免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在我们老家却更倾向于一种“暗号说”, 说是元朝末年反元时,汉人的一种联络暗号:“七月十五捏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现在,这种“暗号说”经常会被拿出来,当作和蒙古族朋友打趣的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捏面人在我的记忆中是一项大工程。大概七月十三左右,妈妈就开始准备捏面人的材料了,拿出一块不知在哪里保存着的面肥(传统酵母),把面肥放在大盆里用温水化开,加入白面,和好面团,盖上湿布,再盖上锅盖,放在炕头,然后就是耐心等待。一般到七月十五午饭前夕,面团就发酵好了,发好的面团体积比刚和好时膨大了几倍,表面呈现出蜂窝状。这时妈妈就摊开面板,挖出面团,加上小苏打、白糖开始揉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面人人好赖的关键不光在于掌握小苏打的剂量,还在于揉面的程度和劲道,揉匀的面团蒸出的面人人外观又白又光,咬一口全是甜甜的麦香。揉不匀就难免出现黄一片白一片,或是俗称“开口笑”这样的情况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五那天中午,妈妈拿出预备好的小麦颗粒和黑豆,用来做面人人的嘴巴、眼睛,再用温水泡上一些小红纸片用来点红点点。妈妈端出发酵好的面盆,放好小苏打后就开始揉面,横着揉,竖着揉,折回来揉,打着旋揉,面团在她的手里舞动着,舒展着,一路高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姐姐则找来洗干净的大木梳子、剪子和筷子,她们在欢快的说笑声中开始捏面人了。我们这帮小孩兴致勃勃地坐在一旁有趣地看着,有时还帮着递东西什么的,或是乘大人不注意偷偷戳一下人家揉好的面团,被发现后免不了被呵斥几声,哈哈,我们当然不在乎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捏面人可是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手工活儿,需要先把面人的头、躯干、胳膊、腿分别捏好,再用细高粱棒棒连接起来。我们家一般来说,首先捏的必然是一男一女两个漂亮大面人人,尺寸大约十来厘米吧,女的梳着两个小辫子,头上还戴着花,身上也装饰着大大小小的花,捏花时我是可以帮忙的,先是学着大人把面搓成细条,然后一里一外均匀地盘,盘到一块时用筷子一挟,嗨,一个四瓣花形成了。妈妈就把这些花花粘到面人人的胳膊上、腿上,甚至肚子上也要来一朵呢。男的就简单多了,只用剪刀在头上剪三个豁口,又用梳子压一压就当是头发了,最后,妈妈可能是实在不忍心这样潦草吧,就给他戴了个相公帽,又扁又高,看着很滑稽。接下来就用剩下的面捏一些小鱼,小羊,小猪等小动物,捏这些小玩意儿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是可以上手的,于是,我们纷纷亮出了玩泥巴的手艺,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的人家还有捏属相的习俗,就是人们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人捏一个面人或是相对应的属相动物,蒸好后或由自己保存,或烘干当做礼品馈赠亲友。我们家没有这样的习惯,妈妈捏的最多的就是小爬娃娃、小刺猬和小鱼鱼,我猜想大概是由于这些小东西造型简单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年七月十五,我突然就想自己捏一个属相狗。说实话,我一直就是那种特别恋旧的人,总觉得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任何东西都是最好的,包括小时候的课本、作业本,断了的发夹,读过好几遍的小人书等等,当然,在我心里,我的属相也是最好的了。忠诚的狗狗,灵动的狗狗,善解人意的狗狗……恨只恨大脑中残存的形容狗狗的溢美之词太少了。可是真正动手捏小狗时,才发现手动能力和丰富的想象总是不能同步,一个面团摆弄了许久,也只是整出一个四不像。禁不住仰天长叹:上帝啊,请赐给我一双能抓住思绪的巧手吧!无奈之下,真的就捏了一双小面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面人人出锅的刹那间,所有人都惊呆了,那是一双怎样漂亮的小手啊,丰润白暂,柔和而带珠泽,真的不像馒头,倒像是象牙雕成的,柔弱中带着力量。一双好美的小手啊,右手优雅地搭在左手上,有一个手指还美美地翘着,仿佛就是电影中的一个大特写镜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双手让我想起了一首诗:</p><p class="ql-block">把手张开</p><p class="ql-block">是一朵鲜花</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注定为美挥洒</p><p class="ql-block">把手合拢</p><p class="ql-block">是一枚果实</p><p class="ql-block">含辛茹苦</p><p class="ql-block">收藏天地精华</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双精美的面手手我保存了很久,舍不得让太阳晒干,怕她干扁起皱破了相,于是就把她放在北边窗台上阴干。但她还是一天天衰败了,她不再光滑,不再白皙,随着时间推移,手背上慢慢裂开了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多年以后,我仍然常常想起那双美丽的面手手,从白胖到干黄,从水润油滑到干瘪脱相。后来这双精美的面手手到底怎么样了?我忘记了,但这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世界她曾来过,并且还有那么多人见证了她的美好,她只是我童年时光里的一段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忆,毕竟无法还原过去的生活,它只是偶然提醒我们过去曾经拥有过什么。是呢,我们不仅曾经拥有过,我们一直都在拥有着,拥有着记忆,拥有着期许,拥有着爱的能力!张开双手时,我们可以去拥抱大海,收回双手时,可以去拥抱身边的每一个爱我们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爱陪在我们身边,时间就过得飞快,不知不觉我都是快当姥姥的人了。今年七月十五,我也要虔诚地发一盆面,为我们一家捏上一锅面人人,为消灾免难,更为回味小时候的那份情怀。</p>